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应用系统的开发 ——微阵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开发

基于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应用系统的开发 ——微阵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开发

论文摘要

本文从工程实践角度,阐述了作者在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对基于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应用系统的数据分析部分——微阵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完整开发。该子系统是应用系统平台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子项目进行阐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应用系统平台;然后阐述目标系统,即微阵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要求及其技术指标;接着详细描述了作者对目标系统的系统分析过程和采用的设计方案,以及作者运用QA 措施的开发过程,其中主要阐述了借鉴敏捷开发、极限编程、测试驱动开发的开发方式以及相辅相成的测试过程;最后,进行了可复用平台的收益分析,阐述了目标系统作为平台组成部分在设计开发中对整体进度、成本和质量三方面的影响,并简要说明了作者在上述工作中的学习收获并提出了目标系统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本文立足实践,结合软件工程方法学,系统、完整、详细地阐述了作者对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开发全过程。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
  • 1.2 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应用系统
  • 1.2.1 系统简要描述
  • 1.2.2 系统的逻辑组成
  • 1.2.3 系统应用
  • 第二章 目标系统
  • 2.1 目标系统描述
  • 2.1.1 目标系统在整个系统的位置
  • 2.1.2 系统输入
  • 2.1.3 目标系统执行
  • 2.1.4 目标系统输出
  • 2.2 系统特点
  • 2.2.1 数据结构复杂
  • 2.2.2 算法流程逻辑复杂
  • 2.2.3 分析算法不稳定
  • 2.2.4 数据吞吐量大
  • 2.2.5 数据安全性要求高
  • 2.2.6 系统可靠性要求高
  • 2.2.7 通用性强
  • 2.2.8 易于测试
  • 2.2.9 可持续开发
  • 2.3 搭建可持续开发的软件平台
  • 2.4 选择工程模型
  • 第三章 系统分析、设计
  • 3.1 提取稳定的物理数据结构
  • 3.2 附加稳定的逻辑数据结构
  • 3.3 依据业务逻辑将操作最小化
  • 3.4 分离算法实现和业务实现
  • 3.5 借鉴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 3.5.1 “策略”与“工厂方法”模式组合,分离数据及其操作
  • 3.5.2 “单件”模式的广泛应用
  • 3.5.3 “桥”与“单件”模式的组合
  • 3.5.4 Null Object 模式简化代码
  • 3.6 通过XML 文件的配置增加代码的通用性和一致性
  • 3.7 目标系统设计总示意图
  • 第四章 系统开发、测试
  • 4.1 开发方式
  • 4.2 开发过程中的重构
  • 4.3 测试平台的搭建
  • 4.4 单元测试与组合测试
  • 4.4.1 测试数据的设计
  • 4.4.2 测试用例的设计
  • 4.4.3 测试的自动化
  • 4.4.4 目标系统的单元测试与组合测试
  • 4.5 对于开发代码和测试用例的配置管理
  • 4.6 测试工具的使用
  • 4.7 封装及与主系统整合
  • 4.8 系统验收
  • 4.9 β测试
  • 第五章 总结
  • 5.1 可复用平台的收益分析
  • 5.1.1 开发进度分析
  • 5.1.2 开发成本分析
  • 5.1.3 开发质量分析
  • 5.2 学习收获与经验教训
  • 5.3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 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质环境应用系统安全治理方法探索研究[J].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20(02)
    • [2].济南:执法智慧应用系统提升执法水平[J]. 道路交通管理 2020(04)
    • [3].应用系统主动发现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J]. 中国信息化 2019(09)
    • [4].军工企业涉密应用系统安全改造分析与设计[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18)
    • [5].应用系统服务规范标准研制的思考[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7(Z1)
    • [6].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08)
    • [7].上海水务应用系统规范化运维管理的探讨[J]. 上海水务 2010(04)
    • [8].云服务要分层分类[J]. 中国教育网络 2016(11)
    • [9].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7)
    • [10].探讨维护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J]. 科技视界 2019(05)
    • [11].基于多应用系统下统一用户认证的研究与实现[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12)
    • [12].Web应用系统国产化迁移模型与方法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8(09)
    • [13].改善基层行应用系统 推进大数据战略转型[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6(05)
    • [14].微信公众平台中银行应用系统的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7)
    • [15].“三个统一”与应用系统整合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8)
    • [16].应用系统云化迁移评估[J]. 电信快报 2012(08)
    • [17].林业应用系统本体聚合研究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6)
    • [18].浅谈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对教学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7)
    • [19].应用系统转型支持创新[J]. IT经理世界 2011(22)
    • [20].应用系统跨浏览器认证方法研究与实现[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9(08)
    • [21].应用系统搬迁“不用愁”[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7(04)
    • [2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检测与评价分析[J]. 低碳世界 2016(34)
    • [23].智慧路灯应用系统探讨[J]. 电信技术 2017(10)
    • [24].企业外网应用系统在线评估研究与测试[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2)
    • [25].基于企业微信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4)
    • [26].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应用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06)
    • [27].中央民族大学:集成校级应用系统[J]. 中国教育网络 2012(08)
    • [28].企业计算机关键应用系统应急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07)
    • [29].校企合作3G技术应用系统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09)
    • [30].物联网应用系统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06)

    标签:;  ;  ;  ;  ;  ;  ;  ;  

    基于被动式检测生物芯片应用系统的开发 ——微阵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