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东莞市市政园林管理中心523000

摘要: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把控,在追求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管理控制

引言: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较为粗放,通过推行有效管理,严把质量关,保持绿化工程整体美观,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保证施工企业达到质量和效益双赢的目的。园林绿化可以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城市而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1.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概述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需遵照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最佳的时机施工。种植工程所用的材料,除了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还要满足美观的要求,如植物材料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冠形、姿态要具有观赏价值,才可作为工程材料使用。环境条件对种植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连续阴雨、高温酷暑、五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具有不可控制性。栽植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小气候、土壤、排水、光照、灌溉等生态因子,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否则耗费大量的资源,不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2.园林绿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2.1设计交底

园林绿化具有生命力,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施工,施工中既要按照设计图纸实施,又要遵从客观实际完整展现设计理念。因而,施工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3方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施工单位要全面、深刻领会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意图,了解设计理念,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如:植物造型中,每个植株倾斜角度、摆放位置,如何搭配得既生动又有趣等,这些在图纸上不能完全表示清楚,具体要在现场根据情况确定。

2.2现场勘查

施工前要对现场进行全面、仔细勘察,了解掌握现地情况,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否符合现场实际,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确定施工方案和工序。

2.3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覆盖工程的全部过程,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有在充分考虑并满足此项工程种植材料生命特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

对施工组织设计,要做到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工程方案后,在确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园林绿化工程满足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保证质量,力求做到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施工过程。另外,施工组织设计还要考虑保洁、冬季防火、成品保护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故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要对种植施工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还应对养护施工阶段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出合理的分配,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范围相对较大,一般不设围挡等保护设施,施工时间相对较长,且与其他工程交叉施工的可能性不可避免,故成品保护措施也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需要一同关心的问题。

3.抓好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全员参与,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技术(优选施工方案)、经济(预算、核算)和管理(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等活动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盈利的目的。

3.1制定施工预算

根据项目施工方案,制定科学、周密、严谨的预算方案。预算时对于可能发生的基本成本费用要予以充分考虑,但是,对于施工管理不力可能造成的支出,不能列支于预算之中。

3.2严格采购支出

材料成本的节约能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要根据施工方案严格确定采购材料品牌、规格、数量(包含耗损)等,并分类放置,妥善保管。按照施工进度,做好材料的分发、登记、管理工作,做到按需取用、避免浪费。

4.提高工程质量

4.1定点放线

施工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立桩牢固,不易破坏,尤其是关键点位应特别做好标志,确保交叉作业破坏后的复样;对完成放样的区段应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报请监理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4.2土壤处理

检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确定土壤改良方案。绿化客土要满足植物生长要求,绿地表面不得含有25mm的砾石及杂物,渣砾含量不得大于土壤自重的15%,pH值应控制在6.5-8.3之间,有机质含量应大于3%。

凡不能满足种植要求的土壤均需换土,其中乔、灌木采用穴状换土。对土壤粘性重、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设10-15cm砂砾或铺设渗水管、盲沟等,以利排水。

4.3树种选择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注重选择本地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在乌鲁木齐等北方城市,要优先选择抗旱、节水、容易管护的花草树木,以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存活率和保存率,增强景观效果。

4.4栽植管理

带土球栽植乔、灌木种植时需带土球,一般乔木带土球直径不小于自身胸径的10倍,灌木带土球直径为25-40cm。大树移植需适当疏枝,但要保证观赏价值,栽植时根部要用生根粉及保水剂。应选用生长健壮、规格整齐、根系发达、树干挺直、冠幅丰满、无病虫害的苗木,胸径大于5cm、树高超过2m的乔木应搭支架,支撑点以树体1/3-1/2处为宜,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挖植树穴时,表层土与深层土要分别堆放,但不能影响栽植施工。达到栽植深度后,在植树穴底部堆“倒锅底”状,以利裸根苗木根系的舒展。

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种植裸根苗要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即:先在坑底放基肥,后回填1层表土,这是,“1埋”;接着放入树苗,进行,“2埋”;培入心土,在培土到一半时,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叫“1提苗”,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然后踩实,这是,“1踩”,继续埋土到与地面平齐,这是,“3埋”;并进行第2次踩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

4.5严格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制定严格的质检制度,并针对每一工序制定具体的质量验收标准。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说明书及特殊工序说明事项等资料分析工程的设计质量,再依照设计质量确定相应的重点管理项目,最后确定管理对象的质量特性。利用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质检质评人员的技术培训。工程质量的评定方法很多,目前应用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检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散步图和控制图5种。这几种方法均需取样本(通常50-100),依据质量特征,绘制成必要的质量评价图以对施工对象作出质量判断。最后通过绿化工程竣工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

5.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然而,有些工程在施工时能够严格按照工序进行,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但在工程竣工之后,却普遍存在“重造轻管”,“重施工、轻养护”的现象,导致树木长势不旺,景观效果不佳。因此,要加强对养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护技能水平;加强整形修剪、土肥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管护措施,增加修剪管理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增强养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到“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美一片”,防止出现“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

6.人员素质的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选择精通园林绿化专业、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人才进入项目经理部,要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开展质量管理、质量意识教育。项目经理部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7.总结语

作为“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绿化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园林绿化施工的目的不仅在于观赏、浏览和颐养身心,更重要的乃是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可持续发展中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因此,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才能使整个管理工作循序渐进,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路银山,朱丽娟,白兰.如何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J].宁夏农林科技,2007,(2).

[2]蒲亚锋.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袁海龙.园林工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标签:;  ;  ;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