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香精分析与标准制定基础研究

反应香精分析与标准制定基础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按照标准的检测项目及检验步骤,首先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对反应香精物性常数进行测定,然后对现行行业标准中未涉及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方法开发,以及对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引言部分主要是反应香精及论文涉及的有害物质的研究现状、不确定度的概述。第一章主要是采用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对反应香精的香气、香味、pH、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过氧化值进行测定。第二章主要是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香精中砷、汞、镉、铅,考察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反应香精样品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微波消解试剂硝酸:双氧水=6:2(v/v)、消解温度为210℃、消解时间为25min;原子荧光的还原剂为20g/L硼氢化钾,载流液为5%盐酸,方法测定汞的回收率为99%~110%,砷的回收率为97%~113%,镉的回收率为90%~108%;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香精中的铅,回收率为95%~105%,对9种反应香精样品进行测定,其中砷、汞、镉、铅的含量均不超过国家标准。第三章主要是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反应香精中3,4—苯并芘的方法,考察了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确定了C18填料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为前处理工艺;萃取剂为甲醇;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水)=90:10;流速为1.0mL/min;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UV-290nm.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7%~797%,精密度为0.8%,检出限为18.6 ng/mL。经测定20种反应香精样品均未检出3,4-苯并芘。第四章主要是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反应香精中2-氨基-N-甲基-5-苯基咪唑并吡啶的方法。反应香精中的2-氨基-N-甲基-5-苯基咪唑并吡啶用二甲基甲酰胺直接超声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v(二甲基甲酰胺):v(甲醇):v(水)=8:50:42;流速为0.5mL/min;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UV-327nm。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9%~86%,检出限为19.2ng/mL。经测定10种反应香精中均未检出该种物质。第五章主要是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重金属(以汞为例)的检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校正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C0)为0.0561;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分量urel(std)为0.026;样品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sam)为0.021;测定过程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W)为0.0008;合成的不确定度U为0.12μg/g,测定反应香精中的汞的不确定度范围为±0.2μg/g。第六章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4—苯并芘的检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校正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rel(C0)为0.023;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分量urel(std)为0.0077:样品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sam)为0.0025;测定过程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W)为0.00007;合成的不确定度U为0.90μg/mL,测定3,4—苯并芘的不确定度范围±2μg/mL。第七章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PhIP的检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校正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rel(C0)为0.0089;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分量urel(std)为0.0077;样品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sam)为0.0018;测定过程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l(W)为0.00001;合成的不确定度U为2.5μg/g,测定PhIP的不确定度范围±5μg/g。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 1.1 反应香精的简介与研究现状
  • 1.2 反应香精中物性常数的研究
  • 1.3 反应香精中重金属的检测研究
  • 1.4 反应香精中3,4-苯并芘的检测
  • 1.5 反应香精中PhIP的检测
  • 1.6 国内外反应香精分析方法及标准制定的研究现状
  • 1.7 分析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估
  • 2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3 本研究的使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一章 反应香精物性常数检测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计算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感官评价测定结果
  • 2.2 pH值的测定
  • 2.3 水分的测定
  • 2.4 脂肪含量测定
  • 2.5 过氧化值含量测定
  • 第二章 反应香精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汞、砷、镉、铅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 2.2 仪器检测条件确定
  • 2浓度'>2.3 镉测定增敏剂CoCl2浓度
  • 2.4 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
  • 2.5 检出限测定
  • 3 样品测定
  • 4 小结
  • 4.1 前处理最佳条件
  • 4.2 原子荧光光度计最佳条件
  • 4.3 样品的测定结果
  • 第三章 反应香精中3,4-苯并芘的检测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前处理方案的确定
  • 2.2 仪器检测方法
  • 2.3 回收率及精密度的测定
  • 2.4 检出限测定
  • 3 样品检测
  • 3.1 普通反应香精样品检测
  • 3.2 特制反应香精样品检测
  • 4 小结
  • 4.1 最佳前处理法
  • 4.2 高效液相色谱仪最佳色谱条件
  • 4.3 样品检测结果
  • 第四章 反应香精中的2-氨基-N-甲基-5-苯基咪唑并吡啶(PhIP)的检测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特制香精简介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前处理条件的确定
  • 2.2 仪器检测方法
  • 2.3 回收率及精密度的测定
  • 2.4 检出限测定
  • 3 样品检测
  • 3.1 普通反应香精样品检测
  • 3.2 特制反应香精样品检测
  • 4 小结
  • 4.1 最佳前处理法
  • 4.2 高效液相色谱仪最佳色谱条件
  • 4.3 样品检测结果
  • 第五章 反应香精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汞
  • 1 实验方法概述
  • 2 测量数学模型
  • 3 实验结果
  • 3.1 线性关系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3.3 系统精密度实验
  • 3.4 回收率测定
  • 4 不确定度评定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4.3 合成不确定度与结果表述
  • 第六章 反应香精中3,4-苯并芘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 1 实验方法概述
  • 2 测量数学模型
  • 3 实验结果
  • 3.1 线性关系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3.3 精密度测定
  • 3.4 回收率测定
  • 4 不确定度评定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4.3 合成不确定度与结果表述
  • 第七章 反应香精中PhIP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 1 实验方法概述
  • 2 测量数学模型
  • 3 实验结果
  • 3.1 线性关系考察
  • 3.2 样品测定
  • 3.3 精密度测定
  • 3.4 回收率测定
  • 4 不确定度评定
  •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4.3 合成不确定度与结果表述
  • 结论
  • 1 反应香精物性常数检测
  • 2 反应香精重金属测定
  • 3 反应香精3,4-苯并芘测定
  • 4 反应香精PhIP测定
  • 5 特制反应香精检测
  • 6 不确定度评估
  • 6.1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汞的不确定度
  • 6.2 HPLC检测3,4-苯并芘的不确定度
  • 6.3 HPLC检测PhIP的不确定度
  • 6.4 降低不确定度的建议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反应香精分析与标准制定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