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及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1的异源表达

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及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1的异源表达

论文摘要

灰绿霉素A是中国海洋大学从海洋丝状真菌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 HB1-19, CCTCC M 206022)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结构新颖的蒽醌内酯衍生物,由聚酮途径合成。本课题旨在通过代谢调控、发酵优化及放大来提高灰绿霉素A产量,促进后续的细胞和动物等药学实验、临床研究及其他构效关系研究,同时为较为缺乏的海洋微生物发酵研究提供参考。此外,鉴于近年来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有关真菌宿主异源表达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米曲霉M-2-3表达系统异源表达Talaromyces stipitatus ATCC 10500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l。本文首先研究了柠檬酸对灰绿曲霉发酵的代谢调控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固体平板培养中,添加15 mmol/L柠檬酸使灰绿曲霉HB1-19生长降低31.5%,灰绿霉素A产量降低23.0%,无性生殖即分生孢子的数量降低84.8%,但有性生殖即子囊果的数量却提高了360%。在液体深层培养中,第3天和第4天两次等量添加终浓度40 mmol/L的柠檬酸时,灰绿霉素A产量提高了80%,且菌体量增加了16.7%,糖利用率增加了10%。通过pH对照及发酵液有机酸测定可知,柠檬酸和低pH可以显著促进丙酮酸积累并抑制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的积累。低pH条件下,柠檬酸有较高的利用率。丙酮酸的积累及柠檬酸的高效利用有利于乙酰辅酶A的积累及向胞质的转移,促进了灰绿霉素A的生产。培养基开发是发酵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正交设计、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设计成功设计了一种灰绿霉素A高产培养基,使产量达到71.2 mg/L,是原始培养基中产量的4.22倍。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碳氮比由原始的20.1:1提高到86.6:1。高碳氮比有利于积累乙酰辅酶A,提高灰绿霉素A产量。尽管如此,5L双层六平叶涡轮桨反应器发酵中灰绿霉素A产量却不高于6.0 mg/L。摇瓶培养中剪切和溶解氧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灰绿曲霉生产灰绿霉素A对剪切环境非常敏感,且生长期相对较高而生产期相对较低的溶解氧环境有利于灰绿霉素A的生产。因此,本研究在5L生物反应器发酵中采用六平叶涡轮桨和改进的三扇形斜叶桨的不同组合,以优化剪切和供氧环境。不同桨叶组合方式下,菌体生长、代谢及形态呈现很大不同。上斜叶下平叶涡轮桨效果最好,菌体量达到13.8g/L,灰绿霉素A产量达到19.3 mg/L。灰绿曲霉发酵过程起泡问题较严重,通气量受限。本文通过添加氧载体解决氧供应问题,添加0.35%正十二烷使灰绿霉素A产量提高至25.3 mg/L,但菌体生长有所下降。过量氧载体添加对灰绿霉素A生产及菌体生长均不利。发酵条件优化的结果表明,接种量14%、磷酸盐浓度1%、消泡剂总添加浓度2%、初始pH 6.5、过程pH 6.0-6.5有利于灰绿霉素A的生产。等组分比例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及间歇性补加碳源实验证明分批发酵对灰绿霉素A生产较为合理。结合5L反应器剪切及溶解氧研究,采用桨叶末端线速度相似的发酵放大策略、控制生产期pH 6.0-7.0,并结合溶解氧强度及菌丝形态相似的原则,成功将灰绿曲霉发酵放大到30 L和500 L。在30 L和500 L发酵中,灰绿霉素A最高产量分别达到37 mg/L和30 mg/L以上。在柄篮状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异源表达研究中,首先通过D-TOPO克隆和酵母重组技术成功克隆了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1(8060 bp),并通过LR重组实验构建了Tspksl真菌表达质粒。然后,利用该质粒转化米曲霉M-2-3原生质体并以精氨酸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转化子。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PCR结果表明,表达质粒成功整合入米曲霉基因组。RT-PCR结果表明Tspksl在米曲霉中成功转录,且部分转化子的内含子得以正确剪切修饰。在Tspksl末端连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荧光结果表明90%转化子基因得以正确转录和翻译。然而,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阳性转化子无目的化合物生产。通过成功移除表达质粒中Tspksl的内含子并转化米曲霉,使100%转化子产生绿色荧光,说明egfp基因得以正确转录和翻译。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一株阳性转化子生产两种新聚酮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及分子量与目的产物3-methylorcinaldehyde基本相同,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进一步证明该化合物为3-methylorcinaldehyde。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和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分析结果推断,另一种化合物为3,6-二甲基-4-羟基-2-吡喃酮,是中间释放的三酮链产物。该结果表明Tspksl的确负责聚酮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的合成,且可释放短碳链中间产物。本研究表明,即使在真菌表达宿主中,内含子也会对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异源表达产生较大影响,不同表达宿主对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的内含子识别机制可能不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化合物
  • 1.1.1 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资源及多样性
  • 1.1.2 海洋微生物培养及代谢产物生产
  • 1.2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发酵
  • 1.2.1 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及聚酮化合物
  • 1.2.2 微生物次级代谢生产的优化策略
  • 1.3 丝状真菌聚酮合成酶
  • 1.3.1 聚酮合成酶的特性
  • 1.3.2 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发现与克隆
  • 1.3.3 真菌聚酮合成酶与产物合成的相关性
  • 1.3.4 真菌PKS基因异源表达
  • 1.4 课题研究背景、目标及内容
  • 1.4.1 海洋灰绿曲霉生产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酵优化及放大
  • 1.4.2 Talaromyces stipitatus聚酮合成酶TSPKS1的异源表达
  • 第2章 柠檬酸对海洋灰绿曲霉生长、发育和产物合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培养基
  • 2.2.2 菌株及培养条件
  • 2.2.3 分生孢子及子囊果计数方法
  • 2.2.4 柠檬酸(钠)及盐酸添加实验
  • 2.2.5 菌体干重及pH检测
  • 2.2.6 残糖含量测定
  • 2.2.7 灰绿霉素A测定
  • 2.2.8 有机酸含量分析
  • 2.2.9 方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柠檬酸(钠)对海洋灰绿曲霉生长、发育及产物生产的影响:固体平板培养
  • 2.3.2 柠檬酸(钠)对海洋灰绿曲霉生长及产物合成的影响:液体深层培养
  • 2.3.3 柠檬酸对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A过程的影响
  • 2.3.4 柠檬酸钠对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A过程的影响
  • 2.3.5 柠檬酸对海洋灰绿曲霉发酵影响的作用机制
  • 2.3.6 发酵过程胞外有机酸含量变化
  • 2.3.7 液体培养中菌体形态差异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灰绿霉素A发酵培养基的设计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培养基
  • 3.2.2 菌株及培养条件
  • 3.2.3 检测方法
  • 3.2.4 实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正交实验
  • 3.3.2 Plackett-Burman设计
  • 3.3.3 响应面分析
  • 3.3.4 不同培养基的发酵过程对比及灰绿霉素A产量提高原因探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切、溶解氧对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培养基及试剂
  • 4.2.2 反应器发酵系统
  • 4.2.3 菌株及培养条件
  • 4.2.4 玻璃珠及氧载体的添加
  • 4.2.5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摇瓶培养中剪切环境对灰绿曲霉菌体形态及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4.3.2 摇瓶培养中溶解氧强度对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4.3.3 生物反应器中不同桨叶组合对灰绿曲霉发酵的影响
  • 4.3.4 生物反应器添加氧载体对灰绿曲霉发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洋灰绿曲霉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放大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菌株及摇瓶发酵
  • 5.2.2 反应器发酵
  • 5.2.4 检测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接种量对海洋灰绿曲霉生长及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5.3.2 pH对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5.3.3 磷酸盐含量对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5.3.4 同组分比例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5.3.5 不同碳源补加方式对灰绿霉素A产量的影响
  • 5.3.6 消泡剂对灰绿霉素A生产的影响
  • 5.3.7 灰绿曲霉30 L和500 L反应器发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米曲霉异源表达Talaramyces stipitatus聚酮化合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6.2.4 DNA及总RNA提取
  • 6.2.5 PCR及限制性酶切体系
  • 6.2.6 基因克隆、转化及转化子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spks1基因转录与相关化合物表达的时序变化相关性分析
  • 6.3.2 Tspks1基因克隆及在米曲霉中的表达
  • 6.3.3 Tspks1基因(新ORF)克隆及其在米曲霉中的表达
  • 6.3.4 移除内含子的Tspks基因在米曲霉中的表达
  • 6.3.5 化合物分离及核磁共振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海洋灰绿曲霉发酵生产灰绿霉素及真菌聚酮合成酶基因Tspks1的异源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