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类四硫富瓦烯的配位组装及性质研究

酰胺类四硫富瓦烯的配位组装及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供电子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已经被发现在导体、半导体、超导体材料、超分子化学、大环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近十年来这类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是:设计具有含氮、含氧配位基团的TTF衍生物,从而使TTF类化合物具有氧化还原和金属配位的双功能结构。比如说吡啶环、冠醚以及酰胺功能化的TTF化合物,其中吡啶类TTF衍生物的配位化学以及电荷转移化合物已经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而酰胺类TTF衍生物由于可以形成丰富的氢键,使得它们在生物活性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才刚刚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虽然已有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是对于分子间作用力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研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论文以酰胺类TTF衍生物作为基础,合成新的衍生物及金属配位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晶体化学和溶液化学。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以TTF酰胺衍生物DMT-TTF-(CONH2)2 (L1)为前驱体,用简便的液相反应方法得到了它与CuX2(X=Cl, Br)的三个电荷转移配合物以及电荷转移盐[L12Cu2Cl6] (1), L12Cu2Br6 (2), L12Cu2Br4 (3)。在配合物1中,二价铜与酰胺基团的氧原子直接配位,这是在酰胺类TTF衍生物中第一个配体既被氧化又与金属存在配位作用的例子。磁性研究表明TTF游离基之间存在很强的自旋耦合。化合物3是一个自由基盐,包含一个Cu2Br42–配阴离子和一个[DMT-TTF-(CONH2)2]+阳离子。氢键以及短程S···S相互作用在的化合物1和3的分子组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以TTF甲基酰胺衍生物DMT-TTF-(CONHMe)2 (L2)为前驱体分别与CuX2 (X = Cl, Br)以及Cu(ClO4)2作用,得到了四个电荷转移化合物,L22CuBr4 (4),L22CuCl4 (5), L2·ClO4 (6),L2·Br (7)。通过对化合物4、6、7的结构比较,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S···S相互作用相近的情况下,C···C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性质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论证。以单臂甲基酰胺类TTF衍生物DMT-TTF-CONHMe(L3)为前驱体分别与CuX2 (X=Cl, Br)作用,得到了三个电荷转移化合物L32CuBr3·2THF (8), L32CuCl3 (9), L3·Br (10)。同时研究了L2对H2PO4–等离子的氧化还原响应。结果表明:化合物L2对不同阴离子显示不同的响应,与H2PO4–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三、把吡啶基团引入到酰胺–TTF体系中,合成了TTF衍生物DMT-TTF-(CONHCH2Py)2 (L4)。以此为前驱体,分别与化合物CuI,AgClO4,MnCl2和Ni(acac)2反应得到了四个配位化合物[Cu2I2L42]·THF·CH3CN (11),[AgL42]·ClO4·H2O (12), [MnCl2L42]·CH3CH2OH (13),[Ni(acac)2L4]·2CH3OH (14)。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11是通过碘架桥形成的双核铜的一维化合物,配合物12的中心金属银采用了直线型配位的几何构型,并且通过Ag···Ag的无序振动形成准金属线。配合物13是吡啶类TTF衍生物中第一个二维的聚合物。配合物14是一个简单的单核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性质。四、把乙二胺引入到酰胺–TTF体系中,合成了一个新的TTF衍生物DMT-TTF-(CONHCH2CH2NH2)2 (L5),用化合物Cu(ClO4)2,Ni(OAC)2,HClO4分别与L5反应得到了两个配合物[NiL5]·1.5CH3OH (15)和[CuL5(CH3OH)]·H2O (16)以及质子化化合物[L5H2]·2ClO4 (17)。配合物15和16的结构类似,金属离子均分别与配体两个臂上的自由胺基配位,与两个酰胺基团上的氮原子脱质子后形成共价键;而17则是配体中自由NH2上加质子得到的质子化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我们以酰胺类TTF衍生物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酰胺类TTF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探索了其氧化还原性、磁性等。从理论上和结构上揭示了这类酰胺衍生物的基本性质,并探讨了这类化合物的超分子结构和配位组装。本论文的研究对于分子材料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研究背景
  • 1.1.1.T TF 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 1.1.2.T TF 类衍生物的分子组装及分子间作用
  • 1.1.3.T TF 衍生物在构建氧化还原开关以及分子器件中的作用
  • 1.2. 酰胺类TTF 衍生物及其氢键组装
  • 1.2.1 单臂酰胺类TTF 衍生物
  • 1.2.2 双臂酰胺类TTF 衍生物
  • 1.3. 吡啶类TTF 衍生物及其与金属的配位组装
  • 1.3.1.T TF 与吡啶基团非共轭相连的化合物
  • 1.3.2.T TF 与吡啶基团通过π-间隔体共轭相连的化合物
  • 1.3.3.T TF 与吡啶基团直接相连化合物
  • 1.4.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酰胺类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及其氢键相互作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合成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12Cu2Cl6]的结果与讨论'>2.3.1 配合物[L12Cu2Cl6]的结果与讨论
  • 12Cu2Br4]的结果与讨论'>2.3.2 化合物[L12Cu2Br4]的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甲基酰胺类四硫富瓦烯的电荷转移化合物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
  • 3.1. 前言
  • 3.2. 双甲基酰胺功能化的TTF 衍生物及其电荷转移盐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单甲基酰胺类TTF 衍生物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双甲基酰胺类TTF 衍生物与阴离子的响应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吡啶型酰胺类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配位组装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2Py)2 的合成'>4.2.2 配体DMT-TTF-(CONHCH2Py)2的合成
  • 4.2.3 配合物的合成
  • 4.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
  • 4.3.2 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 4.3.3 光谱性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乙二胺型酰胺类四硫富瓦烯衍生物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仪器
  • 2CH2NH22 的合成'>5.2.2 配体DMT-TTF-(CONHCH2CH2NH22的合成
  • 5.2.3 配合物的合成
  • 5.2.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的合成
  • 5.3.2 晶体结构
  • 5.3.3 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 5.3.4 化合物的光谱性质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化螟对双酰胺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0)
    • [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8种酰胺类农药方法的优化研究[J]. 广东蚕业 2020(04)
    • [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药物热的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06)
    • [4].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15)
    • [5].酰胺类成核剂对聚丙烯的作用规律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 2015(09)
    • [6].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06)
    • [7].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分析[J]. 重庆医学 2013(20)
    • [8].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J]. 中南药学 2012(09)
    • [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性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8(03)
    • [1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10种酰胺类农药的残留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03)
    • [11].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应用的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 2014(07)
    • [12].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4)
    • [13].31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3(04)
    • [14].5种酰胺类农药对菜粉蝶的控制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2)
    • [15].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0(05)
    • [16].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合理性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2)
    • [17].酰胺类农药在白洋淀典型农田土壤上的吸附行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8].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7)
    • [19].2008—2012年解放军第281医院注射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08)
    • [20].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07)
    • [21].花椒与青椒中酰胺类成分的含量比较[J]. 中国调味品 2014(04)
    • [22].β-内酰胺类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08)
    • [23].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6种酰胺类农药残留量[J]. 色谱 2015(10)
    • [2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6种酰胺类农药的残留量[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07)
    • [25].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回顾[J]. 临床儿科杂志 2014(05)
    • [26].对香豆酸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化学世界 2020(05)
    • [27].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10)
    • [28].污水处理厂耐β-内酰胺类乳糖发酵型肠杆菌Ⅰ类整合子及基因盒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07)
    • [29].牛奶中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方法[J]. 中国乳业 2013(02)
    • [30].双酰胺类农药获市场认可[J]. 农药市场信息 2015(08)

    标签:;  ;  ;  ;  ;  

    酰胺类四硫富瓦烯的配位组装及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