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问题研究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是近年来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针对市场经济秩序专项工作推行过程中发现的市场经济犯罪打击不力、以罚代刑的问题而提出的工作机制。上海市检察系统在探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以及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了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联席会议等一系列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经济犯罪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仍未根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仍然存在着实际发生多、查处少,行政处理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少等问题。本文选取经济犯罪案件查处过程中所存在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种职能如何合理衔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图解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所存在的“以罚代刑”的现象与问题。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以外,由以下五章构成:第一章阐述当前查办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所存在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职能交叉混乱现象以及由该现象所衍生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犯罪案件查办过程中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种职能合理衔接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第二章阐述经济犯罪案件查办过程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合理衔接的障碍成因分析。本章共分四个部分。首先分析涉刑案件移送程序立法不明确问题;其次分析行政执法人员不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主客观因素,诸如部门利益趋使和刑事诉讼专业能力薄弱等;最后分析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因转化规则缺位而形成的证据适用障碍。第三章评析现行行政处罚的监督体系。本章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并评价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的行政复议、行政监察等方式在监督行政处罚环节所能发挥的作用,指出其内部监督不力问题;其次分析并评价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的监督现状,揭示出检察监督作用有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探索一种更为合理的、与“行刑衔接”相适应的监督体系作必要铺垫。第四章论述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的基础理论。本章共分四节。从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监督等理论,阐述了“行刑衔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五章研究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的策略和机制。首先分析移送案件环节的立法完善,主要研究案件移送环节现行法律规定,同时建议正视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规则的规制问题;其次主张强化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的监督机制的构建,从其必要性、合理性、具体措施进行论证,提出建立发现机制、审查机制、处理机制的设想,倡导强化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配合并提出诸如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联席会议、建立检方信息联络机制等措施的配合方式;最后进一步提出一些配套完善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行政与司法职能衔接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经济犯罪案件以罚代刑的表现及危害性
  • 第二节 “行刑衔接”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的必要性
  • 第二章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主要障碍成因分析
  • 一、涉刑案件移送程序立法不明确问题
  • 二、执法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执法行为取向不良问题
  • 三、部分行政人员专业学养不同影响执法质量问题
  • 四、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规则缺位问题
  • 第三章 现行行政处罚活动监督体系评析
  • 一、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 二、行政机关外部监督
  • 第四章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合理性研究
  • 第一节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部门监督地位的合理性
  • 一、关于检察监督地位
  • 二、关于检察机关诉讼外监督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监督的合理性
  • 一、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监督的必要性
  • 二、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的监督的合理性
  • 第三节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主体改革路径选择理论
  • 一、“一体制”与“分体制”内涵
  • 二、主张“一体制”的理由
  • 三、主张“分体制”的理由
  • 第四节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理论
  • 一、证据转化的肯定说
  • 二、证据转化的否定说
  • 三、证据转化的分类肯定说
  • 四、主张证据转化的理由
  • 第五章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的对策
  • 第一节 案件移送环节的立法完善
  • 一、立法上完善衔接环节的程序法规
  • 二、正视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问题
  • 第二节 强化检察机关对行政处罚活动的监督
  • 一、发现机制的建立
  • 二、审查机制的建立
  • 三、处理机制的建立
  • 第三节 加强检察机关同行政执法机关的配合
  • 一、强化检察机关同行政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
  • 二、强化检察机关同行政执法部门配合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其他配套完善措施
  • 一、加强人员培训及执法观念转变
  • 二、加强其他渠道的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数据背景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机制研究[J]. 发展 2020(02)
    • [2].浅谈经济犯罪案件举报人的保护[J]. 南方农机 2020(05)
    • [3].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及防控对策[J]. 普洱学院学报 2020(02)
    • [4].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及防控措施[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 [5].电子物证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应用[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 [6].经济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心理及审讯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4(03)
    • [7].浅谈经济犯罪案件的辩护与代理[J]. 晟典律师评论 2016(00)
    • [8].康熙朝钦差大臣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J]. 明清论丛 2016(01)
    • [9].当前天津市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透析[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6)
    • [10].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情况分析及对策——以天津市东丽区相关案件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7(23)
    • [11].江西侦破经济犯罪案件2685起[J]. 中国防伪报道 2015(06)
    • [12].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新态势及对策[J]. 中国审判 2010(01)
    • [13].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及防控措施[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14].大数据时代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创新[J]. 中国刑事警察 2019(01)
    • [15].三类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与应对[J]. 人民检察 2017(19)
    • [16].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维稳[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17].经济犯罪侦查之我见[J]. 内蒙古教育 2019(36)
    • [18].论涉外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和侦办难点[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19].关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调查研究[J]. 中国审判 2013(01)
    • [20].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矛盾化解机制研究[J]. 法学杂志 2011(S1)
    • [21].从上访看涉众性经济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及法律适用[J]. 中国检察官 2010(20)
    • [22].论单位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以金融犯罪案件为视角[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3].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难点与应对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12)
    • [24].办理经济犯罪案件须防止几种倾向[J]. 中国防伪报道 2015(05)
    • [25].经济犯罪案件入刑标准研究[J]. 法治论坛 2020(02)
    • [26].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透析[J]. 人民检察 2008(09)
    • [27].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审查[J]. 人民检察 2019(14)
    • [28].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难点与应对[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 [29].严格依法办理经济犯罪案件[J]. 现代世界警察 2018(02)
    • [30].重庆一年破4000起经济犯罪案件[J]. 中国防伪报道 2015(06)

    标签:;  ;  ;  ;  ;  

    经济犯罪案件“行刑衔接”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