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不同类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西藏不同类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论文题目: 西藏不同类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营养学

作者: 范洁群

导师: 冯固,李晓林

关键词: 真菌,草原,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AM真菌组成和多样性对植物群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决定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因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特殊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特殊的地区之一,然而西藏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草原退化问题严峻。本文研究了西藏不同类型草原AM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认识西藏草原AM真菌资源分布与植被类型和生长状况的关系。具体结果如下: (1) 在西藏草原采集有代表性的32种宿主植物的50个土样,从中分离出AM真菌7属34种。原始样品经过盆栽扩繁、分离纯化后,成功分离得到16个纯菌株。该研究区域小型孢子(直径小于150μm)占较大比例,在藏北高原湖盆区达到47%。 (2) 不同类型草原中AM真菌的群落组成和种群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优势种,而藏北高原湖盆区土壤中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和道氏近巨孢囊霉(Pacispora dominikii)为优势种。不同的草原类型对AM真菌分布有显著影响。高寒草原土壤中AM真菌共5个属14种,山地灌丛草原则只有3个属8种。高寒草原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13、0.85和0.81,山地灌丛草原则最低只有1.36、0.65和0.65。海拔高度也是该地区AM真菌分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Acaulospora属和Paraglomus属均适应于4700-4900m高海拔的极端环境。Glomus属是一类适应性强的广谱生态型。Scutellospora属的适应性也较强。Entrophospora属只存在于3500-3700m,而Archeospora属只存在于4400-4600m,两类AM真菌适应性较差,属于窄谱生态型。Pacispora属出现在4400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的7个科的植物中,禾本科根区AM真菌种的丰度最高,而莎草科根区AM真菌的孢子密度最高。草原退化导致AM真菌种群数量减少:正常草原中AM真菌4个属10种,高于严重退化草原2个属7种。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AM真菌资源研究概况

1.2 AM真菌的多样性研究概况

1.3 AM真菌的广泛应用

1.4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

第三章 西藏不同类型草原AM真菌的种质资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西藏不同类型草原AM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4.1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特色

5.2 主要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增温施氮条件下AM真菌对松嫩草原土壤碳氮的影响[D]. 常越.东北师范大学2017
  • [2].蒙古马和纯血马肠道真菌多样性初步研究及分析[D]. 邢振存.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 [3].瘤胃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纤维物质利用的研究[D]. 那仁图雅.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 [4].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型AM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李新川.新疆农业大学2016
  • [5].部分驱除瘤胃厌氧真菌对不同粗饲料体外发酵和瘤胃尼龙袋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D]. 宝立群.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
  • [6].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不同批量培养基的筛选与临床应用模式研究[D]. 乔蕾.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 [7].山羊瘤胃及粪便中厌氧真菌的营养作用研究[D]. 毛胜勇.南京农业大学2001
  • [8].山羊瘤胃厌氧真菌与细菌互作的体外研究[D]. 陈洁.南京农业大学2004
  • [9].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与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徐春兰.西北民族大学2015
  • [10].犬皮肤真菌病治疗药物的筛选与临床疗效试验[D]. 马琪.南京农业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甘草植物根际AM真菌多样性及其生长效应的研究[D]. 王颖.内蒙古大学2008
  • [2].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丛枝菌根真菌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D]. 接伟光.黑龙江大学2008
  • [3].放牧选择下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 宁佳绪.东北师范大学2009
  • [4].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丛枝菌根植物多样性及侵染特点[D]. 孟晓燕.新疆农业大学2007
  • [5].不同土壤环境下植物多样性对泡囊丛枝状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D]. 职桂叶.浙江大学2004
  • [6].吉林省西部盐碱化羊草草原的丛枝菌根共生多样性[D]. 王桂君.东北师范大学2005
  • [7].丛枝菌根真菌在四川主要农田土壤中分布特点的研究[D]. 王元元.四川农业大学2005
  • [8].陕北旱区豆科植物根际AM真菌生态学研究[D]. 杨宏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9].鄂尔多斯地区丛枝菌根植物与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D]. 孙芬.内蒙古大学2006
  • [10].丛枝菌根真菌在不同土壤环境因子下的适应性研究[D]. 张旭红.河北农业大学2003

标签:;  ;  ;  ;  

西藏不同类型草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