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成绩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某些方面出现走向了孤立、僵化,而孤立、僵化又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以及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囿于传统的认知主义教育模式,以直接的、明确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手段,这样势必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单一、片面、无力。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不能在理论上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就无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本文试图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以求对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和参考。理念的革新既来源于思想和理论的先进,又肇始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反思。本文正是试图从引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出发,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示范作用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及制度建设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五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探索,希望能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理念和原则
  • (一)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理念
  •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引入
  • 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特性
  • (二)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原则
  • 1. 方向性原则
  • 2. 整体性原则
  • 3. 实效性原则
  • 4. 多样化原则
  • 5. 创新性原则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示范作用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教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
  • 1. 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2. 教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显现与澄清
  • (二) 教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
  • 1. 把自己的言行作为研究的对象
  •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自我觉察的意识和敏锐度
  • 3. 通过对话使内隐观念明晰化,并加以分析和批判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
  • 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格魅力及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及制度建设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1.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2.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二)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1. 学校制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2. 当前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局限性
  • 3.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发挥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4. 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推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 四、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功能
  • (一)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1. 形象性
  • 2. 广泛性
  • 3. 非预期性
  • 4. 综合性
  • 5. 引导性
  • 6. 暗示性
  • (二)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1. 认识导向的潜隐性及陶冶功能
  • 2. 教育方式的“非正规”形式及扩散功能
  • 3. 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素质整合功能
  • 4. 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及自我教育功能
  • 五、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 (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辩证关系
  • 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区别
  • 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联系
  • (二)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 1.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隐性渗透
  • 2. 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 3.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门专业课程教育中
  • 结语
  • 参考资料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的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11(Z6)
    • [2].深刻把握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J]. 群众 2020(05)
    • [3].深挖隐性教育资源例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2)
    • [4].数学隐性教育对军校学员的血性培养[J]. 高教学刊 2020(19)
    • [5].如何加强爱国主义网络隐性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10)
    • [6].基于隐性教育的高校校园雕塑的教育价值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5)
    • [7].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隐性教育[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1)
    • [8].美国高校隐性教育及启示[J]. 邢台学院学报 2019(03)
    • [9].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探析[J]. 世纪桥 2017(11)
    • [10].发展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9)
    • [11].美国隐性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启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2].隐性教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一种视角[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02)
    • [13].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2)
    • [14].静态中的隐性美——论雕塑的隐性教育功能[J]. 艺术科技 2018(04)
    • [15].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隐性教育[J]. 华夏教师 2018(28)
    • [16].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7(01)
    • [17].高校辅导员“隐性教育放弃”工作模式合理性的探讨[J]. 教育评论 2017(06)
    • [18].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20)
    • [19].浅谈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J]. 教育现代化 2017(37)
    • [20].试论专业转型背景下“学科实践”的隐性教育功能[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1].美国高校隐性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21)
    • [22].隐性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4(34)
    • [23].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的功能及意义探析[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3)
    • [24].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开发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9)
    • [25].谈历史隐性教育功能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6].实施隐性教育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8)
    • [27].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J]. 考试与评价 2020(04)
    • [28].如何开发学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J]. 知识文库 2020(09)
    • [2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J]. 清风 2020(18)
    • [30].高校隐性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视角[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36)

    标签:;  ;  ;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