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型铬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质表征

钙钛矿型铬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质表征

论文摘要

本论文致力于钙钛矿结构的铬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与性质表征,研究了合成方法、条件的影响以及化合物的性质,并在深入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些水热合成系列铬复合氧化物的有效方法。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一些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的相关研究背景,对钙钛矿铬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第二章中,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铬的稀土复合氧化物,并详细讨论了水热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RD、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在第三章中,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具有双重价态的钙钛矿结构的铬复合氧化物及B位掺杂的化合物,并详细讨论了合成条件的改变对产物的影响。本论文详细的阐述了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和方法、结构特点以及性质,并仔细考察了各种影响产物水热稳定性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铬复合氧化物水热合成和性质表征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氧化物的概述
  • 1.1.1 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
  • 1.1.2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分类和结构
  • 1.1.2.1 理想钙钛矿型晶体结构
  • 3晶体结构'>1.1.2.2 钙钛矿型AMO3晶体结构
  • 1.2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离子电导性
  • 1.2.2 铁电性
  • 1.2.3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4 钙钛矿型Cr复合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4.1 高温性能的应用
  • 1.2.4.2 铬酸镧的催化作用
  • 1.2.4.3 在NTC热敏电阻方面的应用
  • 1.2.4.4 在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
  • 1.2.4.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 1.2.4.6 展望
  • 1.3 复合氧化物的传统合成方法
  • 1.3.1 高温固体反映法
  • 1.3.2 共沉淀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3.4 联氨法
  • 1.4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
  • 1.5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结果
  • 1.5.1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主要结果
  • 3的合成与表征'>第二章 LaCrO3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合成
  • 2.2.1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2.2.1.1 实验试剂
  • 2.2.1.2 主要测试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3的水热合成条件'>2.2.2 LaCrO3的水热合成条件
  • 2.2.3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2Cr2O7/CrCl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2.2.3.1 K2Cr2O7/CrCl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2.2.3.2 介质碱度对产物相的影响
  • 2.2.3.3 反映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3的性质表征'>2.2.4 LaCrO3的性质表征
  • 2.2.4.1 X射线衍射
  • 2.2.4.2 扫描电镜分析
  • 2.2.4.3 差热分析
  • 0.87Sr0.13CrO3及LaCrMO3(M=Fe,Mn)的水热合成与表征'>第三章 La0.87Sr0.13CrO3及LaCrMO3(M=Fe,Mn)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0.87Sr0.13CrO3的实验合成'>3.2 La0.87Sr0.13CrO3的实验合成
  • 3.2.1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3.2.1.1 实验试剂
  • 3.2.1.2 主要检测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0.87Sr0.13CrO3的水热合成'>3.2.2 La0.87Sr0.13CrO3的水热合成
  • 3.2.3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2Cr2O7/CrCl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3.2.3.1 K2Cr2O7/CrCl3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3.2.3.2 介质碱度对产物相的影响
  • 3.2.3.3 反映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0.87Sr0.13CrO3的性质表征'>3.2.4 La0.87Sr0.13CrO3的性质表征
  • 3.2.4.1 X射线衍射
  • 3.2.4.2 扫描电镜分析
  • 3(M=Fe,Mn)的实验合成'>3.3 LaCrMO3(M=Fe,Mn)的实验合成
  • 3.3.1 实验试剂及主要检测仪器
  • 3.3.1.1 实验试剂
  • 3.3.1.2 主要检测仪器及相应测试条件
  • 3(M=Fe,Mn)的水热合成路线'>3.3.2 LaCrMO3(M=Fe,Mn)的水热合成路线
  • 3.3.3 水热合成条件的讨论
  • 3(M=Fe,Mn)的表征'>3.3.4 LaCrMO3(M=Fe,Mn)的表征
  • 3.3.4.1 X射线衍射
  • 3.3.4.2 电镜扫描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铅对铁铝复合氧化物吸附铜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03)
    • [2].氧化物的分类及其中的“不一定”[J]. 教学考试 2018(41)
    • [3].高熵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过程工程学报 2020(03)
    • [4].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铝–空气电池中的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9(09)
    • [5].氧化物/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5(S2)
    • [6].几类N-氧化物的应用和直接合成方法[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7].氧化物的类型归纳[J]. 中学化学 2015(09)
    • [8].水中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测定方法探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2)
    • [9].聚乙二醇诱导下多种形貌钼氧化物的可控制备[J]. 无机盐工业 2014(12)
    • [10].确定化学式的六种方法[J].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2014(04)
    • [11].甾醇氧化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3(05)
    • [12].汽车车架焊接过程中焊接氧化物的控制[J]. 汽车工程师 2012(06)
    • [13].Li-Sb-Mn复合氧化物在水溶液介质中的脱Li~+/吸Li~+性能(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07)
    • [14].铁锰复合氧化物对镉离子吸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7)
    • [15].含钆铀氧化物中氧化钆含量的测定——ICP-AES法[J]. 科技资讯 2015(17)
    • [16].对氮的氧化物性质实验的改进与反思[J]. 教育 2018(17)
    • [17].例谈质量守恒定律的出题角度[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20)
    • [18].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J]. 高中数理化(高二版) 2008(06)
    • [19].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研究及产业化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 2013(02)
    • [20].臭氧降解显影废水中显影剂及其氧化物总量的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 2011(01)
    • [21].3-甲叉-奎宁环碱氧化物的合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4)
    • [22].沃氏氧化物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与结构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1)
    • [23].非氧化物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J]. 耐火材料 2016(03)
    • [24].浅论氧化物冶金工艺的新进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20)
    • [25].铁酸钴复合氧化物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15(03)
    • [26].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干扰研究[J]. 岩矿测试 2013(04)
    • [27].铋钼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J]. 功能材料 2013(18)
    • [28].还原热处理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2(01)
    • [29].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粒度和形貌影响的研究[J]. 稀土 2010(01)
    • [30].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比表面积、密度影响的研究[J]. 稀土 2010(06)

    标签:;  ;  ;  

    钙钛矿型铬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质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