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自主研发设计的果树采摘机器人,它是由三自由度机械手固定在可万向移动的小车上构成的一类特殊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其中,机械手的设计与控制是果树采摘机器人最关键的部分。针对自主设计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本文主要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搭建、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及下位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数学模型的搭建上,分析了三自由度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运用D-H法建立了机械手的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模型,并在关节空间上对机械手进行了基于多项式插值方式的运动轨迹规划。根据机械手各关节间的力学关系,分别运用拉格朗日法和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在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上,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机械臂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干扰,在通过对各种控制方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糊补偿的机械臂轨迹跟踪自适应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表明采用一定规则的模糊逻辑系统能够很好地补偿机械臂的不确定性,机械臂能够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最后,介绍了三自由度机械手的下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由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控制系统的开发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USB通讯模块、限位模块、接口模块等功能模块的开发,驱动系统的开发包括:驱动芯片的选型及C8051F021芯片与驱动系统的接口设计等。软件系统主要是指底层软件程序,底层软件程序是实现硬件系统功能的保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 1.2.1 研究现状及分类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机械手的动态控制方法概述
  • 1.3.1 现代控制方法
  • 1.3.2 智能控制方法
  • 1.3.3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
  • 2.1 数学基础
  • 2.1.1 刚体的位姿表示
  • 2.1.2 坐标变换
  • 2.1.3 连杆
  • 2.2 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
  • 2.2.1 正向运动学方程
  • 2.2.2 逆向运动学方程
  • 2.3 机械手的轨迹规划
  • 2.3.1 多项式插值
  • 2.3.2 基于Robotics Toolbox的机械手轨迹规划的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
  • 3.1 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 3.2 拉格朗日法
  • 3.2.1 数学基础
  • 3.2.2 动力学方程
  • 3.2.3 两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 3.3 牛顿-欧拉法
  • 3.3.1 转动坐标系和平移坐标系
  • 3.3.2 递归动力学方程
  • 3.3.3 两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补偿的机械臂自适应控制
  • 4.1 模糊系统的基础知识
  • 4.1.1 模糊集合
  • 4.1.2 模糊关系
  • 4.1.3 模糊蕴涵关系
  • 4.1.4 模糊逻辑系统的逼近理论
  • 4.2 基于模糊补偿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4.2.1 简单自适应律
  • 4.2.2 鲁棒自适应律
  • 4.2.3 模糊补偿控制
  • 4.3 两自由度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的MATLAB仿真
  • 4.3.1 基于摩擦模糊补偿的仿真
  • 4.3.2 基于外加干扰模糊补偿的仿真
  • 4.3.3 基于摩擦、外加干扰和负载变化模糊补偿的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5.1 机械手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5.2.2 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电路
  • 5.3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自由度摇摆台方案设计及仿真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2)
    • [2].三自由度并联打磨机器人设计与仿真[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0)
    • [3].三自由度风筛清选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8(06)
    • [4].三自由度并联式波浪补偿平台建模与仿真[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20(01)
    • [5].三自由度球型电机检测系统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 2016(06)
    • [6].浅析某型俄制三自由度速率陀螺仪[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7(02)
    • [7].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20(06)
    • [8].三自由度加载系统高精度加载控制方法试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20(12)
    • [9].牵引式农机—机具二维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10)
    • [10].三自由度机器人虚拟样机控制系统参数分析[J]. 机电技术 2018(05)
    • [11].基于电动缸驱动控制三自由度试验台设计[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08)
    • [12].高速滑行艇三自由度运动预报与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 2013(06)
    • [13].基于线性三自由度模型的操稳研究[J]. 轻型汽车技术 2013(Z2)
    • [14].一种三自由度电动仿真平台的设计[J]. 仪器仪表用户 2012(04)
    • [15].三自由度永磁同步平面电机的控制策略[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1(04)
    • [16].正交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的位置正反解新方法[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8(03)
    • [17].飞行器三自由度制导控制仿真及应用[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10)
    • [18].永磁三自由度电机的建模和动力学分析[J]. 日用电器 2018(11)
    • [19].线性三自由度低频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J]. 压电与声光 2016(01)
    • [20].新型三自由度搬运机器人关键技术[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1].一类三自由度含间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2(01)
    • [22].并联三自由度机器人参数优化与运动仿真[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23].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4)
    • [24].三自由度扭振综合性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10)
    • [25].基于ANSYS的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静力学分析[J]. 现代机械 2016(05)
    • [26].平面三自由度连杆机构的型综合[J]. 机械传动 2014(07)
    • [27].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床的机构分析及工作空间确定[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03)
    • [28].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J]. 机械传动 2009(01)
    • [29].三自由度工业机器平台机电液一体化仿真[J]. 机床与液压 2020(07)
    • [30].用于捕获轨迹风洞试验的三自由度转角头设计[J]. 实验流体力学 2016(06)

    标签:;  ;  ;  ;  

    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