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研究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研究

论文摘要

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组织旅游供给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旅游产业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保持稳定的景区游客流是提高景区经营业绩和管理绩效、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延长景区生命周期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科学与完善的景区游客流稳定性评价体系,为景区制定发展战略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景区实行游客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工具。本文以国内外旅游流研究成果的回顾和分析为起点,分析了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炼出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测评变量,构建了包含满意度、忠诚度、吸引度、美誉度等4个项目层指标与12个因子层指标的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体系。本文对深圳华侨城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利用统计软件进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各评价因子对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影响权重值,并得出测评结果;再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稳定性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与分析;最后,对华侨城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游客流稳定性的调控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外游客流研究综述
  • 2.1.1 研究文献概况
  • 2.1.2 研究文献综述
  • 2.1.3 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2.2 国内游客流研究综述
  • 2.2.1 研究文献概况
  • 2.2.2 研究文献综述
  • 2.2.3 对本论文的指导意义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生命周期理论
  • 2.3.2 旅游市场学理论
  • 2.3.3 旅游地理学理论
  • 2.3.4 旅游者行为理论
  • 2.3.5 组织管理理论
  • 2.3.6 自组织理论
  • 2.3.7 前景理论
  • 2.3.8 统计学理论
  • 3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概念界定与结构体系
  • 3.1 景区的涵义
  • 3.2 景区游客流的涵义
  • 3.3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涵义
  • 3.3.1 系统稳定性
  • 3.3.2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
  • 3.4 景区游客流的结构体系
  • 3.4.1 流向
  • 3.4.2 流速
  • 3.4.3 流量
  • 3.4.4 流质
  • 4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体系的构建
  • 4.1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1.1 内部因素
  • 4.1.2 外部因素
  • 4.2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变量界定
  • 4.2.1 吸引度
  • 4.2.2 满意度
  • 4.2.3 美誉度
  • 4.2.4 忠诚度
  • 4.3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4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 5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案设计
  • 5.1.1 实证分析框架
  • 5.1.2 调查问卷设计
  • 5.1.3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 5.2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的实证分析
  • 5.2.1 信度检验
  • 5.2.2 因子分析
  • 5.2.3 测评结果分析
  • 5.3 结构方程检验与分析
  • 5.3.1 研究假设
  • 5.3.2 假设检验
  • 5.3.3 检验结果分析
  • 5.4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调控
  • 5.4.1 调控目标
  • 5.4.2 调控原则
  • 5.4.3 调控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应用价值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旅游景区游客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J]. 国际公关 2019(11)
    • [2].文物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初探[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03)
    • [3].基于语言算子的景区游客游览系统秩序度量[J]. 旅游学刊 2015(06)
    • [4].旅游景区游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 时代教育 2017(03)
    • [5].方便面,从红红火火到萧萧瑟瑟[J]. 新城乡 2017(04)
    • [6].信息技术下旅游景区游客安全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11)
    • [7].景区游客的智慧管理体系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5(06)
    • [8].生态景区游客管理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4)
    • [9].基于经验预测模型的景区游客行踪可视化——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商 2014(06)
    • [10].国内景区游客行为管理研究述评[J]. 企业活力 2012(10)
    • [11].更正[J]. 旅游学刊 2020(03)
    • [12].旅游景区游客体验探析——以川黔渝三省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 [13].关于景区游客信任问题的思考[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04)
    • [14].价值共创:景区游客管理理念转向及创新路径[J]. 人文地理 2016(04)
    • [15].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5(09)
    • [16].浅议旅游景区游客容量管理[J]. 商 2013(17)
    • [17].国内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3)
    • [18].景区游客体验管理运行机制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5)
    • [19].旅游景区游客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09(20)
    • [20].夜游经济的商业秘密[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9(11)
    • [21].基于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圆明园西洋楼景区游客行为研究[J]. 科技风 2018(19)
    • [22].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游客量预测研究——对黄先开模型的改进[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12)
    • [23].关中帝陵景区游客体验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24].基于RFID和ZigBee的景区游客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 电子科学技术 2016(05)
    • [25].地震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影响因素探讨[J]. 商 2015(18)
    • [26].不一样的“黄金周”[J]. 中国航空旅游 2014(11)
    • [27].基于RFID的景区游客定位追踪系统[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4(12)
    • [28].名人故里景区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3(09)
    • [29].基于RFID技术的景区游客分流系统[J]. 电子制作 2012(11)
    • [30].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04)

    标签:;  ;  ;  ;  ;  

    景区游客流稳定性测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