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 ——关于《三国演义》隐性和显性的典型素材

《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 ——关于《三国演义》隐性和显性的典型素材

论文摘要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在长期的、众多传说和民间艺人的创作基础之上,“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而创作出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样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是世代累积型作品,它的成书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而完成的。其素材来源主要是罗贯中根据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其裴松之的注,以及其他正史和民间流传的无数生动的故事,通过作者之手进行艺术创作而编写出来的作品。因此,《三国演义》有着上千年的素材来源。本文试图以另一视角,通过对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考察,探讨《三国演义》创作素材的来源及其艺术创作的特点。在讨论《三国演义》素材来源于艺术创作特点的时候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与分析历史史料素材和民间文学素材对《三国演义》艺术创作的影响,来对《三三国演义》的文学创作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理清小说创作素材来源的特点。文章以历史上涉及《三国演义》的主要史料素材和民间文学素材为基础,分析这些素材对《三国演义》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宏观上的分类:《三国演义》的创作素材可分为间接素材和直接素材。前者如《老子》、《孙子兵法》中的兵家思想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及其在小说中的运用,后者如《三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平话》对《三国演义》艺术创作的引用和影响。再详细划分,直接素材还可分为正史素材和民间文学素材,即《三国志》、《后汉书》与《三国演义》创作的关系,民间素材如《三国志平话》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三国演义》素材来源极其丰富,各种野史杂史,雪藏诸多,本人社硕士学习期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选取主要的素材剖析,特此说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概述
  • 一、《三国演义》隐性素材来源
  • (一) 《老子》和《三国演义》
  • 1、守柔示弱、以退为进的策略
  • 2、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以柔克刚的用兵原则
  • 3、以奇用兵的军事原则
  • (二) 《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
  • 1、重道思想的体现
  • 2、庙算思想
  • 3、速胜论思想
  • 4、上兵伐谋全胜思想
  • 5、诡诈用兵的思想
  • 6、奇正结合用兵原则
  • 7、火攻、水攻的战术思想
  • 8、间计的运用原则
  • 二、《三国演义》显性素材——正史素材来源
  • (一)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 1、直接引用《三国志》中的素材来塑造人物形象
  • 2、部分引用《三国志》中的素材来塑造审美形象
  • 3、完全虚构的审美形象创造
  • (二) 《后汉书》和《三国演义》
  • 1、《三国演义》对《后汉书》材料的直接援引
  • 2、《三国演义》对《后汉书》素材的艺术改造
  • 三、《三国演义》显性素材——民间文学素材来源
  • (一) 《三国志平话》的叙事结构具有整体性,初具《三国演义》的框架规模
  • (二) 《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平话》塑造人物和情节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诸葛亮斩马谡”别解[J]. 淮海文汇 2008(04)
    • [2].从《三国演义》的改编看文学经典“视觉转向”现象[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9(04)
    • [3].论《三国演义》的荐才描写[J]. 中州学刊 2019(11)
    • [4].泰国曼谷建安宫《三国演义》壁画探讨[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9(04)
    • [5].《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0—1938):史实考辨与学理反思[J]. 国际汉学 2019(04)
    • [6].《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谏诤文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之悲剧性剖析[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01)
    • [8].《三国演义》人物篇手记[J]. 文学教育(下) 2020(02)
    • [9].《三国演义》英雄之死的叙事意义[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0].子弟书中《三国演义》女性形象的再塑[J]. 汉字文化 2020(04)
    • [11].论《三国演义》中的何进形象[J]. 名作欣赏 2020(15)
    • [12].新中国七十年《三国演义》研究概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冷观《三国演义》与瘟疫——“疫情与经典”之二[J]. 博览群书 2020(04)
    • [14].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演义》尊崇刘备原因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20)
    • [15].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中“举”的维译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 [16].《三国演义》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J]. 百色学院学报 2020(03)
    • [17].《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无系词判断句的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4)
    • [1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四次选择[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9].略论《三国演义》孙韶与关索形象的塑造[J]. 荆楚学刊 2020(02)
    • [20].描写视角下《三国演义》译本评价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1].从整本书阅读的多维度切入培养核心素养——以《三国演义》中的张松为视角展示[J]. 名作欣赏 2020(23)
    • [22].关于《三国演义》争鸣问题的再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23].民国时期《三国演义》群体译者行为研究[J]. 外语研究 2020(04)
    • [24].从善不纵恶,由己不由天——《三国演义》意蕴主线解读[J]. 名作欣赏 2020(26)
    • [25].一点、二面、三维——我观《三国演义》之吕布[J]. 名作欣赏 2020(26)
    • [26].《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J]. 今古文创 2020(22)
    • [27].《三国演义》中的进谏与当下秘书的参谋咨询工作[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28].基于《三国演义》的关公诚信美德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9].《三国演义》梦境的叙事作用[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4)
    • [30].“传而不播”:《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J]. 西部学刊 2019(07)

    标签:;  ;  ;  ;  ;  ;  

    《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 ——关于《三国演义》隐性和显性的典型素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