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民生议论文

科技创新和民生议论文

问:科技创新为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1. 答:1.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翻译神器,可以把普通话翻译成多种外语,甚至把多种方言翻译成外语,这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交流的成本,提升了沟通的效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神器,让我们轻装出行,一个手机买遍天下,也减少了人们买东西时凑钱、找零的烦恼。
    2.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重视区块链技术,5G商用加速,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AI及语音技术、移动支付,“蛟龙”入海,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墨子”传信,珠峰测高;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抗击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3.当今社会,科技早已包围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已建成的5G基站超过25万个,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全球组网,人们也过上了一机在手、共享所有的智慧生活。
    4.科技创新是改善生活的关键。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我们的智能手机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世界各地的美景、阅尽全球趣事;复兴号遨游在广袤的土地上、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让我们短时间就可以去到向往的地方,这都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无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
    5.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想要提升人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实现高品质的生活,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2. 答:随着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太多了像最早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军工也得到迅速发展; 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人类有了书写条件产量,推动了人们文化、艺术、语言、科技、经济等等的广泛交流;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航海、贸易的发展,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使人类认识了地球;现在的杂交稻、超级稻的科技成果,提高了粮食解决了世界上人口的吃饭问题;像神舟五、神舟六……这些航天飞机帮助宇航员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在太空中漫游;人造卫星为我们提供了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还能转播电视信号;机器人能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如潜入深海考察,闯入火场救人。
  3. 答:1、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等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新的技术名片,被网民归入“新四大发明”。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各领风骚,让世界各国嘉宾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创新成果,点亮了百姓智慧新生活。
    2、“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计算通讯技术等代表了中国在高精尖技术上取得的最新突破。人们看到,中国在网络信息领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自信。
    3、智能翻译软件不仅能“听懂”人的话,还能将其实时翻译成英文。前往会场,智慧高效的安检系统和车辆调度让人深感便捷。漫步大会场馆内外,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创新成果随处可见。
    4、天猫无人超市运用了“行为轨迹分析”“情绪识别”“眼球追踪”等技术,在消费者、商品和店铺之间产生了丰富且个性化的互动。
    5、人工智能将引领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开放的深度学习平台将有利于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4. 答:科技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体,如若不进行创新了,必然会被世界淘汰。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是感受最深刻的一代人,我们享受着上一代人创下的成果,也在享用着当代科技创新带给我们的便利,现在的我们身边每一处都散发着科技的清香。
    科技改变未来
    科技带给我们的,永远都数不完。在当下时代,我们用着手机支付;玩着网络游戏;开着远程指导;上着可循环的网课;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便利,要说科技创新就世界发展的最大推力,不无人反对的。
    科技创新,可能有的人不太了解。顾名思义就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创新,那为什么要进行创新呢,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我们都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探索和创新,为谋求更好的发展。科技新只会让社会更进步,人民更舒服。大到世界,小到国家,进行科技创新都是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就比如是现在进行的乡村振兴,也是运用科技创新进行推广,促进乡村的发展,刺激经济的流动性,发展相应的旅游业等等。还有就是在交通这方面就更好说了,现在的飞机和高铁解决着多少人的出行,不再是那个去哪都要步行的时代,而是想去就去。还有就是现在疫情蔓延,站在最前锋的就是科技力量,运用科技力量,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做核酸的信息录入,排查的结果等等,这些都是借助科技的力量。
    社会的推力
    当然不只这些,我们得到科技帮助的还体现在很多方面,而我们也在寻找科技创新的方式。现在的进行太空探索,海洋的潜入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人打下基础,科技永远是人类最忠实的靠山。
    所以科技创新,我们时代的主题。
    掌握科技,掌握未来
问: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1. 答:未来科学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和方便。由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将来我们可能需要打字,需要手写需要人工来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交给机器去做。
  2. 答:未来科学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和方便。由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将来我们可能需要打字,需要手写需要人工来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交给机器去做。
  3. 答: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了一批创新成果,如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等。
    2、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电路实现14纳米工艺产业化,5G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全面推进。
    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3、科技创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4、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科技部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基础性的科技制度建立起来,打通了科技、金融、产业和成果转化的通道。
    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
    5、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领域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与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对话,围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深化研发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
  4. 答: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了一批创新成果,如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等。
    2、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电路实现14纳米工艺产业化,5G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全面推进。
    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3、科技创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4、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科技部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基础性的科技制度建立起来,打通了科技、金融、产业和成果转化的通道。
    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
    5、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领域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与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对话,围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深化研发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
  5. 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多设想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好的方面讲应该是世间各方面都很先进,效率高,质量好,人类生活更丰富多彩,舒适,甚至应有尽有…,从负面说如果人类把高科技用在战争,推毁文明,使人类重回到落后年代,这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只是设想!
  6. 答:未来科技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
问:求一篇以“科技与创新”为主题的议论文,关于形势与政策的。谢谢啦
  1. 答:形势与政策是指我国对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秉承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而做出的应对政策。形势政策是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之一。2010年考研政治课改后,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起考察。
    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形势和大学生成长的特点而编写。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采用专题式的编写方法,涉及国际和国内时政热点12个专题。
科技创新和民生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