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

论文题目: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地球化学

作者: 郎赟超

导师: 刘丛强,赵志琦

关键词: 喀斯特,地表,地下水,水化学组成,水岩反应,污染特征,锶同位素,氯同位素,硫同位素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博士论文工作主要开展了喀斯特地区(贵阳市和遵义市)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喀斯特水文系统的水—岩作用、喀斯特地区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喀斯特地区“三水”传输、转化以及相互作用过程特征的研究。研究成果发现:喀斯特地区地表和地下水中溶解态Ca2+,Mg2+,HCO3-,SO42-离子占离子总数的80%以上,主要与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化学风化作用有关;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硫酸盐离子含量较高,δ34S值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认为硫酸盐离子主要来源于含水岩层中石膏矿物的溶解、硫化物的氧化以及大气酸雨和城市生活排污输入;由硫化物氧化形成的硫酸以及酸雨参与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表/地下水中的K+,Na+,Cl-,SO42-,NO3-具有明显的人为活动输入特征,三氮和SO42-已成为两市城镇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指标,稳定同位素与化学组分变化结合可以很好示踪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循环;岩溶地下水对地表水季节性地球化学组成变化的响应明显,说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比较活跃,地下水极易收到地表污染物的污染。上述结论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地表/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现状、认识到喀斯特地区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控制因素,为今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2 中国喀斯特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及研究动态

§1.3 同位素(锶、氯、硫、硼)水文地球化学概述

§1.4 选题依据、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背景概述

§2.1 贵州省地质地理概况

§2.2 贵阳市地质地理概况

§2.3 遵义市地质地理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3.1 水样品采集地点的选取

§3.2 样品的采集

§3.3 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第四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下水pH、TDS变化特征

§4.2 水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4.3 水体的Sr、Cl、S、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喀斯特地下水化学变化的控制因素

§5.1 相关关系分析与主元素来源

§5.2 其它元素浓度变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5.3 人为因素

第六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的水—岩作用特征

§6.1 饱和指数(SI)

§6.2 地下水化学组成变化的水—岩作用特征

§6.3 硫循环与碳酸盐岩溶解

第七章 喀斯特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7.1 两季节地表水和地下水间的作用关系

§7.2 锶和硫同位素的示踪

第八章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的污染物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8.1 研究区域的污染物质的可能来源

§8.2 地下水文系统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8.3 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成分的辨别

第九章 结论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录

发布时间: 2006-07-06

参考文献

  • [1].渤海湾与长江口稀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分析[D]. 段丽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
  • [2].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D]. 李浩.西北大学2015
  • [3].青藏高原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D]. 刘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 [4].黔西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李宝庆.中国地质大学2015
  • [5].云南麻栗坡南秧田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作用[D]. 冯佳睿.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
  • [6].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 张云献.成都理工大学2011
  • [7].沾化凹陷孤北潜山中、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煤成气判识标志研究[D]. 郭春清.成都理工大学2011
  • [8].内蒙古狼山西段成矿地质环境和找矿远景[D]. 陈喜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 [9].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综合研究[D]. 张兵.成都理工大学2010
  • [10].湖北铜绿山夕卡岩型铜铁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D]. 赵海杰.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

相关论文

  • [1].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白垩系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及循环规律研究[D]. 窦妍.长安大学2010
  • [2].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在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深层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中的应用[D]. 董维红.吉林大学2005
  • [3].喀斯特流域风化成土作用及其矿质元素行为与环境质量[D]. 宋照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4].皖北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判别模式研究[D]. 桂和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
  • [5].忻州盆地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与水化学场演化模拟[D]. 韩冬梅.中国地质大学2007
  • [6].碳酸盐岩热储隐伏型中低温热水的成因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 马瑞.中国地质大学2007
  • [7].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D]. 万利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 [8].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地下水循环及水化学演化规律研究[D]. 柳富田.吉林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阳市和遵义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