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肺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民健康危害极大,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大量的研究实验证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受各种基因的调控,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物质和形态学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Flo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至90年代初Flokman进一步完善了该学说。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营养血管的再生,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明显影响其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 r,VEGF)是肺癌微血管生成的主要正向调节因子之一,特异性很高,是刺激肿瘤生长的主要因子,它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微血管密度( micro vascula density ,MVD),则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反应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指标。CD34是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一种抗原,其分子已被纯化和克隆,是一种不同于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蛋白质。研究表明,用CD34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比Ⅷ因子相关抗原更加敏感,特异性也更强。nm-23基因是Steeg等于1988年在鼠K-1735黑色素瘤中分离出来的一种cDNA基因。目前对于VEGF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很多,但有关肺癌组织中VEGF、MVD、nm-23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的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相对空白阶段。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m-23和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并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表达与肺癌微血管形成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三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相关性,nm-23的表达若与VEGF、MVD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则可为肺癌监测及治疗提供依据,结合三者与其他肺癌相关产物的表达则可为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提供依据,并为肺癌的发生发展的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例6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记录各患者性别,年龄,肿留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VEGF、nm-23和MVD的表达。选取无坏死的癌旁组织30例作为阴性对照,所取组织距病灶切端5cm以上。阳性判断标准:每张切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高倍视野进行观察记数,每个视野记数100个肿瘤细胞。以出现棕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分别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百分率进行分级评分,然后根据两项之积确定其阳性程度。染色程度:基本不着色为0分,着色淡为1分,着色适中为2分,着色深为3分;着色细胞占记数细胞的百分率:≤5%为0分,≤6%~25%为1分,≤26%~50%为2分,≥51%为3分。将每张切片平均着色程度得分与平均着色细胞百分率得分各自相乘为其最后得分:≤1分为阴性(-),2~3分为阳性(+),≥4分为强阳性(++)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for windows 15.0,通过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三者与NSCLC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 62例肺癌标本中VEGF, nm-23和MV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38/62)、51.6%(32/62)及61.3%(38/62),30例癌旁组织,VEGF, nm-23和MV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23.3%(7/30)及20%(6/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 VEGF,nm-23和MVD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3. VEGF,nm-23和MVD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4. VEGF阳性表达组织中MVD高表达率为76.3% (29/38),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1)。5. VEGF阳性表达组织中nm-23阳性表达率为36.8% (14/38),两者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r=-0.372,P <0.01)。6. nm-23阳性表达与MVD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 nm-23定位于细胞浆,VEGF定位于细胞浆,CD34主要定位于细胞膜。2. VEGF,nm-23和MVD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与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3. VEGF阳性表达与MVD表达正相关,VEGF阳性表达与nm-23阳性呈负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E-cad、nm-23、ki-67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17)
- [2].NM-23、COX-2在胃腺癌FOLFOX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6)
- [3].Claudin-1和nm-23在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04)
- [4].ezrin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8)
- [5].乳腺癌组织ezrin、nm-23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江苏医药 2010(04)
- [6].胃癌组织中Ezrin和nm-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 2012(03)
- [7].乳腺增生及乳腺癌中Claudin-1、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和nm-23的表达[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 [8].ICAM-1、P选择素、nm-23在青年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3)
- [9].NSCLC组织中nm-23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