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及雌激素α受体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雌激素及雌激素α受体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背景起一定的作用。已有报道指出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多种肿瘤易感性相关,然而目前尚无关于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ERα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4年9月~2005年9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在同一医院就诊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为汉族、在山西居住20年以上者,且均排除孕妇、卵巢既往或现症病患者、其它癌症患者、甾体类激素使用者和精神病患者。在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集研究对象月经周期第8~10天空腹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PCR-RFLP技术检测ERα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E2水平、ERα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各种相关因素与宫颈癌关系的t检验、χ2检验分析、叉生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吸烟、绝经情况、首次性交年龄、首次怀孕年龄、孕次、产次是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2)病例组E2水平(47.57±24.2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6.10±20.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5,P=0.000);(3)绝经情况与E2水平对宫颈癌发生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两因素在宫颈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4)ERαPvuⅡ、XbaⅠ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5)病例组和对照组XbaⅠ纯合突变型XX基因型、杂合突变型Xx基因型频率与野生型xx基因型频率比较,XX与xx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3,P=0.449),而Xx和xx基因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P=0.037),将XbaⅠ突变基因合并后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XX/Xx与xx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0,P=0.005),OR=0.655(95%CI,0.484~0.887);(6)以野生型PvuⅡpp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纯合突变PP基因型与pp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629),杂合突变Pp基因型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92,P=0.275);将PvuⅡ基因突变型(PP、Pp基因型)合并后,两组比较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1.059,P=0.304);(7)ERαXbaⅠ基因突变与E2未异常升高对宫颈癌发生存在协同作用,XbaⅠ基因发生突变可进一步降低由E2未异常升高减少的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8)职业、吸烟、E2、产次作为重要因素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1)吸烟、首次性交年龄和首次怀孕年龄小、多孕、多产是宫经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从事脑力工作、绝经是宫经癌可能的保护因素;(2)E2水平较高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3)ERαXbaⅠ基因型突变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是宫颈癌发生的保护因素,XbaⅠXx基因型可能降低罹患宫颈癌的危险;(4)ERαXbaⅠ基因突变与E2未异常升高对宫颈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二、结果
  •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
  • 2.2 宫颈癌相关因素分析
  • 2.3 内源性雌二醇与宫颈癌关系的分析
  • 2.4 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分析
  • 2.5 宫经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3.1 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3.2 内源性雌二醇与宫颈癌的关系
  • 3.3 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 3.4 内源性雌二醇与ERαXbaI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6)
    • [2].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9(32)
    • [3].奈达铂与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0)
    • [4].超声造影对宫颈癌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12)
    • [5].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北京医学 2019(12)
    • [6].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24)
    • [7].组织抢救宫颈癌活检术致大出血成功一例[J]. 智慧健康 2019(35)
    • [8].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 2020(03)
    • [9].奥曲肽联合康复新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肠炎防治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1)
    • [10].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1].快速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2)
    • [12].宫颈癌防治应坚持“四措并举”[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6)
    • [13].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35)
    • [14].宫颈癌患者对清洁间歇导尿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1)
    • [15].神经侵袭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0(01)
    • [16].中医药防治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 2020(02)
    • [17].宫颈癌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4)
    • [18].青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病耻感及益处发现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6)
    • [19].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的积极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3)
    • [20].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忧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1)
    • [21].磁共振扩散相关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01)
    • [22].调强放疗联合后装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07)
    • [23].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5)
    • [24].宫颈癌术后同步化疗早期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9)
    • [25].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01)
    • [26].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监测与病理改善情况相关性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10)
    • [27].初诊宫颈癌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和筛查现况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3)
    • [28].格林式健康教育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7)
    • [29].lncRNA ABHD11-AS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30].宫颈癌患者化疗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 2020(03)

    标签:;  ;  ;  ;  

    雌激素及雌激素α受体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