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肝癌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肝癌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机制。方法:第一部分1、PCR和测序分析检测肝组织幽门螺杆菌:对80例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取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用DNAzol提取组织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螺杆菌属特异的16SrRNA基因,3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对螺杆菌16SrRNA基因扩增阳性的标本送测序,测序结果与来自GenBank中的其它种属螺杆菌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进一步以H.pylori(基因号AF302106)相应序列为基础,用BioEdit软件对所扩增的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继而取巢式PCR扩增阳性,来源于不同患者的癌组织或癌旁组织的标本DNA ,PCR扩增幽门螺杆菌特异26Kda蛋白基因和4个相关功能基因(cagA、vacA、rps4、glmM ),以进一步确定检出的细菌为幽门螺杆菌。2、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幽门螺杆菌:以兔抗幽门螺杆菌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对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第二部分1、幽门螺杆菌对HepG2肝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不同量的幽门螺杆菌(国际标准株NCTC11637)作用于HepG2肝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确定最佳的幽门螺杆菌作用剂量。2、应用Affymetrix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幽门螺杆菌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应用RT-PCR半定量技术验证部分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第三部分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2、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ransgelin在高转移和低转移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3、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整合素(integrin)在高转移和低转移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80例肝癌患者中有57例在癌组织和/或癌旁组织中检出螺杆菌基因,检出率为71.25%。39份癌组织标本检出螺杆菌基因,阳性率为48.75%, 38份癌旁组织标本检出螺杆菌基因,阳性率为47.5%。正常肝组未检出螺杆菌基因。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57位螺杆菌16S rRNA基因阳性患者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H.pylori同源性最高,均超过99%;同时对此57份标本DNA进行幽门螺杆菌特异基因的扩增,结果显示能检出5种幽门螺杆菌基因中致少1种的共有48份,检出率84.21%。26KDa基因阳性率77.19%(44/57),cagA基因阳性率21.05%(12/57),glmM基因阳性率17.5%(10/57);多次扩增均未检出vacA基因和rps4基因。这些结果证实检测出的螺杆菌为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80例肝癌患者中有39例在癌组织和/或癌旁组织中观察到了弯曲状或杆状的幽门螺杆菌存在,检出率为48.75%。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阳性率为32.5%,癌旁组织标本阳性率为30.0%。正常肝组织中未观察到了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阳性的标本PCR结果全阳性。细菌主要位于肝窦内,亦有些位于汇管区内。第二部分MOI比值(细菌与细胞的个数比)在0.15:10.075:1时,幽门螺杆菌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结果提示, HepG2细胞经一定浓度(MOI比值为0.15:1)幽门螺杆菌处理后35个基因转录发生变化(上调19个,下调16个),其中与细胞骨架/基质有关的基因6个,DNA结合蛋白以及转录因子8个、细胞因子2个。选定其中的5个基因采用RT-PCR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第三部分高侵袭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幽门螺杆菌16s rRNA阳性率显著高于低侵袭性组(分别为86.44%和58.06,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16s rR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标本中Transgelin及Integrinα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6s rRNA阴性标本。结论:1、肝癌组织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2、一定剂量的幽门螺杆菌可促进肝细胞增殖,幽门螺杆菌对HepG2细胞功能具有广泛的影响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在于幽门螺杆菌促进肝细胞Transgelin及Integrinα2的表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肝癌组织中 H.pylori 的存在情况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芯片评价 H.pylori 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H.pylori 感染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畜共患病病原——猪螺杆菌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6)
    • [2].螺杆顶压阀门试验机顶紧螺杆螺母副的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4)
    • [3].基于螺杆挤出式3D打印设备的双螺杆设计与仿真[J]. 工程塑料应用 2020(08)
    • [4].基于3D打印技术新型螺杆转子结构设计及分析[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0(04)
    • [5].流固耦合对三螺杆泵的螺杆振动影响[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6].聚烯烃进口造粒机螺杆密封故障分析及改造[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9(12)
    • [7].调整螺杆的失效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09)
    • [8].高效螺杆的效益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12)
    • [9].单螺杆挤出机螺杆模态分析及其优化设计[J]. 山东化工 2016(03)
    • [10].小型纺丝螺杆结构尺寸的优化分析[J]. 合成纤维工业 2016(02)
    • [11].螺杆按比例放大设计的难点分析[J]. 国外塑料 2013(12)
    • [12].大型水轮发电机铜环固定螺杆损耗计算[J]. 机械工程师 2013(04)
    • [13].屏障型螺杆的变革[J]. 国外塑料 2013(04)
    • [14].粪便抗原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验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
    • [15].螺杆分装系统的设计与优化[J]. 机电信息 2013(32)
    • [16].螺杆结构对挤出机模口处的熔体压力影响[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0(02)
    • [17].新型螺杆桩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03)
    • [18].浅析挤压机抽螺杆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6)
    • [19].螺杆膨胀发电机回收压差能的应用[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3(06)
    • [20].变距螺杆的几何建模与仿真加工[J]. 机械工程师 2013(11)
    • [21].螺杆桩受力及施工技术要点[J]. 山西建筑 2014(17)
    • [22].135型螺杆泵螺杆外旋风切削加工研究[J]. 煤矿机械 2013(08)
    • [23].注射螺杆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 2012(10)
    • [24].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特性及其应用[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1(09)
    • [25].橡胶挤出机螺杆构型分析及其几何参数的确定(上)[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1(10)
    • [26].橡胶挤出机螺杆构型分析及其几何参数的确定(下)[J].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1(11)
    • [27].螺杆结构对一种改性双基推进剂代用料加工工艺的影响[J]. 固体火箭技术 2011(05)
    • [28].异型挤出螺杆的数学模型[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9].如何防止注塑螺杆打滑[J]. 国外塑料 2009(02)
    • [30].球头螺杆断裂原因分析[J]. 热处理 2020(01)

    标签:;  ;  ;  ;  ;  

    幽门螺杆菌与肝癌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