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 ——以2004年、2008年奥运会,2006年、2010年世锦赛为例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 ——以2004年、2008年奥运会,2006年、2010年世锦赛为例

论文摘要

篮球比赛中的进攻失误是任何球队都难以完全避免的。它直接反应了球员或球队在激烈的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进攻失误不仅仅是进攻机会的丧失,更重要的是对球队士气的打击,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比赛形势的变化。找出在比赛中进攻失误出现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其对比赛的影响,是应当重视的问题。本文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日本世锦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的中国男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进攻失误这一角度,找出中国男篮进攻失误多的原因,寻求减少进攻失误的相应对策,有助于中国男篮认准方向,弥补自身弱点,得出如下结论:1.进攻失误是影响比赛胜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比赛中出现进攻失误的次数越少,比赛成绩越好。中国男篮在两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中,进攻失误次数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进攻质量的提升。2.中国男篮运动员在弱对抗中持球进攻能力强,进攻失误次数少,但在强对抗下,传接球与运球出现的进攻失误次数较多,反映出在强对抗下控制球和支配球能力差。3.中国男篮各节次比赛进攻失误次数总体呈“减—增—减—增”(少—多—少—多)的曲线变化,第二、四节受防守强度变化、阵容深度局限以及体能下降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进攻质量下降,进攻失误次数增多。4.中国男篮中锋运动员出现的进攻失误次数较少,与与赛队相比,无明显差异,前锋运动员的进攻失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控制球能力弱是仍未解决。后卫运动员是进攻失误次数最多的,主要表现在控制球和支配球上,且与与赛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5.中国男篮在向内线的传球出现的进攻失误次数,是各个传接球阶段最多的。反映了中国男篮过分依赖内线,内外线的协同关系处理不当。6.中国男篮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对手防守突然变换的应变能力不足,导致进攻失误频繁发生。建议如下:1.中国男篮应准确地把握住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更新理念,秉承着借鉴与创新,批判与继承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男篮的实际情况,辩证地来对先进的篮球文化和理念,加以合理的吸收和利用,以此来形成具有特色的风格来促进中国男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重视对基本技术的训练,尤其是提高在强对抗条件下对技术的运用能力,鼓励主动对抗,提高对抗意识。以适应现代高强度、高转换、高速度的篮球比赛。3.科学地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把训练的量和强度高度统一,把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高度统一,着重加强对手指、手腕等小关节肌肉群的力量训练。4.提高整体的协同作战、同步提高的能力,在保持内线原有的威胁下,增加外线核心运动员的培养,形成内外多点进攻,更好地在比赛中运用技术,贯彻战术。5.中国男篮应增多与世界优秀球队的交流,在实战中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国内联赛与欧洲联赛交流的机会。使更多的运动员得到磨练和提高,全面提高国内联赛的竞技水平。6.重视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对英语的提高。这样,可以直接地领悟外籍教练的战术布置以及训练要求。而不在局限于翻译重复消化后的理解水平。7.后卫是中国男篮最薄弱的一环,应着重加强对中国男篮后卫运动员控制球和支配球能力的训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进攻失误的界定和理解
  • 3.1.1 关于进攻失误的概念
  • 3.1.2 关于进攻失误的理解
  • 3.1.3 关于进攻失误的特征
  • 3.2 对两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进攻失误情况的分析
  • 3.2.1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次数的分析
  • 3.2.2 对中国男篮在阵地进攻和快攻进攻失误情况的分析
  • 3.2.3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类型的分析
  • 3.2.4 对中国男篮不同阶段传接球失误情况的分析
  • 3.2.5 对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进攻失误情况的分析
  • 3.2.6 对中国男篮不同节次进攻失误情况的分析
  • 3.2.7 对中国男篮不同区域进攻失误情况的分析
  • 3.3 两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进攻失误影响的分析
  • 3.3.1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失分情况的分析
  • 3.3.2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次数与比赛结果关系的分析
  • 3.4 对两届奥运会、两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进攻失误原因的探析
  • 3.4.1 体能状况
  • 3.4.2 技战术打法
  • 3.4.3 心理品质
  • 3.4.4 应变能力
  • 3.4.5 对手的防守情况
  • 3.4.6 对抗状态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 ——以2004年、2008年奥运会,2006年、2010年世锦赛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