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一体化与并购效应研究

纵向一体化与并购效应研究

论文题目: 纵向一体化与并购效应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企业管理

作者: 艾青

导师: 王永海

关键词: 纵向一体化,资产专用性,并购效应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从而达到一体化战略目的的有效手段。纵观世界大型企业的成长史,没有一家企业不是通过并购的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的。并购的模式不同,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也不同,企业并购效应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探究企业并购和纵向一体化的各种动因,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企业如何提升并购绩效提供有关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以及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回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的动因作出了解释,但并不能涵盖丰富多彩的并购实践活动。各种理论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因此,本论文选择从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着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具体地研究资产专用性对并购效应的影响以及协同效应与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关系。 资产专用性视角的交易成本理论被认为是分析纵向一体化的主要方法,该理论以完全不同的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将企业、市场和两者混合型态看作是不同的经济组织。认为各种结构——市场合同、纵向一体化和各种混合形式都存在着与之有关的独特成本。其三个重要的概念是资产的专用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把交易和治理结构相应地匹配在一起实现了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企业究竟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市场上采购,完全取决于这两种方式的治理成本与生产成本的高低。然而该方法对于纵向一体化的特性与动机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视角,可能有其他类型的交易成本在起作用,比如快速成长的市场导致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和组织创新所导致质量变化。因此,在对纵向一体化动因的分析中必须将产业周期、需求、规模经济、专用性理论中的某些观点结合起来,即以动态交易成本方法的分析框架来进行分析。“自制或购买”决策不是一旦作出就不再改变了的,企业可能选择纵向一体化,但当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后,选择市场合同的方式。对于异质的合同关系是如何适应变化的供需条件、各种组织如何对变化的环境作出反应以及治理结构的安排为什么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等问题更好的理解,有助于对影响组织安排选择的合同不完全性和组织不完全性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产权理论方法重点强调了物质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在确定这些资产如何使用、事后交易决策和任何内部转移价格等问题时所具有的权威。当发生专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一般动因理论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与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与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理论——产权理论的视角

第四节 企业并购效应研究

第二章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研究

第一节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分析

第二节 并购协同效应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第三节 并购协同效应对于目标公司定价的影响

第四节 企业组织结构对于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纵向兼并的效应以及纵向一体化的现实动因分析

第一节 企业纵向并购的动机和效应分析

第二节 纵向一体化的传统动因分析

第三节 纵向一体化结构的利弊和选择

第四节 新经济形式下纵向一体化的现实动因研究

第五节 纵向一体化结构以及战略联盟研究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本分析结论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以及其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第一节 基本分析模型

第二节 所有权结构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第三节 协同效应对于所有权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企业横向扩张与纵向一体化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横向扩张与纵向一体化相关性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以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厂商组织结构变化为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基于谈判力配置的纵向一体化研究[D]. 周向阳.华中农业大学2013
  • [2].纵向关系中的合作研究[D]. 魏平.东北财经大学2015
  • [3].产业链核心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影响其纵向边界的研究[D]. 赵建华.东北大学2013
  • [4].纵向一体化与技术授权研究[D]. 蔡桂云.南开大学2012

标签:;  ;  ;  

纵向一体化与并购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