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

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

(绵阳市富临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颅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24例采用传统手工塑形方式治疗的为对比组,24例采用三维塑形钛网方式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钛钉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50-02

颅骨缺损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骨骨折、清除脑出血血肿、颅脑肿瘤等开颅手术后的遗留症,绝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颅骨修补[1]。传统的修补方式是采用自体修补,随着医学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术及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术[2]。为了确保手术后在获得稳定、理想的生理塑形的同时,不改变患者脑生物电活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颅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24例采用传统手工塑形方式治疗的为对比组,24例采用三维塑形钛网方式治疗的为实验组。对比组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7.78±8.77)岁;致伤原因:颅脑外伤10例,脑出血10例,颅脑肿瘤4例;颅骨缺损部位:额颞部缺损14例,额,部缺损4例,颞顶部缺损4例,顶部跨矢状窦2例;颅骨缺损时间:3~14个月,平均(6.3±1.5)个月;缺损面积:5×5cm~15×18cm;平均(130.5±75.2)cm2。实验组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7.98±8.87)岁;致伤原因:颅脑外伤11例,脑出血10例,颅脑肿瘤3例;颅骨缺损部位:额颞部缺损13例,额,部缺损5例,颞顶部缺损3例,顶部跨矢状窦3例;颅骨缺损时间:4~15个月,平均(6.9±1.7)个月;缺损面积:5×6cm~16×18cm;平均(132.6±76.4)c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颅骨缺损部位、颅骨缺损时间、缺损面积等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手工塑形方式修补。术前根据颅骨缺损部位大小、形状,参照对侧颅骨外观将钛网预成形,裁剪钛网边缘大于骨窗缘约1.0cm。术中先修剪钛网边缘使其与颅骨窗缘完全吻合,磨去边缘毛刺后覆盖在颅骨窗缘上,用钛钉紧密固定。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三维塑形钛网方式修补。术前对颅骨缺损部位行CT扫描,根据扫描所得到的数据对缺损部位进行三维重建,生产厂家根据三维重建模型数据裁剪制作钛网。术中将己塑形裁剪好的钛网覆盖在颅骨窗缘上,用钛钉紧密固定。

两组患者在术后按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7~12d后拆线。

1.3观察指标[3]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钛钉用量及术后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以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钛钉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传统的颅骨缺损修补术由于是手工剪裁,存在加工难度大、塑形时间长、精确度低钛钉用量大,手术时间长等不足。因为精确度低,钛网与颅骨窗缘吻合度差,所以需多加钛钉予以固定,而钛钉用量过多会引起钛网变形,影响外观的满意度[4]。同时钛网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增加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术是利用CT扫描、电脑三维重建修复模型的优势,采用工厂个性化加工方式,完全弥补了手工剪裁塑形的不足,与颅骨窗缘精确吻合,降低了塑形的难度及强度,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钛钉用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而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证明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友城,黄瑞宏,邓锡滨,等.三维重建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42-43.

[2]刘慧权,陈子祥,柳兴军,等.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51):9683-9686.

[3]陈东辉,李春国,叶沛,等.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6):16-17.

[4]张喜春,翁占领,黄永金.分析三维钛网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23):237-238.

[5]周新管.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4):406-407.

标签:;  ;  ;  

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