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刘琼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刘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830091

摘要: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简单却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是接触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最重要媒介,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手卫生;医院感染;依从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医院手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众所周知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医院感染往往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人和污染物品,手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1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1.1手卫生习惯与个人重视程度在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务人员比较重视治疗操作后洗手,忽视治疗操作前洗手,尤其是忽略两例患者之间需要洗手这一环节。如医生查房过程自始至终不洗手;护士进行晨间护理时,为一位患者整理完床单不洗手(或不进行速干手消毒)继续为下一位患者整理床单、床头柜上的物品;护士集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两例患者之间的操作不洗手(或不进行速干手消毒),经常是完成整个病区治疗后才洗手。还有洗手方法不规范,只是简单用肥皂搓洗手部,揉搓时间短,忽视指间、指缝的清洁。由于工作忙碌,很少有人按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只是在腋下工作服擦手。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导致对手卫生重视不够。

1.2手的再污染卫生部对医院的抽样检查发现,医护人员洗手后大部分使用公用的大毛巾或者是一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用白大衣两掖下或内边擦手的人数也不少,以致手再次污染。

1.3手卫生误区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虽然戴手套可以减少手污染机会,戴手套暂时保护自己,但是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避免手不被病原菌污染,不重视手卫生的做法仍然不可避免导致致病菌的传播,如手套可能破损或表面被污染亦可导致医务人员手污染。研究表明,如不及时更换手套,仍可增加致病菌传播机会。

1.4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工作繁忙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987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1:4的标准,而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与床位比1:0.33。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没有洗手时间,洗手次数减少。研究显示因工作顾不上洗手的高达85.5%[1]。

2不规范洗手原因分析

2.1洗手知识普遍存在不足,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据刘玉琼统计,59.78%医务人员回答手清洁指征错误,60.33%的医务人员手消毒指征错误,20.65%医务人员洗手程序不知。

2.2没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由于医护人员担心经常用洗手液、手消毒剂会使手部皮肤变粗糙,因此不愿意频繁洗手。一些医务人员因工作忙,认为经常洗手是浪费时间。肥皂洗手需1.5-2分钟,而速干手消毒剂仅需10-20秒,由于科室考虑成本控制,不用速干手消毒剂,使用肥皂洗手耽误时间而影响手卫生的依从性。

2.3管理不到位管理者重视不够,没能提供完善、方便正确的洗手设施,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等不规范情况,管理人员对正确洗手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要求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洗手达标率不高。缺乏长效监管机制,未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缺乏监管力度。

3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3.1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暂居菌Lowbury等报道[2],用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8。但是常驻菌不易用肥皂彻底洗掉,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虽然多为暂居菌,但会在皮肤上很快繁殖。艾里坦尔研究表明肥皂洗手,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2-2.5,常驻菌不易用肥皂彻底洗掉,需用器械清洁法与化学消毒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2有调查表明在工作高峰期,接触患者洗手的仅仅为25%,但是在医务人员时间相对充裕是坚持洗手的达70%,监测表明在这个时期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是平常的4倍。

3.3文献报道[3],由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

3.4周艳霞等[4]报道指出,被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手上的细菌可能是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带大量的细菌,带菌率100%。

4手卫生现状对策

4.1规范洗手技术,改善洗手设施,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对医护人员洗手的要求制作洗手示意图,将图张贴至每个洗手池旁,即便于学习又起提醒作用。

4.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认识。宣传洗手的重要性,使人人明白洗手在保护患者,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改变只注重自身防护轻视预防交叉感染意识,从而提高洗手行为的自觉性。

4.3在上班时不能带戒指。很多研究显示戒指下的皮肤和不戴戒指的手指皮肤比较,细菌定植更严重。

4.4不留指甲或带人工指甲。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指甲下区域含有高浓度的细菌,指甲的疾病会降低手卫生的效果而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4.5完善手卫生设施①及时提供手清洁剂,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用密闭式液体皂容器,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效地避免污染环节。②提供方便可及的速干手消毒剂,在病房走廊、治疗车、换药车、查房车等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达到手卫生触手可及。同时,可避免因洗手消耗过多时间,加重工作负担,提倡使用速干手消毒剂。③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使用方便、快捷、无刺激,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5手卫生方法的改进

5.1无水手消毒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手消毒方法,其除菌消毒已被肯定,且有实验证明能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能保持[5]。其优点为:①最佳的除菌效果,是因为它主要成分为醋酸氯乙定,乙醇,保湿剂等。②不需要洗手设施,在病床边也可以获得。③免稀释直接使用,免水洗,速干,无过敏,用后皮肤舒适。④能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及医院常见的细菌繁殖体。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医院感染的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地洗手。

5.2不断地改善洗手条件,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便捷的洗手环境,自觉地提高洗手的依从性,落实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手卫生各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避免因医护人员的手被污染而造成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5.3培训形式多样化,提高认知度,患者参与监督,开展手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各个病区走廊张贴手卫生宣传图片。

5.4增加医务人员数量配置,避免因工作忙碌而影响手卫生依从性。

5.5手卫生产品成本由科室医院各承担一半一部分,减轻科室负担,使医务人员逐渐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

总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喆等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率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278-280.

[2]李六亿,刘玉村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52

[3]刘淑兰.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94-995.

[4]周艳霞,钟元河等.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4(2):165-167

[5]李伟娟,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及改进措施[j].医学信息,2011,24(6):324

标签:;  ;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刘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