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初探 ——以编码解码的互动为视角

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初探 ——以编码解码的互动为视角

论文摘要

在城市营销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符号传播日益成为一些城市采用的常用营销手段之一,但是在学术领域,专门针对城市符号传播的研究却还一片空白。实践的迫切需求和迅速发展与理论研究缺乏是极其不协调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符号传播的研究,探寻城市符号编码解码过程及城市符号传播规律,寻求建立城市符号传播的一般模型,为城市营销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运用传播学、符号学观点分析城市符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并对城市符号编码和解码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把城市符号解码方式分为三类,即霸权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对抗式解码。论述了受众在编码解码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受众对城市符号生成、加强和变迁的影响,强调了城市符号传播对城市营销的重要作用。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剖析了目前典型的城市符号传播误区,总结出常见的几类城市符号,并指出城市符号的传播价值主要是提高城市营销效率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然后以德福勒的经典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分析各传播要素,初步构建出城市符号传播简单模式;第二部分以符号学理论和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城市符号的构成和影响城市符号的编码因素,同时指出代理公司是城市符号的主要编码者,政府、企业、市民和第三部门也对城市符号编码产生重要的影响,然后运用坐标图和排比图分析城市符号的编码过程,并分析了编码过程中的噪音;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城市符号的解码者和三种解码方式,并且认为传播信道、城市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是影响受众符号解码的三种主要因素;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符号编码解码的三级互动模式,着重分析了三级互动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个系统的城市符号传播模式的修正图。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城市符号传播过程中编码解码的三级互动模式,第一级互动是城市经营者和代理公司的编码互动,第二级互动是受众解码过程中的自我互动和他我互动,第三级互动是城市经营者、代理公司、受众之间的编码解码互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符号传播过程尤其是编码和解码互动过程用简单直观的模式表现出来,构建出城市符号传播的一般模式。另外,本文提出的城市符号传播模式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符号传播过程,但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城市符号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传播,经常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传播中断的情况,这些特殊的情况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规律性的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希望能为城市符号传播研究者和操作者提供参考。由于对城市符号的研究少之又少,加之作者对编码解码理论和符号学的精髓所知有限,所以本文在用其观点分析城市符号的编码解码及符号传播过程时,虽不失为一种创新,但也难免出现疏漏和偏颇。另外,由于篇幅所限和本文分析角度所限,本文主要用编码解码的互动描述城市符号传播过程,对城市符号传播中所涉及的除编码和解码外的其他相关因素涉及较少,这也是本文不足之一。随着今后对城市符号的进一步研究,将不断完善这些不足之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实践意义
  • 0.2 研究范围及创新点
  • 0.3 相关概念阐述
  • 0.3.1 城市符号传播
  • 0.3.2 符号
  • 0.3.3 城市符号
  • 0.3.4 城市符号传播与城市营销
  • 0.3.5 编码解码
  • 1 城市符号传播现状及一般模式
  • 1.1 城市符号传播现状
  • 1.1.1 典型的城市符号传播误区
  • 1.1.2 常见的几类城市符号
  • 1.2 城市符号传播价值
  • 1.2.1 提高城市营销效率
  • 1.2.2 增强城市竞争力
  • 1.3 城市符号传播要素及传播模式的构建
  • 1.3.1 城市符号传播要素
  • 1.3.1.1 信源——政府、企业、市民、第三部门等
  • 1.3.1.2 编码——代理公司
  • 1.3.1.3 信道——途径多样化
  • 1.3.1.4 信宿——受众解码
  • 1.3.1.5 反馈——编码解码互动
  • 1.3.2 城市符号传播模式
  • 1.3.2.1 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图
  • 1.3.2.2 城市符号传播过程的三级互动
  • 2 城市符号的编码
  • 2.1 城市符号的编码者
  • 2.1.1 代理公司编码
  • 2.1.2 符号编码分类
  • 2.2 城市符号的构成
  • 2.2.1 符号的构成
  • 2.2.2 城市符号的构成
  • 2.3 影响城市符号编码因素
  • 2.3.1 信源因素
  • 2.3.2 城市自身
  • 2.3.3 城市受众
  • 2.3.4 城市竞争者
  • 2.3.5 社会主导话语
  • 2.3.6 城市定位
  • 2.4 编码工具
  • 2.4.1 坐标图
  • 2.4.2 排比图
  • 2.5 编码噪音
  • 2.5.1 主观噪音
  • 2.5.2 客观噪音
  • 3 城市符号解码
  • 3.1 城市符号解码者
  • 3.2 符号解码的三种模式
  • 3.2.1 霸权式解码
  • 3.2.2 协商式解码
  • 3.2.3 对抗式解码
  • 3.3 影响受众符号解码的因素
  • 3.3.1 传播信道的影响
  • 3.3.2 受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 3.3.3 受众心理特征
  • 3.4 噪音分析
  • 3.4.1 信道噪音
  • 3.4.2 信宿噪音
  • 4 城市符号编码解码的互动模式及逻辑关系
  • 4.1 城市符号传播的互动模式
  • 4.1.1 第一级互动模式
  • 4.1.2 第二级互动模式
  • 4.1.2.1 自我互动
  • 4.1.2.2 他我互动
  • 4.1.3 第三极互动模式
  • 4.1.3.1 受众与代理公司的互动
  • 4.1.3.2 受众与城市经营者的互动
  • 4.2 三级互动模式之间的关系
  • 4.2.1 第一级互动和第二级互动之间的关系
  • 4.2.2 第二级互动和第三极互动的关系
  • 4.3 城市符号传播模式的修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城市符号传播模式初探 ——以编码解码的互动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