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下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海洋环境下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论文摘要

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下极易被腐蚀。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将RPC应用到海洋工程中是未来之趋势。本文针对海洋环境对RPC的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及基本结果如下:根据紧密堆积理论,借用土力学液限概念,把液限理论应用于RPC的配合比设计中。并通过强度试验验证了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对RPC进行了抗渗试验,试验表明:逐级加压到2.2 MPa并稳定压力为期半个月,氯离子扩散到RPC内部的平均深度为8-10 mm。通过对结果的处理可以预测在某一深度处的氯离子百分含量。在Fick第二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描述氯离子在RPC内的扩散过程,建立了基于RPC抗氯离子渗透的寿命预测模型。对RPC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淡水冻融与海水冻融平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0次淡水冻融与海水冻融以后,两者RPC的质量损失都不到1%,试件表观有少量破损,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初始值的80%。400次冻融循环以后,海水冻融同淡水冻融相比,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的幅度逐渐变大。本文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后氯离子的扩散情况,研究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一定深度处的氯离子浓度不断变大,氯离子扩散系数也逐渐变大。建立了基于RPC抗冻性的寿命预测模型,分别对淡水冻融以及海水冻融的RPC的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海水环境下的寿命比淡水短8-10年。对RPC进行了电通量试验,最大电通量小于30库仑,比普通混凝土小1-2个数量级,可见RPC的高耐久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对RPC在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有了初步的认知,为RPC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内在RPC 配合比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国内在RPC 抗渗性、冻融破坏以及收缩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2章 配合比设计
  • 2.1 RPC 的配制原理与技术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件配合比设计
  • 2.2.3 试件的成型与制备
  • 2.2.4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RPC 液限值的确定
  • 2.3.2 强度与液限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 3.1 抗渗试验
  • 3.1.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3.1.2 试验方案
  • 3.2 能谱分析氯离子渗透情况
  • 3.2.1 试验原理
  • 3.2.2 扫描电镜下微观形貌
  • 3.2.3 能谱分析数据及分析
  • 3.3 化学分析法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3.4 氯离子渗透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
  • 3.4.1 混凝土结构寿命简介
  • 3.4.2 氯离子侵蚀理论及RPC 结构寿命预测模型
  • 3.4.3 氯离子临界浓度
  • 3.4.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3.4.5 氯离子扩散系数
  • 3.4.6 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寿命预测及分析
  • 3.5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
  • 3.6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RPC 抗冻性试验
  • 4.1 RPC 冻融破坏机理
  • 4.2 试验概况
  • 4.2.1 冻融试验设备
  • 4.2.2 快速冻融试验方案
  • 4.3 冻融试验数据及分析
  • 4.3.1 冻融试验质量损失
  • 4.3.2 冻融循环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
  • 4.3.3 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
  • 4.4 冻融循环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 4.4.1 试验方案简介
  • 4.4.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4.5 海水冻融下RPC 的寿命预测
  • 4.5.1 冻融循环寿命预测理论
  • 4.5.2 冻融循环寿命预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通量试验
  • 5.1 实验原理简介
  • 5.2 电通量试验方案
  • 5.2.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数据处理
  • 5.3 电通量试验数据分析
  • 5.4 电通量与平均电流的拟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一流”背景下跨学科海洋环境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初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1)
    • [2].海洋环境中氚的测量及其应用[J]. 山东化工 2020(11)
    • [3].河钢集团1Ni耐海洋环境桥梁钢国内首次实现工业化量产[J]. 轧钢 2020(03)
    • [4].大气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中的相关计算问题解析[J]. 环境与发展 2020(06)
    • [5].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产品分类体系研究[J]. 海洋信息 2020(03)
    • [6].海洋环境安全数据分类体系研究[J]. 海洋信息 2019(01)
    • [7].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 科技风 2017(23)
    • [8].海洋环境新闻信息报道方式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7)
    • [9].海洋环境执法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博览 2018(32)
    • [10].海洋环境观测信息分类编码研究[J]. 海洋信息 2017(02)
    • [11].微塑料成海洋环境新威胁[J]. 养猪 2017(04)
    • [12].海洋环境风险的特性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 [13].青岛市海洋环境观测产业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6(10)
    • [14].对真实海洋环境中铁闸腐蚀最严重区域的探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23)
    • [15].调动你的每一个脑细胞,猜猜这两个怪物是什么东西?[J].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16(12)
    •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6(06)
    • [17].海洋环境立体自动监测系统分析[J]. 科学家 2017(11)
    • [18].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19)
    • [19].梦幻魅影[J]. 海峡影艺 2017(01)
    • [20].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讨[J]. 中华少年 2017(36)
    • [21].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5(00)
    • [22].大学生海洋环境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 航海教育研究 2013(04)
    • [23].论海洋环境的协同监管[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4].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海洋环境教育——以中海博主题活动为例[J]. 航海 2020(04)
    • [25].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防范措施研究[J]. 科技视界 2019(10)
    • [26].海洋环境平行监测体系架构及应用[J].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8(01)
    • [27].海洋环境风险:概念、特性与类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8].论海洋环境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J]. 江西农业 2016(03)
    • [29].铜及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剥落行为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6(08)
    • [30].日本海洋环境教育机制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标签:;  ;  ;  ;  ;  

    海洋环境下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