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论文摘要

在许多视网膜疾病中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对此类疾病,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干细胞移植使其整合进视网膜并诱导其分化为目标细胞来修复这种损伤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神经干细胞(NSC)和视网膜干细胞/祖细胞(RPC)用于视网膜细胞移植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成果。然而,各类起源的干细胞移植入成年视网膜鲜有证据表明能整合进视网膜外核层、并分化为新的光感受器细胞、与其它神经元形成功能性的突触联系、或修复视功能。这可能是因为成熟的哺乳动物视网膜缺乏接受干细胞或促其向光感受器细胞分化的能力。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祖细胞不断增殖,并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分化成各种成熟的视网膜细胞,处于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的个体生发中心后期的视网膜祖细胞,称之为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处于此期的视网膜细胞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将其作为移植的供体细胞,成功的可能会更高。目的:对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鉴定其性质,证实新生小鼠视网膜存在光感受器前体细胞、并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为进行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光感受器损伤提供基础。方法:取同窝新生小鼠(生后1—7d)的视网膜,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体外视网膜细胞培养、扩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状况。通过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方法,对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性质进行分析(Brdu、Nestin、Nrl、Opsin等标记物鉴定)。证实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中存在处于有丝分裂期并处于分化成成熟视网膜细胞前期的前体细胞,即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结果:来自新生小鼠视网膜的细胞,在特定的培养基中能贴壁生长,传代后对培养细胞进行Brdu、Nestin、Nrl、Opsin荧光免疫组化标记,标记结果显示:(1)生长的大部分细胞为BrdU阳性细胞,表明贴壁生长传代的细胞主要是由分裂增殖的细胞组成。(2)培养细胞可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Nestin。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3)培养的细胞能表达Nrl(神经视网膜亮氨酸链,有丝分裂后的视网膜光感受器所特有的转录因子,并持续存在在成年视杆细胞中),且来自出生后3-4天的小鼠视网膜细胞中Nrl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表明培养细胞处于视网膜祖细胞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的中间阶段,具有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和表达视蛋白的潜能。(4)培养的细胞大部分不表达视紫红质opsin(视紫红质蛋白,成熟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所表达),表明培养细胞处于未分化成成熟视网膜细胞的前期。结论:(1)新生小鼠视网膜处于光感受器细胞生发的高峰期,3-4天达到最高峰。(2)处于此期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是处于个体生发中心后期并处于分化成成熟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前期的前体细胞,称为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3)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而且已经表达转录因子Nrl,能促使其向成熟光感受器细胞分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积分场摄谱仪:用一次拍摄获得星系的3D视图[J]. 飞碟探索 2017(07)
    • [2].基线视网膜光感受器层完整性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眼科 2019(06)
    • [3].植物本是有情物[J].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5(09)
    • [4].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3(01)
    • [5].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形态与视网膜光感受器层完整性的关系[J]. 眼科新进展 2020(01)
    • [6].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光感受器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01)
    • [7].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视力预后与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关系[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1(04)
    • [8].抗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短期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连续性及血流密度变化[J]. 安徽医学 2020(05)
    • [9].光感受器变性性疾病中视网膜二级神经元突触结构及功能的改变[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01)
    • [10].不同剂量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诱导的实验性自体免疫性葡萄膜炎[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1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外界限膜和椭圆体带破坏的关系研究[J]. 当代医学 2019(35)
    • [12].复旦大学团队研发的新型人造光感受器使失明小鼠重获视力[J]. 海南医学 2018(05)
    • [13].虾蛄的色彩视界[J]. 现代物理知识 2014(03)
    • [1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光感受器样细胞诱导分化探讨[J]. 海峡科学 2010(05)
    • [15].虾蛄光感受器组织学特点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6].小蚯蚓找春天[J]. 少儿科技 2019(03)
    • [17].新技术让失明小鼠“重见光明”[J]. 学苑创造(7-9年级阅读) 2020(06)
    • [18].应用FD-OCT动态观察急性CSCR激光后光感受器层的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0)
    • [19].微型无线光电板可让盲人复明[J]. 微创医学 2012(06)
    • [20].你,是技术吗?[J]. 科学24小时 2018(06)
    • [21].神经上皮层脱离与否DME眼光感受器层完整性与视力的关系[J]. 国际眼科杂志 2012(12)
    • [22].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中心凹光感受器层状态与视力的相关性[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23].石蟹光感受器组织结构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6)
    • [24].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参与的病变[J]. 国际眼科杂志 2015(07)
    • [25].Rhodopsin和recoverin在MNU诱导的光感受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0)
    • [26].DHA玻璃体注射对ARMD大鼠模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 2019(12)
    • [27].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蛋白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28].硫酸软骨素酶缓解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04)
    • [29].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06)
    • [30].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新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20(04)

    标签:;  ;  ;  ;  ;  

    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