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黄玻玻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黄玻玻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市545002

摘要:本文以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首先,分析了我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即防裂、后浇带以及保温技术;其次,从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选择、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处理以及混凝土运输质量的控制这几个方面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字: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加强。作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工序,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因此,为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以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奠定基础。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防裂技术

混凝土防裂技术主要是为避免混凝土因内部温度过高,与外界环境温度形成较大差距而使混凝土发生应力裂缝现象发生的一种施工技术。目前,混凝土防裂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①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采用分块分缝方式进行浇筑作业,通过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分块分缝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密实,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合理安排各道施工工序,严格按照既定的工序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保证每一道工序都能够在预定期限内完成的基拙上,使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房建施工质量标准。②在混凝土振捣环节,添加适量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对混凝土本身性能与施工质量的影响,适当加强振捣力度,以确保混凝土捣实,改善外界环境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

(二)后浇带技术

后浇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施工技术,其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混凝土自动收缩问题,还可以解决混凝土沉降等问题,现已成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即防水施工,模板施工与二次浇注施工。防水施工是房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底板防水与墙面防水则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底板防水通常是在房屋建筑地板上铺设防水卷材材料,即为一种底板后浇带施工;而对于墙面防水通常是在建筑物外墙后浇带处加筑4cm厚左右的实心砖墙。加筑实心砖墙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外墙后浇带结构,防止因后浇带结构发生破坏而导致建筑渗漏。值得注意的是,在注重防水施工的同时,也应重视起建筑缝隙、孔洞的封堵施工,从整体上降低建筑发生渗漏的可能性。模板施工在后浇筑施工中占据较大一部分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墙面支撑、梁板支撑等,模板施工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各支撑进行精确计算,然后在进行安装。

(三)保温技术

现阶段,用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方面的保温技术已研发出多种,既有保温材料也有保温技术。其中保温材料是房屋建筑混凝土保温施工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要求,选用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如聚乙烯卷材等。将聚乙烯卷材等保温材料按照合适的厚度均匀的覆盖在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上,既可以有效保持混凝土温度,又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在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涂上一层聚氨醋材料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保温方法,此外,待混凝土初凝后,在表面留有的聚乙烯保温材料基拙上,粘贴一层聚苯乙烯材料,也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除了保温材料之外,当前科研人员正在致力于保温技术的改革创新工作当中,以推动混凝土保温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择材料

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必须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材料选择,并且在具体施工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此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例如在某建筑房屋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从如下四个方面确保材料选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水泥选择,水泥材料的水热化现象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水泥选择时必须选择低热水泥,并且施工单位在水泥入库前对其质量证书、出厂许可证等证明性文件进行核查,以此保证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符合建筑具体需求。

2、外加剂,准确地选择外加剂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其中粉煤灰的防裂效果最佳,在混凝土中使用粉煤灰能够调整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此外,也可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水泥颗粒分散效应的发挥,在该项目中施工人员选择木盖减水剂,加入的木盖减水剂的重量为水泥重量的0.28%,具有显著效果,拌合水减少了12%~14%,并节约了一部分水泥。

3、骨料,骨料以砂、石为主,房屋建筑中对其要求较高,在选择时必须保证骨料质量高、强度大、物理化学性能好。在该项目中粗骨料选择自然连续级配及碎石,其中碎石最大颗粒的直径不能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25%,同时不能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75%,而细骨料则选择中粗砂。

4、混凝土的配合比,其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配比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性能和强度等级。

(二)合理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整个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施工成本,并且保证施工效果的最佳化。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主要发挥在控制裂缝等方面,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应用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裂缝现象发生的几率。例如在某房屋建筑施工中,采取如下施工技术:

1、浇筑方法,具体施工中浇筑流程为: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等,在这一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不合格必须返回搅拌站,并且浇筑是如果混凝土处于搅拌好的状态则不得再加入水。此外,严格把控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且新一层混凝土在上一层完全建筑完成后方可浇筑。

2、控制温度,建筑施工中温度控制方法较多,本项目主要采取调整骨料级配的方法,工作人员将混合料加入到干硬性的混凝土之中,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温度。此外,也可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当水或者冷却碎石,以此达到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目的。

3、振捣方式,该项目在混凝土振捣时,设计三处振捣位置:混凝土坡角;混凝土坡中间;混凝土坡顶,配合合理的振捣操作,以此保证混凝土振捣的整理性。同时该工程在振捣过程中利用振捣棒开展作业,振捣棒必须快插慢拔,在插入下层混凝土时,深度必须大于50mm,且振捣棒移动间距400~420mm范围内。此外,当混凝土振捣合格后,需要将混凝土表面刮平,铺上5~30mm的碎石,在混凝土最终凝结前需要进行模抹搓平作业,作业次数必须超过两次。

4、约束条件的有效调整,如果混凝土所处环境气温低于其自身温度,施工人员务必准确把握拆模时间,以此避免早期裂缝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施工中尽量提早拆模,拆模后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性材料,以海绵、泡沫等材料为宜,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拉应力。

(三)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质量

运输环节在建筑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所有材料顺利到达施工现场的重要措施。其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方可运输,并且当倾倒混凝土时出口需与地面垂直且高度不得超过2.1m,如条件限制造成高度超过2.1m时,必须辅以溜槽或者振动溜管等工具一起下落。此外,运输混凝土的搅拌车可选择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者自卸汽车,而混凝土原材料运输则多采取小型翻斗车或者双轮推车即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重视对材料的科学选择,同时合理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注重对混凝土运输质量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最终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吉.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01)

[2]李路.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的预防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

[3]夏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6(02)

标签:;  ;  ;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黄玻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