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 ——基于若干报刊的考察

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 ——基于若干报刊的考察

论文摘要

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汇频繁的剧变时代。西方近代医学知识、生活理念在新式媒体的鼓噪中渐渐得以传播。昔日仅在医学界中进行探讨的女性月经、乳房、生育等问题,以及在传统社会被视为女性隐私的足部、修饰等问题,均在晚清报刊中有较多报道,向来被忽视的女性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的压力,迫使时人对救亡图存进行探索。将希望寄托在培养强健的下一代国民是其中的愿望之一。担负孕育下一代国民重任的晚清女性,被时人赋予“国民之母”的桂冠,她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被提上日程。基于此,晚清文人利用报刊为阵地,使用近代卫生医疗知识及手段对女性身体健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打造。女性的生理现象、身体健康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女性的专门医院以及女医生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分科细化迈进。本论文拟以挖掘和整理晚清报刊为主,同时在参考时人的回忆录、笔记、年谱等资料基础上,以19世纪70年代至1911年为考察时间段,对晚清女性身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论文主要按照六个部分进行,概述如下:第一部分:导言。主要对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界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审视,并对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及材料收集进行阐述,从而凸显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善待身体的新动向主要探讨晚清女性在足部、面部的修饰上,倾向追求天足、自然美的变化;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月经问题,经过报刊宣传而走上护理知识的调养趋向;女性乳房是维护母婴亲情的天然纽带,报章倡导亲自哺乳取代雇用乳母,还乳房之自然功能。第三部分:分娩场域的生命拯救。中国传统的接生法多以稳婆等女性为之,晚清以后,随着西医接生法的传入及在践行中彰显出高超的技术,中国传统接生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旧接生法的博弈中,人们渐渐将筹码偏向近代西医接生法,但鉴于中国传统社会性别严防之划分,时人逐渐提出让女性学习西医接生法来取代稳婆。第四部分:关注女性身体健康的专门场所——女子医院的出现。随着晚清新式医学对人们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以及在媒体的渲染下,近代医学逐渐对女性身体介入、监视及指导。女性疗疾及生育出现了新的空间——近代女子医院,随之出现女医生的培养及在诊治过程中开始趋向分科的细化。第五部分:追求健康的形体美。在媒体宣传的卫生观念影响下,晚清女性也由单纯的注重健康,转向通过锻炼来获得更健康的体魄。再加上当时强调“母健而后儿肥”的说教,女性与强国强种紧密地联系起来。昔日社会所倡导的瘦弱女性形体观,变为对强健体魄的追求,女子体操及简易健身法开始得到践行,随后又流行脚踏车的户外活动,女性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拓展。第六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三、研究方法及材料收集
  • 第一章 善待身体的新动向
  • 第一节 冶容新观
  • 一、由缠足到天足的转变
  • 二、西医整容的推介与失败
  • 三、自然美与修饰美的交织
  • 第二节 敏感部位的调护
  • 一、对月经保健品的解读
  • 二、女性对月经的自我关怀
  • 三、性病的监视与治疗
  • 第三节 亲自哺乳的倡导—乳房功能回归自然
  • 一、倡议妇女亲自哺乳
  • 二、乳母的“新出路”
  • 三、代乳品的流行
  • 第二章 分娩场域的生命拯救
  • 第一节 传统接生法的困境
  • 一、稳婆接生伤亡受到的责难
  • 二、中医界的回应及改造稳婆
  • 第二节 新式接生法的登场
  • 一、西医解决难产的相关报道
  • 二、剖腹产的应用与推广
  • 第三节 中西医的接驳
  • 一、西医接生法的“取”和“舍”
  • 二、女性宜习医论
  • 第三章 关注女性身体健康的专门场所—女子医院的出现
  • 第一节 女子医院的出现与发展
  • 一、清末教会女子医院
  • 二、华人自办女医院
  • 第二节 女子医院的医生与诊疗分科
  • 一、新式女医生的培养
  • 二、分科的细化
  • 第四章 追求健康的形体美
  • 第一节 舆论对传统形体美的批判
  • 一、瘦弱顽长有碍健康观
  • 二、提倡新式的体魄美
  • 第二节 女子体操与健美
  • 一、女子学堂的体操课程
  • 二、女子简易健身法的推广
  • 三、时尚、休闲、运动三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读者眼中的《申报》镜像——一个媒介史书写方式的转换尝试[J]. 宜宾学院学报 2020(02)
    • [2].抗战胜利后上海《申报》企业性质探析[J]. 青年记者 2020(03)
    • [3].《申报》视野中的扬州“背影”[J]. 新闻战线 2020(05)
    • [4].韩国共产主义者在东北亚的活动——以《申报》报道为中心[J]. 东疆学刊 2020(04)
    • [5].晚清《申报》新闻(1872—1911)研究综论[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0)
    • [6].2015—2018年国内对《申报》广告的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8)
    • [7].试论《申报》对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报道[J]. 传播力研究 2019(16)
    • [8].1927—1937年《申报》儿童广告中的民国都市家庭[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
    • [9].略论1912—1936年《申报》的广告经营[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0].民国时期《申报》涉藏刊载广告分析研究——以1912—1948年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 [11].浅谈《申报》(汉口版)“社评”的舆论宣传[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1)
    • [12].都市市民与《申报》副刊《自由谈》的生存之道[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3].《申报》与1928~1930年的华北大灾荒[J]. 青年记者 2017(12)
    • [14].从《申报》舆论看中国朝野对日韩合并的看法[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3)
    • [15].浅析抗战初期《申报》的募捐活动[J]. 黑龙江史志 2014(19)
    • [16].《申报》:中国第一份触“电”报纸[J]. 兰台内外 2015(01)
    • [17].2012至2014年《申报》广告研究综述[J]. 视听 2015(03)
    • [18].早期报刊史料在华侨研究中的价值——以《申报》为例的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5(03)
    • [19].你不知道的4月[J]. 小学生作文 2017(07)
    • [20].《申报》招请买办广告探析[J].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6(00)
    • [21].《申报》旧闻解读之四十六 《申报》上的集邮团体[J]. 上海集邮 2011(09)
    • [22].《申报》旧闻解读之十三 早期《申报》上“邮票”的别称[J]. 上海集邮 2008(10)
    • [23].《申报》等近代报纸有关交通社论目录选编[J]. 民国研究 2011(02)
    • [24].《申报》广告画的典型样式及其源流与传播[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5].浅析《申报》广告在近代上海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发展[J]. 新闻知识 2017(12)
    • [26].跑马与近代上海城市氛围之变迁——从《申报》创刊号上的头条新闻说起[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27].《申报》研究学术史略(1962~2015)[J]. 青年记者 2016(10)
    • [28].《申报》与杨增新主政新疆浅说[J]. 兰台世界 2015(01)
    • [29].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申报》广告看上海社会的世俗化特点[J]. 新闻大学 2015(04)
    • [30].《申报》中的历史[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Z2)

    标签:;  ;  ;  

    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 ——基于若干报刊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