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视微处理器系列缩短交货时间

全球电视微处理器系列缩短交货时间

一、全球性电视用微处理器系列可缩短研制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钟海彪[1](2005)在《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仪器技术大致经历了模拟式仪表、分立元件式仪表、数字式仪表、智能化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等几个发展阶段。前三种仪器是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时期的传统仪器,而后三种仪器技术是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传统仪器可以称之为现代测试系统,特别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自动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其由计算机与仪器硬件构成的通用仪器硬件平台和应用软件三大要素组成。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可编程化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把传统仪器的许多硬件软化、测试和计算功能软化。因此,随着计算机和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测控技术中,使得测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使测控仪器向智能化、微型化和网络化发展。PC机的普及又为PC仪器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现空间,将一个测控系统嵌入到一台PC机成为了一种时尚和一种趋势。 同时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使DVB已然成为TV产业从模拟向数字时代迈进过程中的必由之路。而作为DVB主要部件之一的DVB TUNER是DVB这一数字信号通信中信道解码的主要部件。DVB TUNER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DVB的接收效果,对DVB TUNER的各种性能指标的测试也正成为DVB制造业的迫切需要,本着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人机界面简洁而且相对经济的原则,建立在已经被广泛普及的PC基础上的DVB TUNER测试系统的实现将具有广泛的实现的可能和应用价值。 虚拟仪器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往往要求一个测试系统具有多个功能或任务,这时针对固定的某一项或几项任务开发设计的测试系统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在一个系统中集成增加的功能,使之成为已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还比较困难。我们根据需要直接利用PC,研制了一个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硬件上利用接口驱动电路实现PC并口与数字调谐器的I2C总线的连接。用软件实现PC与数字调谐器之间的通信,控制数字调谐器的工作,监测调谐器的工作状态,并使用适当的算法评估调谐器的输入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数字调谐器误码率(BER)和AGC等性能的测试。

陈仲伯[2](2003)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基础上的。那时,我们还可以以价廉产品争取部分国际市场。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技术创新成为各国抢占21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对于依赖“新生代”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要保持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 一个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为现有的增长点提供技术保障,也为将来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增长所需的新技术进行前瞻性开发,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因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而面临持续发展困境。透过引起困境的各种要素,我们看到,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应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延续性、创新动力机制的持续性、创新过程的能动性、创新战略的适宜性、创新活动的时效性、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包括以企业为核心的持续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橄榄型的持续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档位战略”型的持续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技术创新目标、螺旋上升的持续技术创新过程、公共政策营造持续技术创新的“效率环境”和人文环境、持续技术创新的评价是一种系统性评价等。这就是本文研究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出发点。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主要阐述为什么要着重研究企业持续创新的问题,企业持续创新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回顾、技术创新的现状的分析和技术创新国际比较的探讨,加深了对持续技术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使持续技术创新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 第二部分(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构建企业持续创新体系的框架,通过对持续技术创新基础要素、体系构成元的分析,引伸出了持续技术创新的策略范式和风险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持续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第八章):为推进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主体各构成层次有不同的职责任务和措施,本部分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职能定位,提出了加强持续创新的对应措施; 第四部分(第九章):通过对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联重科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区己跨入“二次创业”阶段,其持续技术创新的机理和制度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本文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这个主题,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创新的内涵、演化机理、体系构成、策略范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创新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新思路。 (1)从概念上讲,本文认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是围绕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建立的创新要素、创新策略、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效益不断增强的技术创新系统。即一个完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应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从理论方法上讲,本文在以往研究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即由研究一般性的企业技术创新上升到重点研究最具技术创新活力的群体一高新技术企业,由一般性的研究技术创新要素士几升到研究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因子、构成元和与公共政策的互动等。 (3)从体系构成看,本文认为持续技术创新不是一种利用本系统内部资源单项的、间断的创新,而是一种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从宏观面上看,多个研发与产业化实体的单项、间断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社会不断的持续创新;从微观点(单个企业)来看,技术创新与持续技术创新在体系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创新导向、创新组织、创新队伍、创新管理、创新内涵、创新源泉、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创新评价等方面。一般技术创新往往侧重单纯的技术经济评价;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则必须从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新绩效分配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否则,就不能达到促进、推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目的。 (4)从演化机理上看,本文探索了持续技术创新的演化规律。即在充分考虑了创新内外环境因素、技术和制度因素、系统和过程的因素、动态和持续因素的基础上,从优化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层面上指明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环境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5)从策略范式来看,本文提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技术创新的建设性策略。如利益导向、制度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市场竞争、CIMS应用、二次创业、核心培?

武穆清[3](1996)在《智能卡市场增长迅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智能卡的技术与应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终于在新的地区,新的应用场合,伴随新的市场参与者爆炸般地流行开来。 智能卡工业已处于世界蓬勃发展的最前沿。过去的二十年里,在一些主要的领域,人们的全球性活动增长到了极点,如:金融服务、移动通信、健康与身份卡等等。智能卡技术对今后的日常生活将有一个潜在的深远的影响。它是一种启动技术,因为它的潜在应用是为了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当需要对大量的客户验明身份时,它能够提供一个廉价而又功能强大的安全认证系统。 发展史

二、全球性电视用微处理器系列可缩短研制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性电视用微处理器系列可缩短研制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智能仪器、虚拟仪器、接口技术、PC仪器技术综述
    2.1 智能仪器功能原理及其发展趋势
        2.1.1 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
        2.1.2 智能仪器的功能特点
        2.1.3 智能仪器的发展状况
        2.1.4 智能仪器的发展趋势
    2.2 虚拟仪器技术
        2.2.1 虚拟仪器的技术概念
        2.2.2 虚拟仪器的组成和技术优势
    2.3 嵌入式系统的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2.3.1 总线概述
        2.3.2 机箱底板总线
        2.3.3 计算机与测控机箱之间互连总线
    2.4 PC仪器的实现特点
        2.4.1 “计算机就是仪器”
        2.4.2 “计算机就是测控系统的中坚”
        2.4.3 网络技术已越来越成为测控技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撑
第三章 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设计
    3.1 系统硬件结构
    3.2 接口技术应用
        3.2.1 PC并口
        3.2.2 ⅡC总线
        3.2.3 实现PC并口ⅡC总线设备通信
    3.3 系统软件设计
        3.3.1 软件设计思想
        3.3.2 成员函数功能简介
第四章 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的研制实现
    4.1 DVB中误码率BER的测试
        4.1.1 DVB中作为S/N及C/N函数的误码率BER
        4.1.2 S/N(C/N)对Eb/No的转换
    4.2 测试系统的硬件实现
        4.2.1 用74ACT05驱动实现PC与调谐器通信
        4.2.2 用DS90C031转换器实现调谐器TS流并口输出
        4.2.3 用74HC541实现调谐器三态缓冲输出
        4.2.4 用TL7705实现复位功能
        4.2.5 用开关稳压器设计电源
    4.3 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
    4.4 测试系统软件的安装及使用
        4.4.1 硬件连接
        4.4.2 应用软件安装
        4.4.3 应用软件的使用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主要程序模块源代码及注解

(2)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背景分析
        1.1.1 持续技术创新提出的逻辑起点
        1.1.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背景分析
        1.1.3 探索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典型形式--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体系
    1.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2.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1.2.2 技术创新与持续技术创新的联系和区别
    1.3 研究的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3.3 论文的研究结构
第2章 持续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及演化机理
    2.1 关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概况
        2.1.1 技术创新的内涵探讨
        2.1.2 业务过程管理理论与持续创新
        2.1.3 现代工业区位论与持续技术创新
    2.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演化机理
        2.2.1 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
        2.2.2 技术创新模型的演进
        2.2.3 技术创新周期与持续技术创新
    2.3 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及国际比较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特征
        3.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3.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2 我国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国际比较
        3.2.1 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3.2.2 专利技术的质和量存在比差
        3.2.3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上升,但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
    3.3 技术创新机制国际比较
        3.3.1 美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3.3.2 日本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征
        3.3.3 欧盟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色
        3.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制度的缺陷
    3.4 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3.4.1 “美式”与“日式”技术创新模式比较
        3.4.2 美日欧技术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4.1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体系架构
    4.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
        4.2.1 创新主体系统的“缺元”分析
        4.2.2 三元构成系统主体和环境系统的创新动力及协同优势分析
        4.2.3 核心主体组织结构的优化
    4.3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系统
        4.3.1 持续技术创新的过程选择
        4.3.2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动力机制分析
        4.3.3 持续创新体系运行的战略选择
        4.3.4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
    4.4 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动支撑体系
        4.4.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支撑条件
        4.4.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园区发展环境
        4.4.3 技术中介与创新服务
第5章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策略范式分析
    5.1 利益导向--持续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因
        5.1.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激励方式
        5.1.2 知识产权制成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5.2 市场竞争--持续技术创新的激发因子
        5.2.1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因
        5.2.2 企业创新不断由市场竞争激活
    5.3 制度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
        5.3.1 制度创新的含义与作用
        5.3.2 企业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5.3.3 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施途径
    5.4 集成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合理选择
        5.4.1 集成创新特征分析
        5.4.2 集成创新的实践探索
    5.5 自主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
        5.5.1 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前提
        5.5.2 实施EPS战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5.6 核心能力培育--持续技术创新的竞争之源
        5.6.1 以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为前提,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5.6.2 以竞争力要素整合为关键,形成并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5.6.3 以核心产品市场开拓为导向,增强与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
        5.6.4 以学习型组织构架为平台,培植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5.7 CIMS应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信息平台
        5.7.1 CIMS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策略
        5.7.2 基于ERP的制造业信息化模型
        5.7.3 例证:“三一重工”信息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5.8 “二次创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践平台
        5.8.1 “二次创业”的内涵
        5.8.2 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二次创业”
        5.8.3 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模式
        5.8.4 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管理创新策略
第6章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风险管理
    6.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生风险
        6.1.1 企业创新认知陷阱
        6.1.2 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陷阱”
    6.2 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风险
        6.2.1 创新主体的错位
        6.2.2 技术侵权的损耗
        6.2.3 资金瓶颈因素和税赋的制约
    6.3 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分析
    6.4 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6.5 建立和完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修复机制
        6.5.1 建立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6.5.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6.5.3 建立技术创新的调控机制
        6.5.4 优化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
        6.5.5 优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机制
    6.6 风险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7章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设计
    7.1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指标
        7.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评价指标
        7.1.4 持续技术创新模糊评判方法
    7.2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综合评价
        7.2.1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
        7.2.2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评价指标
    7.3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7.3.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概念
        7.3.2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
    7.4 持续技术创新方式及过程综合评价
        7.4.1 持续技术创新过程VCS评价分析
        7.4.2 持续技术创新方式综合评价
    7.5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
        7.5.1 企业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5.2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7.5.3 基于经济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5.4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技术评价分析
        7.5.5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第8章 公共政策与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互动
    8.1 市场失灵条件下政府公共政策的效用
        8.1.1 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途径
        8.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分析
        8.1.3 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8.2 中国政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8.2.1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与评价
        8.2.2 WTO规则下,促进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及策略
    8.3 新时期政府在持续技术创新中的作为
        8.3.1 公共政策推进持续技术创新的策略和重点
        8.3.2 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机制
第9章 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实证分析
    9.1 “中联重科”概况
    9.2 “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应用策略
        9.2.1 激活创新主体,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9.2.2 改革科研开发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9.2.3 实施模仿创新战略,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
        9.2.4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9.2.5 实施资本扩张,实现战略跨越
        9.2.6 依托信息化建设,使企业步入快车道
    9.3 “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
结语
综合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全球性电视用微处理器系列可缩短研制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C的数字调谐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钟海彪.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1)
  • [2]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陈仲伯. 中南大学, 2003(04)
  • [3]智能卡市场增长迅猛[J]. 武穆清. 通讯产品世界, 1996(10)

标签:;  ;  ;  ;  

全球电视微处理器系列缩短交货时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