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及与备解素关系的研究

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及与备解素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及与备解素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心血管内科学

作者: 滕丽新

导师: 何作云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损伤,冠心病,心肌微血管,备解素,单核,淋巴细胞,血液流变特性,血流动力学,肌钙蛋白,聚合酶链式反应,微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而缺血性心肌损伤始终是心血管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但冠脉造影并没有发现严重的血管狭窄,可见经典理论中以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作为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决定因素还不够完善。最近已有一些研究认为,冠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失调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心肌微循环的改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在冠脉微血管不产生类似于大的冠状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等病理改变,但心肌微血管的功能性改变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及进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近年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也是一个炎症性疾病,是单核/巨噬细胞、补体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诱导慢性炎症进展的结果。补体系统是机体体液防御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炎症过程的初级调节介质,近十年来已有较多的新证据表明,补体活化作用在AS损伤的起始阶段和进展阶段均起着重要作用。补体系统通过经典途经、植物凝集素途经或旁路途经激活,其中旁路途经是通过微生物表面和6个血浆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备解素(Properdin,P因子)是旁路途经的正性调节剂,它作为环聚合物(如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循环在血清中,通过结合在C3和C5转化酶复合物(C3bBb和C3bnBb)上而加强其稳定性。尽管备解素在血浆中的浓度范围达到4~6μg/ml,但其生理学来源还不清楚。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骨髓源性细胞系(如HL-60,U-937,Mono Mac 6等)可以合成备解素,但不可能产生显著的血浆水平,这是因为单核细胞产生备解素有赖于血液中有限的数量,而中性粒细胞(PMN)由于释放备解素后会发生细胞脱颗粒现象,故推测备解素的生成更趋向于在血管、而非单独在血液循环中。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可表达大量补体系统相关蛋白,然而研究发现,虽然备解素属于补体成分,但维持在标准培养条件下的EC中不能检测到备解素。最近,已有报道剪切力作用下的EC具有合成备解素的能力,而备解素与心肌微血管改变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尚无报道,了解备解素的表达与心肌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可能对于进一步探究补体的激活和补体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注释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及与备解素关系的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与心肌缺血性改变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高血脂对SD大鼠血液单个核细胞及细胞内备解素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剪切力作用下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备解素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全文照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综述1 冠脉系统微血管的研究进展

二、综述2 补体C3和C5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三、博士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8

相关论文

  • [1].脂脉康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庞剑.辽宁中医学院2004
  • [2].“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曦明.辽宁中医学院2005
  • [3].血管细胞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 李建华.第一军医大学2005
  • [4].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王磊.第二军医大学2005
  • [5].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及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D]. 黄广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 [6].牛磺酸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晶.吉林大学2006
  • [7].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和黏附分子表达变化及他汀干预的研究[D]. 刘惠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8].高胆固醇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若干机制研究[D]. 边昶.浙江大学2007
  • [9].高血压—高血脂复合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的初步研究[D]. 邵瑛.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10].仙人掌果多糖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及其机制的研究[D]. 梁秋云.广西医科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  ;  

高血脂致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和心肌缺血性改变及与备解素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