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豆腐粉微结构及其蛋白质溶解、凝胶机理的研究

方便豆腐粉微结构及其蛋白质溶解、凝胶机理的研究

论文摘要

方便豆腐粉是一种加入热水后速溶,加入凝固剂后,在数min内凝固成豆腐的豆粉,在传统豆腐制作工艺中,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 h以上。通过测定和比较不同状态下大豆蛋白质中离子含量,得到如下结论:变性大豆蛋白质能吸附更多的高价阳离子,并形成可溶性的大分子聚集体;当溶液中钙镁离子浓度达0.02mol/L时,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最终与可溶性蛋白质共存的钙仅占大豆总钙的20%,而镁有80%;与可溶性的大豆蛋白质相比,不溶性蛋白质中的钙/镁的摩尔比相对较大,与镁相比,钙使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更大。通过测定和比较不同pH豆浆中蛋白质和植酸磷的含量,并用凝胶层析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得到如下结论:大豆蛋白质和植酸盐以可溶性复合物形式存在,适度加热的豆浆蛋白质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当加热强度增加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变宽;豆浆中的蛋白质是不稳定的,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应理解为分散行为。用动态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溶液中粒子的粒度分布时发现,在温度25℃和55℃的SPI溶液中,蛋白质聚集体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263.0和22.4nm,证实氢键是蛋白质聚集体形成的主要作用力;生豆浆中的粒子大多在2000nm左右,400nm左右的粒子仅占总体积的2.5%,且蛋白质的聚集速度非常快,随加热强度(温度、时间)的增加,豆浆中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不断减小,由生豆浆的2237nm变成熟豆浆的11.1nm,经均质后,更减少至4.3nm,大小相当于7S的一个亚基;存在于豆浆中的油脂粒径大多小于20nm,大豆蛋白质溶解度与脂肪的存在无关。在生豆浆浓缩实验中发现,当溶液浓度小于27%时,粘度很小,当浓度达到42%,60℃时的粘度仅为8mPas,相当于20℃水粘度的8倍,与常温下10%的熟豆浆粘度类似,生豆浆中未变性大豆蛋白质与水之间发生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不同凝固剂使豆浆pH下降的机理不同:氯化镁通过Mg++在蛋白质和植酸盐上的吸附和络合反应,置换出氢离子,而GDL通过水解产生氢离子;高价阳离子与植酸盐和蛋白质的结合都能导致豆浆pH下降,与氢离子相比,高价阳离子与大豆蛋白质的结合力更强。当豆浆凝固成豆腐时,电导率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豆腐渗出液和蛋白质凝胶网络都是连续相。用FT-IR测定了不同溶解特性豆粉中大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在与数据库数据比对后,确认酰胺Ⅰ带对蛋白质结构指认是可靠的。发现速溶豆粉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下列特点:分子之间发生氢键作用(β1+β2)的氨基酸为23.6%,而普通豆粉中发生氢键作用(β1+β2)的氨基酸比例约30.0%。采用变温ATR-FT-IR方法分别测定了豆浆凝固过程、豆浆升温过程和大豆分离蛋白加热凝胶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豆腐凝胶强度的增加,大豆蛋白质分子间发生强氢键作用(β1)的氨基酸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方便豆腐粉的生产现状
  • 1.3 大豆蛋白质研究进展
  • 1.4 方便豆腐粉相关的科学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豆蛋白质溶解特性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豆蛋白质溶解机理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3 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豆浆凝固机理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方便豆腐粉的制备工艺和理化特性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方便豆腐粉微结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工作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鱼要“滚”多久才营养?[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6(12)
    • [2].食药兼优说豆豉[J]. 养生月刊 2017(03)
    • [3].大兴安岭垦区大豆蛋白质含量低原因的解决方法[J]. 现代化农业 2017(01)
    • [4].种衣剂对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影响的应用研究[J]. 种子 2013(02)
    • [5].热塑性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J]. 塑料 2009(02)
    • [6].大豆蛋白质遗传和生育期间积累规律的研究进展[J]. 大豆科技 2017(01)
    • [7].加工方法对硬脂酸改性大豆蛋白质粒子填充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J]. 橡胶参考资料 2015(03)
    • [8].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J]. 大豆科技 2014(03)
    • [9].大豆蛋白质巧利用[J]. 农产品加工 2010(07)
    • [10].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11)
    • [11].不同助剂对大豆蛋白质塑料挤出工艺的影响[J]. 橡塑资源利用 2008(06)
    • [12].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绥农76大豆蛋白质含量创新高[J]. 农村百事通 2019(01)
    • [13].大豆蛋白质巧应用[J]. 农村新技术 2010(22)
    • [14].碱和尿素改性大豆蛋白质塑料研究[J]. 塑料制造 2009(04)
    • [15].硫素营养水平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0)
    • [16].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09(10)
    • [17].聚羟基丁酸酯对大豆蛋白质塑料时效效应的影响[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8].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大豆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快速检测[J]. 粮食与油脂 2014(12)
    • [19].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测定方法的探讨[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2(06)
    • [20].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饲料 2009(06)
    • [21].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大豆蛋白质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2)
    • [22].大豆蛋白质-植物多酚互作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07)
    • [23].烘烤粉碎工艺对大豆蛋白质分散指数的影响[J]. 广东饲料 2015(03)
    • [24].用大豆蛋白质减少涂料印花浆中的释放甲醛[J]. 辽宁丝绸 2011(01)
    • [25].硫素与大豆蛋白质脂肪关系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2)
    • [26].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的研究现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0(07)
    • [27].饮食豆浆道道多[J]. 健康生活(下半月) 2012(11)
    • [28].大豆蛋白质相关基因SNP的开发和遗传定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9(02)
    • [29].餐前饮用豆浆可瘦身[J]. 妇女生活 2010(04)
    • [30].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积累规律[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8)

    标签:;  ;  ;  ;  ;  ;  ;  

    方便豆腐粉微结构及其蛋白质溶解、凝胶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