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

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

论文摘要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大限,它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人生意义的虚无和个体彻底的、无可挽回的失败。它是人类一切恐惧的根源和诱因。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衍生成为了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对此在“虚无”的恐惧、对丧失自我价值的恐惧。在科技理性不断挤压人类感性生命空间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渴望超越时空的藩篱,迫切需要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来抵御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然而,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没有纯粹逻辑推理的明确性,我们无法通过科技理性去获得,唯有凭借审美体验去企及这个生命本体层。具有非功利性、同一性、精神指向性以及亲历性的审美体验能够帮助人类消解时间流逝的恐慌感、现世的虚无感和个体价值的失落感。人们通过审美体验,获得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于是,我们执著于追求审美的体验,追求人生瞬间意义的生成。审美体验成为了人类抗拒死亡、克服死亡恐惧之路,这条路给了人类最高、最终极的美的精神享受。鉴于此,本文对审美体验对死亡恐惧的超越性这一美学问题作了一番探讨和论述,阐明审美体验是人类超越死亡恐惧之路,以彰显审美体验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节,阐述了死亡恐惧产生的理性根据、衍生形式以及审美体验超越死亡恐惧的独特优越性;第二、三、四章节,通过分析审美体验的非功利性、同一性、精神指向性以及亲历性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审美体验以超越时空的藩篱、超越此在的“虚无”、超越个体存在困境等形式,超越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基本焦虑即死亡恐惧。在审美体验意义生成的瞬间,人们在精神上实现了刹那间的永恒,生命意义的生成和自我价值的确证,从而帮助人类克服了死亡恐惧;第五章节,通过对西方美学家们彼在论的融合分析,指出审美体验生成的彼在世界是一个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充满意义的超验世界。审美体验意义生成的瞬间,使个体生命充分感受到了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所在。凭借此,人类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抵御内心深处的死亡恐惧,有了更多生的激情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以中西方人在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中消解人生困境,克服死亡恐惧为例证,应证审美体验超越死亡恐惧的意义。由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拒斥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精神始终不渝地顾念着人生的意义,渴望着超越此在的无意义与有限境遇,飞升到意义充满、无限的永恒境界中去。这种飞升的渴望在审美体验中得到了实现。审美体验消解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恐慌感,帮助人类跨入了非时间领域,获得了永恒的瞬间;克服了人类对此在的虚无感,帮助人类生成一个完满的彼在,获得了充满意义的瞬间;消除了个体的失落感,帮助人类确证自我的价值,获得了永生的瞬间。审美体验是意义的瞬间生成。它可以使人在瞬间一瞥人生的真正意义、人生的终极美,使人于瞬间超越此在的“不在”境遇,与意义、与“在”、与生命自身达到了浑然同一。尽管审美体验生成的意义瞬间短暂而虚幻,但却是人类重新走回生活的一种动力源——人们带着审美体验中生成的活的感性,心满意足地走回到他们注定要生存下去的严峻的现世人生,面对丧失自我完整性的危机,面对无法逃遁的死亡时不再惊慌失措。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死亡恐惧:人类普遍存在的基本焦虑
  • 1.1 死亡:时间链条上最大的虚无
  • 1.2 生命意义:生命最具拯救力的保障
  • 第二章 审美体验:超越时空的藩篱
  • 2.1 强烈的时间焦虑感
  • 2.2 审美体验对时空的超越
  • 2.2.1 审美体验的非功利性和同一性
  • 2.2.2 审美体验:人生刹那间的永恒
  • 第三章 审美体验:超越此在的“虚无”
  • 3.1 此在的“虚无”即死亡
  • 3.2 审美体验对此在的超越
  • 3.2.1 审美体验的精神指向性
  • 3.2.2 审美体验:意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审美体验:超越个体困境
  • 4.1 丧失自我即死亡
  • 4.2 审美体验确证自我价值
  • 4.2.1 审美体验的亲历性
  • 4.2.2 审美体验:人本质力量的显现
  • 第五章 意义生成的瞬间生死两忘
  • 5.1 审美体验“背后”的世界
  • 5.2 生死两忘的审美体验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王翠、董凤娥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20(07)
    • [2].论教育中的此在师生及其价值[J]. 教育学报 2016(01)
    • [3].论具体哲学[J]. 哲学分析 2017(01)
    • [4].压抑性的胜利——阿多诺对海德格尔此在式和解的批判[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5].解释学历史性的有效性探析[J]. 文艺争鸣 2017(08)
    • [6].作为此在生存边界的身体——由海德格尔哲学中的“现身情态”中的“身体”问题说起[J]. 现代哲学 2020(03)
    • [7].何为“人物”? 寻找2012中国服装行业年度人物[J]. 纺织服装周刊 2012(27)
    • [8].弃绝人类此在的哀诗——保尔·策兰诗文《线条太阳》之诠释[J]. 外国语文 2016(01)
    • [9].年轻的挪威“动力双年展”[J]. 荣宝斋 2011(10)
    • [10].敬畏生命,我们力所能及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07)
    • [11].真理的本质是自由[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12].主观真理的二元表现[J]. 咸宁学院学报 2009(S1)
    • [13].诗性创建:海德格尔艺术观的美学向度[J]. 湖北社会科学 2019(12)
    • [14].我的时间[J]. 文学教育(下) 2020(10)
    • [15].论作为“今日”之实际性的时代精神[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7)
    • [16].论意义自身的呈现——从给予到存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7].海德格尔论科学实在的此在式结构[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6)
    • [18].恐惧之一:落地成真,所有已发生的都不可逆转 准备好了吗?穿越![J]. 电影世界 2012(01)
    • [19].时间性问题的转向与艺术的诗性归途——从狄尔泰到海德格尔[J]. 毕节学院学报 2008(01)
    • [20].论马尔库塞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1)
    • [21].海德格尔论此在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J]. 德国哲学 2018(02)
    • [22].复制即原创——“艺术家此在”展略谈[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12)
    • [23].经营好自己的花盆[J]. 思维与智慧 2011(13)
    • [24].深度报道学理层面的含义辨析及审美特质[J]. 采写编 2020(02)
    • [25].真理的展开和显示——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6].抗战时期个体此在的生命困境——论冯至的《十四行集》中的二十七首诗[J]. 长治学院学报 2014(03)
    • [27].技术的社会责任与生态使命[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3)
    • [28].绝望之际的虚妄抗争——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角度看《野草》中的此在生存[J]. 名作欣赏 2013(08)
    • [29].烛照此在,眺望彼在——贾桐树诗歌论[J]. 绥化学院学报 2011(06)
    • [30].论海德格尔与老庄对“人”的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7)

    标签:;  ;  ;  ;  

    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