量刑偏差的司法解决 ——量刑原则、方法、程序三位一体解决体系

量刑偏差的司法解决 ——量刑原则、方法、程序三位一体解决体系

论文摘要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量刑偏差的现状、后果和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量刑偏差的的主要成因和次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造成量刑偏差的主要原因,一是量刑主体方面的原因,二是量刑方法缺失所致的学术方面的原因。其次,针对这二种主要成因,指出量刑偏差的主要解决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确立具有指导意义的量刑基本原则:二是确立正确的量刑方法:三是设立科学的量刑程序。第二部分首先指出现行量刑基本原则的通说,即“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和“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量刑基本原则,同时指出通说的诟病,主张舍弃该通说。其次,介绍了学界重构量刑基本原则的几种学说,结合对量刑基本原则确立标准的论述,对其中部分重构的学说进行了辩驳,并主张对其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量刑谦抑原则进行改造,从而创设出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结合和量刑经济原则二大原则。其中,从刑罚目的历史变迁的角度,重点论述了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结合原则,并指出这一原则对于实现量刑指导和寻求量刑方法的意义。第三部分首先对当前学界主张的各种量刑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辩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量刑方法实现的脉络,一是对无期徒刑和死刑,因该二种刑种最终的结果并不体现为数字,对其量刑采取“区间定性量化方式”,即通过逻辑分析方法解决;二是对于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三种体现为数字的刑种的量刑,采取数字化的量刑方法,即通过以实证归纳为主、逻辑分析为辅的数字方法予以具体解决。之后,论文按照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结合的量刑基本原则所确立的数字化量刑方法展开论述,并通过基准刑、特定量刑情节适用幅度、量刑情节适用和刑种转换规则的确立,详细论述了这一数字化量刑方法的实现途径。这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该部分的最后,又对数字化量刑方法的统一和冲突,以及冲突的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论证,使数字化量刑方法能够充分兼顾量刑均衡的需求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寻求二者之间实现一个最佳的平衡。第四部分在简要介绍国内外量刑程序的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司法实际,设计了一套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包括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的法庭调查和辩论程序,设立量刑合议程序,设立特殊案件量刑裁决程序,以及建立量刑工作指导和监督程序和案例指导制度等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量刑偏差的现状、后果、成因和对策简析
  • (一) 量刑偏差现状
  • (二) 量刑偏差的后果及规范量刑的必要性
  • (三) 量刑偏差的成因
  • (四) 量刑偏差的解决对策
  • 二、量刑基本原则之确立
  • (一) 量刑基本原则通说及其垢病
  • (二) 重构量刑基本原则的几种学说
  • (三) 量刑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及对部分观点的辩驳
  • (四) 量刑基本原则的确立的主张
  • 1、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结合的原则
  • 2、量刑经济原则
  • 三、量刑方法之确立
  • (一) 对各种量刑方法的辩驳
  • (二) 量刑方法实现的脉络
  • (三) 数字化量刑方法的具体实现
  • 1、科学确定个罪相应的基准刑
  • 2、科学确定特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幅度
  • 3、对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作出不同的规定
  • (1) 多功能单一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
  • (2) 多量刑情节并存的适用规则
  • 4、数字化量刑方法具体实现的模拟实例
  • 5、刑种转换的方法
  • 6、数字化量刑方法的量刑步骤之得出
  • (四) 数字化量刑相关问题
  • 1、社会危害性情节和人身危险性情节的概念、分类及其分类的必要性
  • 2、数字化量刑与电脑辅助量刑的结合
  • 3、数字化量刑方法与自由裁量权的统一和冲突及冲突的解决
  • (1) 数字化量刑方法和自由裁量权的辩证统一
  • (2) 数字化量刑方法与自由裁量权冲突的表现方式及解决
  • 四、量刑程序之设计
  • (一) 国内外现状
  • (二) 具体设计及论证
  • 1、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的法庭调查和辩论程序
  • 2、健全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合议程序
  • 3、建立相对独立的特殊案件量刑裁决程序
  • 4、设立量刑委员会
  • 5、建立案例指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构建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1)
    • [2].偏差校正[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01)
    • [3].调节定向和调节匹配对情感预测中影响偏差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7(12)
    • [4].良好的制药企业偏差管理[J]. 上海医药 2018(09)
    • [5].浅析药品生产的偏差管理和控制[J]. 机电信息 2016(26)
    • [6].浅谈固体制剂生产偏差的管理[J]. 海峡药学 2015(03)
    • [7].药品生产偏差管理探讨[J].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9(04)
    • [8].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 [9].宝宝饮食防偏差[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2(10)
    • [10].考生在作答历史试题时的偏差与对策[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1(09)
    • [11].网络舆论心理预期偏差与舆论引导[J]. 新闻前哨 2019(02)
    • [12].小学生预见性偏差及其削弱[J]. 心理科学 2019(05)
    • [13].投资结果偏差引导与银行业应对[J]. 银行家 2018(09)
    • [14].药品生产的偏差处理[J]. 上海医药 2016(11)
    • [15].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模拟法律决策中后见偏差的验证[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12)
    • [16].风力发电机组对风偏差检测算法研究与应用[J]. 可再生能源 2020(05)
    • [17].护士主导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管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 2018(03)
    • [18].侦查情报分析中的结果偏差及其修正[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04)
    • [19].乐观偏差的研究综述[J]. 神州 2013(33)
    • [20].课堂偏差,别样精彩[J]. 中学教学参考 2014(28)
    • [21].大学生的乐观偏差状况调查[J]. 郑州师范教育 2014(05)
    • [22].乐观偏差的内隐效应[J]. 心理科学 2013(02)
    • [23].对药品生产偏差管理的思考[J]. 轻工科技 2013(04)
    • [24].无偏差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 科技信息 2008(27)
    • [25].二水平因子设计混合偏差新的下界[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6].制药行业中的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7)
    • [27].外压模拟计算中圆筒初始几何偏差描述方法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06)
    • [28].转变“偏差学生”的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4(24)
    • [29].如何转化偏差生[J]. 生活教育 2012(06)
    • [30].机械装配偏差源及其偏差传递机理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12(01)

    标签:;  ;  ;  ;  

    量刑偏差的司法解决 ——量刑原则、方法、程序三位一体解决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