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一、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仲锋锋,孟祥奇,欧炳金,朱宏,程顺达,农宁[1](2021)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及防治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跟骨骨折为足部常见骨折,致伤因素多为高能量损伤,致残率高,常需行手术治疗以恢复其良好的解剖位置,经典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最常用,但术后易出现切口皮肤红肿、渗液及坏死等可造成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甚至不愈合、钢板外露等并发症,而影响切口愈合不良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损伤类型,肿胀,手术时机,切口入路,植入物类型,缝合方式,术后引流及生活习惯等,本文就影响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结局相关因素分析,结合当前治疗现状及中医药治疗措施意见综述如下。

田冲,高博,于鸿伟,王培[2](2022)在《骨修复材料治疗跟骨骨折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文中认为背景: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人造骨替代物,为未来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目的:对不同骨修复材料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跟骨骨折、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或"Calcaneus fracture,Autologous bone,Allogenic bone,Artificial bon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检索关键词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与结论:自体骨是临床修复骨缺损的首选材料,但存在供应量有限、供区并发症、造成二次创伤等问题,后来采用同种异体骨、磷酸钙、硫酸钙并加用克氏针、钢板、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的骨材料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运用在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植骨材料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富含血小板血浆、骨髓抽吸浓缩液辅助治疗可取得更加良好的疗效,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复合植骨材料会成为未来治疗骨不愈合的主流。

畅宁,徐静磊,徐晨阳,邓俊森,苗万坡,易先达,马献忠[3](2021)在《微创三窗切口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微创三窗切口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46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 男22例, 女24例;年龄19~59岁, 平均39.0岁;左侧16例, 右侧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三窗切口新型跟骨微创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长度,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 并记录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 时间14~1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 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跟骨B?hler角(34.20°±3.62°和34.05°±3.65°)、Gissane角(131.45°±6.04°和131.25°±5.88°)、跟骨高度[(41.05±2.76)mm和(40.90±2.86)mm]、宽度[(25.65±1.53)mm和(25.55±1.64)mm]、长度[(76.82±1.70)mm和(76.73±1.78)mm]均较术前[10.55°±7.51°、95.32°±12.16°、(26.10±4.54)mm、(37.71±3.42)mm、(65.91±2.10)mm]显着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8例, 良12例, 可6例, 优良率为87.0%。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微创三窗切口新型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复位满意, 固定牢固, 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

洪浩,俞光荣[4](2021)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思考》文中提出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骨折的1%~4%[1-2]。有60%~80%[2]的跟骨骨折累及关节面并出现移位,其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首选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会遗留疼痛、关节僵硬、肢体功能不佳等后遗症,造成经济和社会负担。近年来,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有了一定进展,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一定的改善。本期刊出几篇关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章,对跟骨钢板和植骨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相关报道,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有关跟骨骨折的最新研究和自身经验,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一些问题作如下述评。

李泽芹,董恒纲,张志宏[5](2021)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大,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治疗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临床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不同微创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就跟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适应证、不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跟骨骨折科学选择微创手术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赖嘉恒[6](2021)在《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不同角度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内固定模型和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内固定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同样条件下的有限元分析,分析对比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和与跟骨长轴平行两种内固定方式的骨块与内固定物生物力学情况,为临床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获取的健康成年男性踝关节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跟骨网格化模型的三维重建,通过Geomagic软件对网格化模型进行拟合曲面等处理后,转化为跟骨实体模型,导入Solidwork软件中建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模型,并在骨折模型上建立双平行螺钉两种不同角度内固定的模型,分别为平行双螺钉与跟骨长轴之间成角和平行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两种内固定术后模型,最后导入ANSYS 17.0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并对两种模型均进行有限元素分割后,分别对两种模型施加垂直地面向下600N的力,以有限元分析计算,探究不同角度固定方式下骨折块的位移程度、应力分布及内固定物的形变程度、应力分布等。结果本研究建立了数种仿真模型,包括:跟骨模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模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内固定模型及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内固定模型。并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模型进行了完整的有限元分析条件设定。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和与跟骨长轴平行这两组模型的骨折块最大位移点均位于跟骰关节处,总位移峰值分别为0.19955mm和0.17815mm,均<1mm。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和与跟骨长轴平行这两组模型的骨折块整体应力峰值分别为98.618MPa和79.382MPa,均位于设置为与地面固定的跟骨结节处,两组模型的骨折断面最高应力均位于大骨折块的骨折面,位置均在两组模型均在跟距关节底部皮质骨骨折线处,大小分别为19.424MPa和20.994MPa。但无论是模型整体应力还是骨折断面应力,高应力区范围均小,应力分布均较为均匀,且大部分应力小。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和与跟骨长轴平行这两组模型的螺钉形变峰值分别为:0.12938mm和0.16293mm。两组模型的螺钉形变均呈现出上方螺钉形变<下方螺钉形变,且双螺钉形变最大值均为位于下方螺钉靠近跟距关节面顶端,即固定小骨折块部分的末端。其中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组中上下两枚螺钉形变程度较为接近,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组中下方螺钉形变程度远大于上方螺钉,下方螺钉钉头端形变程度大。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和与跟骨长轴平行这两组模型的螺钉应力峰值分别为:39.596MPa和47.489MPa;螺钉与大骨折块骨折面相交处最大应力为8.124MPa和7.7081MPa;螺钉与小骨折块骨折面相交处最大应力为4.343MPa和4.6912MPa。两组内固定方式的螺钉整体应力均呈现出足背面靠近施压面的应力高,向两边应力递减趋势。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组中,上方螺钉与大、小骨折块交界处应力较为均匀,交界处的高应力区域只出现在下方螺钉与骨折面的交界处,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组中,上下两枚螺钉均在与骨折面的交界处出现高应力区域。结论对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进行双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时,无论是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进钉,还是与跟骨长轴成角进钉,均能有效维持复位效果,促进骨折的愈合。而在术后单足静止站立条件下,与跟骨长轴成角的进钉方式使螺钉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峰值更小,致使其整体形变均匀,最大形变程度更小,具有更小的退钉、断钉风险及更好的内固定物稳定性、安全性。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骨折模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具有可重复性,较好的仿真性,以及足够的可信度,能为临床中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参考。

章浩伟,吕琳,裴潇倜,黄鹏杰,孙万驹,倪明,祝晓忠[7](2021)在《桡骨远端钢板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Sander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提出提出并分析桡骨远端钢板(两点支撑)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完整下肢骨骼-肌肉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Sanders III型跟骨骨折模型并模拟固定,用桡骨远端钢板(两点支撑)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骨折。评估该模型在静态站立和行走状态(足跟着地期、站立中期和推离期)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跟骨的应力集中于骨折端、跟骨与跟腱连接处,峰值为96.92 MPa。内固定的应力集中于钢板螺钉与载距突和跟骨结节接触位置,峰值为883.20 MPa。后关节面位移、Bohler角和Gissane’s角均维持较好。桡骨远端钢板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体现微创原则,操作简单,术后可以早期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朝期[8](2021)在《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门、急诊收治的新鲜跟骨骨折病例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使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手法整复及中药内服外用辩证论治,试验组在术中对撬拨后跟骨后关节面下的骨缺损区域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进行植骨治疗,对照组则对骨缺损不予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患足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患足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足功能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测得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L)、跟骨高度(H)、跟骨宽度(W)在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试验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大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患足开始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后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关节面再塌陷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的再丢失,提高患者足功能评分,且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术后远期患足的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纪木强,欧阳敏仪,李伟强,翁天才,李春生,郑泓[9](2021)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对患者术后跟骨骨折复位、伤口情况以及腓肠神经损伤情况观察分析,并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跟骨解剖形态均得以恢复,出现表浅感染与腓肠神经损伤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与2例;术后6个月与术前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比较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出内固定后2 d各项解剖数据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优势。

章浩伟,吕琳,刘颖,孙万驹,牛文鑫,倪明[10](2021)在《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钢板两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可行性。方法基于CT和MRI图像建立足踝部骨骼-肌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模型,并通过桡骨远端钢板和跟骨钢板模拟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负重站立时,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别为324.70、407.90 MPa;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模型的最大位移分别为2.498、2.541 mm,前者在前后和垂直方向位移较大,但内外侧位移较小。两种模型的后关节面位移无显着性差异,Bohler’s角和Gissane’s角也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桡骨远端钢板两点固定可以满足跟骨骨折治疗的稳定性需要,与传统钢板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整体应力分布更均匀、可以早期开展康复训练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新方法。

二、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及防治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医病因病机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影响因素
    1 骨折类型
    2 肿胀
手术方式
切口入路类型
    1 止血带
    2 缝合方式
    3 引流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皮条引流及负压引流。
        3.1 皮条引流
        3.2 负压引流
        3.3 其他
愈合不良处理措施
    1 红肿及渗出
    2 坏死及感染
    3 钢板外露及不愈合
讨 论

(4)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原则
2 微创复位内固定
3 钢板的选择
4 植骨问题
5 术后康复

(5)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适应证
    1.1 软组织条件差
    1.2 骨折类型简单
2 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2.1 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2.2 外固定器固定术
    2.3 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2.4 经皮球囊跟骨扩张复位术
    2.5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
3 总结

(6)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不同角度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志愿者
        2.1.2 硬件及软件
        2.1.3 内固定物规格
    2.2 方法
        2.2.1 获取跟骨CT图像
        2.2.2 建立跟骨模型
        2.2.3 建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模型
        2.2.4 建立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内固定模型
        2.2.5 有限元分析的条件设定与运算
第3章 结果
    3.1 跟骨模型
        3.1.1 跟骨网格化模型
        3.1.2 跟骨实体化模型
    3.2 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模型
    3.3 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内固定模型
        3.3.1 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平行内固定模型
        3.3.2 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与跟骨长轴成角内固定模型
    3.4 有限元分析条件
    3.5 有限元分析运算结果
        3.5.1 骨块位移
        3.5.2 骨块应力
        3.5.3 内固定物形变
        3.5.4 内固定物应力
第4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跟骨骨折生物力学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桡骨远端钢板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Sander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足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1.2 材料属性
    1.3 加载与边界条件
2 结果
    2.1 模型验证
    2.2 应力分布
        2.2.1 内固定模型的应力特征
        2.2.2 跟骨应力分析
    2.3 位移结果分析
        2.3.1 跟骨整体位移
        2.3.2 后关节面位移和跟骨角度变化
3 讨论
    3.1 拉力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技术要点
    3.2 拉力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意义
    3.3 早期康复训练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4 结论

(8)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疾病诊断标准
        1.2.2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1.3 病例分类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案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案
        2.3.1 试验组手术方案
        2.3.2 对照手术方案
        2.4 术后处理
    3 统计学处理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的比较结果
        4.2 两组患者影像学观察指标对照分析结果
        4.3 两组患者手术预后及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
        4.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5 讨论
        5.1 跟骨的解剖与损伤机制特点
        5.2 中医对跟骨骨折的认识及其治疗发展概况
        5.3 撬拨复位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5.4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与植骨相关的争议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Maryland足功能评分表
    附录二 患者随访信息登记表
综述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术后跟骨骨折复位、伤口情况以及腓肠神经损伤情况
    2.2 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解剖数据比较
3 讨 论

(10)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足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1.2 材料属性
    1.3 加载与边界条件
2 结果
    2.1 模型验证
    2.2 应力分布分析
        2.2.1 内固定模型的应力特征
        2.2.2 跟骨应力分析
    2.3 位移结果分析
        2.3.1 跟骨整体位移
3 讨论
    3.1 两点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解剖学机制
    3.2 两点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可行性
    3.3 两点与三点固定的生物力学差异
    3.4 跟骨结节的治疗意义
4 结论

四、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及防治现状[J]. 仲锋锋,孟祥奇,欧炳金,朱宏,程顺达,农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12)
  • [2]骨修复材料治疗跟骨骨折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J]. 田冲,高博,于鸿伟,王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22)
  • [3]微创三窗切口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 畅宁,徐静磊,徐晨阳,邓俊森,苗万坡,易先达,马献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1(10)
  • [4]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思考[J]. 洪浩,俞光荣. 中国骨伤, 2021(09)
  • [5]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研究[J]. 李泽芹,董恒纲,张志宏. 医学信息, 2021(16)
  • [6]跟骨SandersⅡB型骨折双平行螺钉不同角度内固定模型的有限元分析[D]. 赖嘉恒.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7]桡骨远端钢板联合拉力钉固定治疗Sander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J]. 章浩伟,吕琳,裴潇倜,黄鹏杰,孙万驹,倪明,祝晓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04)
  • [8]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胡朝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经跗骨窦入路联合微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 纪木强,欧阳敏仪,李伟强,翁天才,李春生,郑泓.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10]两点固定和三点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J]. 章浩伟,吕琳,刘颖,孙万驹,牛文鑫,倪明. 医用生物力学, 2021(01)

标签:;  ;  ;  ;  

新型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