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农业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效益的统一,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道路。循环农业的发展涉及政府、农业企业、农户、中介组织和公众等行为主体,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独立行为选择,不但影响了其他主体的利益,也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兼顾各方利益、促使各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本文把循环农业发展划分为末端治理、产业链与绿色消费、产业改造三个层次,并据此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决策选择及相互关系。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和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监管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出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监管成本,改进政绩考评体系有利于循环农业的发展。运用演化博弈分析农业企业和农户在延长产业链上的相互影响,得出降低上下游各主体的合作成本会促使博弈双方都趋于选择发展循环农业;运用联盟博弈分析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关系,在中介组织参与的情况下,各方收益均得到提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了绿色消费中企业和公众的行为,政府加强对虚假绿色产品的打击力度可以促使公众选择绿色消费。对各地方政府就循环农业投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地方政府互相合作时将更有利于循环农业的发展。基于博弈分析的结果,得出促使各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循环农业、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为:适度的处罚;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制定末端治理的财税奖励措施;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构建以绿色GDP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降低上下游行为主体的合作成本;规范绿色产品市场;扶持中介组织的建立;中央政府促使地方政府的合作投资循环农业项目;加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资;多途径引入资金发展循环农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评述
  • 2.1 循环农业理论
  • 2.1.1 循环农业的内涵
  • 2.1.2 发展循环农业应遵循的原则
  • 2.2 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理论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政府行为理论
  • 2.3 博弈论
  • 第3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主体独立选择行为分析
  • 3.1 循环农业发展行为主体的界定
  • 3.2 循环农业发展中主体独立选择行为分析
  • 3.2.1 循环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分析
  • 3.2.2 循环农业发展中农业企业行为分析
  • 3.2.3 循环农业发展中中介组织行为分析
  • 3.2.4 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户行为分析
  • 3.2.5 循环农业发展中公众行为分析
  • 第4章 循环农业发展中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4.1 循环农业发展的层次划分
  • 4.2 末端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 4.2.1 政府监管与农业企业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
  • 4.2.2 政府监管中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 4.2.3 公众参与下的监管博弈
  • 4.3 产业链与绿色消费中的博弈分析
  • 4.3.1 农户与农业企业资源化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2 产业链的联盟博弈
  • 4.3.3 绿色消费的信号博弈
  • 4.4 产业改造中的博弈分析
  • 4.4.1 各地方政府合作时循环农业项目投资的博弈分析
  • 4.4.2 各方地政府不合作时循环农业项目投资的博弈分析
  • 4.4.3 比较分析
  • 第5章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
  • 5.1 末端治理层次上的激励机制
  • 5.1.1 加大处罚力度
  • 5.1.2 制定末端治理的财税奖励措施
  • 5.1.3 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监管效率
  • 5.1.4 构建以绿色GDP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 5.2 产业链与绿色消费层次上的激励机制
  • 5.2.1 降低上下游行为主体的合作成本
  • 5.2.2 规范绿色产品市场
  • 5.2.3 扶持中介组织的建立
  • 5.3 产业改造层次上的激励机制
  • 5.3.1 中央政府促使地方政府的合作
  • 5.3.2 加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投资
  • 5.3.3 多途径引入资金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 [2].浅议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 广东蚕业 2019(08)
    • [3].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如何“走出去”:以新希望集团为例[J]. 对外经贸实务 2020(01)
    • [4].中小农业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对策[J]. 现代商业 2020(03)
    • [5].“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3)
    • [6].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动农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通知[J]. 新农业 2020(06)
    • [7].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思路[J]. 家禽科学 2020(03)
    • [8].“新冠”疫情下如何促进中小农业企业发展[J]. 中国畜牧业 2020(11)
    • [9].疫情下的意大利农业企业创新模式[J]. 世界农业 2020(06)
    • [10].我国中小农业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03)
    • [11].舞动治疗在农业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中的应用[J]. 核农学报 2020(12)
    • [12].创建农业企业自主品牌有效路径探索[J]. 农业科学研究 2019(03)
    • [13].未来农业企业排行榜[J]. 互联网周刊 2019(22)
    • [14].农业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0)
    • [15].农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18(03)
    • [16].首批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启动建设[J]. 今日科技 2018(06)
    • [17].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 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农业企业研究院建设[J]. 今日科技 2018(06)
    • [18].试论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6)
    • [19].黑龙江省县域地区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8(17)
    • [20].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企业信息化研究[J]. 当代经济 2016(36)
    • [21].农业企业的生命状态[J]. 农经 2017(04)
    • [22].加强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 南方农机 2017(06)
    • [23].河南省级农产品农业企业品牌一览表[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7(04)
    • [24].农业企业如何放飞资本梦想[J]. 甘肃农业 2017(09)
    • [25].日本农业企业获大学生青睐[J]. 养猪 2017(03)
    • [26].分享经济视角下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经营模式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7(04)
    • [27].农业企业上市的风险、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营管理 2015(12)
    • [28].浅析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问题[J]. 山西农经 2016(01)
    • [29].系统视角下的农业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 山西农经 2016(05)
    • [30].金融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J]. 中国金融 2016(12)

    标签:;  ;  ;  ;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