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重关系解决工程问题

使用多重关系解决工程问题

一、利用倍数关系解工程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高斌[1](2021)在《预裂爆破炮孔间距与孔径倍数关系的数值模拟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程子越[2](2021)在《轴箱振动与轨道不平顺对应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轨道不平顺是引起轮轨振动的主要根源,影响着列车运营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轨检车成本高且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轨道不平顺状态,通过研究轨道不平顺与轴箱振动数据对应关系,利用易测得的车辆轴箱加速度评估轨道不平顺的状态,高效、经济地为线路养护维修提供有效信息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轴箱加速度和轨道不平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轴箱加速度在不同速度和轨道不平顺工况下的变化规律以及轴箱加速度积分得到的位移与轨道激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轴箱振动响应和轨道不平顺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工作和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北京地铁4号线的车辆动力学参数,在SIMPACK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逆傅里叶变换法对美国轨道五级谱进行数值模拟,作为动力学模仿真模型的激励输入。(2)通过分析各工况下的仿真计算结果得到,速度一定时轴箱加速度的整体幅值随轨道激扰的增大而增大;轨道激扰一定时轴箱加速度的整体幅值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计算轴箱加速度与轨道激扰的相干性可得,轴箱垂向加速度与轨道垂向激扰有较强的相干性,轴箱相干性较差。提取轴箱加速度的时、频域特征值后分析得到,不同轨道不平顺倍数下轴箱加速度的部分时、频域特征值基本随速度线性变化。利用轴箱加速度的时频域特征值,得到以轴箱加速度和速度估计轨道不平顺状态的数学模型。(3)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消除轴箱加速度积分中的趋势项得到轴箱位移,基于雨流计数法得到轴箱位移和轨道激扰的幅值-频次分布并对分布曲线进行拟合。通过比较轴箱位移和轨道激扰的幅值-频次分布曲线,得到不同工况下轨道不平顺的幅值-频次分布拟合曲线参数的比值与由轴箱加速度数值积分得到的幅值-频次分布拟合曲线参数的比值关系,因此可以用轴箱加速度积分之间的关系表征轨道不平顺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利用轴箱加速度积分所得的位移响应表征轨道不平顺之间的关系。(4)开展北京地铁4号线线路实验,获取实际运营车辆的加速度和速度数据。结合线路实测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实测轴箱振动信息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轴箱加速度信号积分得到的各站间轨道激扰倍数关系能够与利用轴箱加速度特征值推导出的激扰倍数关系基本吻合。本文研究得到的轴箱加速度与轨道不平顺对应关系模型能够用于实际线路维护工作,为地铁线路的日常检修提供参考。图69幅,表28个,参考文献68篇。

宋苗苗[3](2020)在《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采用的传统自动重合闸方式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不仅会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恶劣,还会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国内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使用,架空线与电缆线并存的混合线路大量涌现,传统自动重合闸的重合失败率升高,使得自动重合闸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此研究一种在重合之前判断配电线路上是否还有故障的配电网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深度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即在发生故障时投入试探阻抗元件,利用流过试探阻抗元件的电流幅值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试探阻抗中电阻的比例、限流深度以及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判定的需求三个方面,理论分析了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选取问题。基于合适的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据,即流经主开关与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幅值大于整定值时为永久性故障,反之则判定为瞬时性故障,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线路模型,研究了试探阻抗元件投入时负荷特性、励磁涌流和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对理论分析得出的试探阻抗元件阻值进行适当修正,就可以消除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在故障判据中增加0.3s的延时就可以有效区分短路电流与励磁涌流;当负载率较大时,试探阻抗元件的投入会导致敏感负荷低电压脱网,瞬时性故障时流过主断路器--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降低,不会对故障判据造成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对纯架空线路、纯电缆线路以及混合线路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时发生三相及两相相间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永久性故障判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铁芯电抗器和空芯电抗器设计试探阻抗元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法,得出相同阻抗值的空芯电抗器的尺寸远小于铁芯电抗器,最终选择以空芯电抗器来实现试探阻抗元件。

马骏[4](2020)在《折多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文中研究说明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呈弧形展布的高活动速率的大型走滑活动断裂,构成了川滇活动地块东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具备发生高震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高地震风险。鲜水河断裂带总体走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结构较为单一,多为单支断裂,但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由三条分支断裂组成,自北向南分别为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三条断裂全新世以来均有明显的活动。雅拉河断裂北段、色拉哈断裂中段和折多塘断裂南段分别发生过1700年>61/2级地震、1725年7级地震和1955年7.5级地震。比例尺1:50000的鲜水河活动断裂带地质图(1995)及现有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折多塘断裂全新世活动段南起折多塘村附近,向北至康定机场附近,全长约30km,该段也是1955年7.5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位置,而康定机场以北的西北段没有晚第四纪活动的报道。折多塘断裂较大范围处于无人机禁(限)飞区,本文通过高精度卫星影像以及DEM数据对全段进行断层地貌分析和位错测量。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野外调查、无人机测量技术,本文勾画了折多塘断裂全段的几何展布;揭示了断裂地质地貌断错特征,针对西北段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分析固定步长的累积位错概率密度图,来识别折多塘断裂单次地震事件的位移与多次地震事件的累积位移;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折多塘断裂的研究结果,对折多塘断裂的潜在地震震级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地震危险性。本次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通过影像解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确定了折多塘断裂全段的几何展布,并发现折多塘断裂西北段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经实地调查与探槽开挖等工作核实,该活动段东南起于康定机场北侧,向北西延伸到多日阿嘎莫村,呈北西向展布,北西端邻近色拉哈断裂北段。本次研究结果认为折多塘断裂全新世活动范围较前人研究成果向西北延伸了16km。(2)针对折多塘断裂全段,利用卫星影像和DEM数据进行断错地貌的识别和水平、垂直位错测量与分析。水平位错量的固定步长累积位错概率密度分布揭示了折多塘断裂东南段最新一次事件的同震位错量沿断裂走向发生变化,形态呈不对称钟状,最大同震位错量为7.5m,然后向两侧递减,向北位错量递减至最小2-3m,向南递减至5.5m。折多塘断裂西北段位错量分布较为集中,平均同震位错量约为3m。折多塘断裂东南段第2次、3次、4次地震事件的累积位错量与断裂东南段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同震位错量在较大范围内呈倍数关系,而且表现出相似的滑动分布,指示断裂东南段滑动遵循特征滑动行为。垂直位错量的固定步长累积位错概率密度分布揭示了折多塘断裂西北段最新一次事件的平均垂向同震位错量约为0.6m。折多塘断裂东南段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平均同震位错量约为2.7m,折多塘断裂东南段第2次、3次地震事件的累积位错量均与东南段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同震位错量呈倍数关系。(3)对于折多塘断裂水平方向活动方式,多个地貌证据均可证明其为左旋。折多塘断裂的垂向活动方式,通过高程剖面分析发现,康定机场-折多山口此区域断裂北东盘为上升盘。沿折多塘断裂展布方向,其垂向活动方式发生变化。西北段多日阿嘎莫二村北处北东盘为上升盘,木雅祖庆学校北处南西盘为上升盘,所以多日阿嘎莫二村北-木雅祖庆学校北之间存在一个小型枢纽点,使得折多塘断裂活动方式发生变化。折多塘断裂东南段的北东盘均为上升盘,南西盘均为下降盘。所以木雅祖庆学校北-康定机场之间存在一个枢纽点。康定机场-折多山口段折多塘断裂切过坡向南西的山坡,以正断层形式存在,折多山口-二台子道班、二台子道班-折多塘村段切过坡向北东的山坡,以逆断层形式存在。(4)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的滑动速率的空间变化。总体来说,鲜水河断裂从北西至南东,经过康定段后,滑动速率显示出降低的趋势。通过对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地震活动深度分布的分析,发现此区域的三个分支断裂: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在深度为15km处观察到花状结构,这三条分支断裂在该深度以下汇聚成一个单一的断层。通过经验公式求得均值,对折多塘断裂的西北段和东南段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进行初步估算,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估值的合理性和两段的最终取值,得到西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7.4级,东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7.6级。最终进行折多塘断裂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探槽和冲沟剖面揭露的事件年代,折多塘断裂西北段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年代介于5821-3148 yr BP,最新一次地震离逝时间较长,且该段通过震级-水平位错量经验公式估算其最大潜在地震为7.4级,所以未来有大地震复发风险。折多塘断裂东南段平均地震复发间隔为752±137yr,东南段上一次强震为1955年7.5级地震,离逝时间仅65yr。故未来百年内不存在7.5级以上大地震复发的危险。

李蕊[5](2020)在《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控制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是防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的关键。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选择3种雨强(60、90、120 mm/h),3种坡度(10°、15°、20°),3种生物炭含量(BC,0%、3%、6%),2种耕作方式(平作P、横垄H)和2类下垫面(裸地L、植被Z),共设置裸地:LP0(平作),LH0(横垄)、LP3(3%BC)、LH3(横垄+3%BC)、LP6(6%BC)、LH6(横垄+6%BC),植被:ZP0(平作)、ZH0(横垄)、ZP3(3%BC)、ZH3(横垄+3%BC)、ZP6(6%BC)、ZH6(横垄+6%BC)等12种处理,研究模拟暴雨下坡面径流总氮(TN)、溶解性总氮(DN)、吸附性总氮(PN)和铵态氮(NH4+-N)流失特征,分析不同处理对坡地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量化不同处理下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90 mm/h雨强及不同坡度条件下,不同措施裸坡和植被坡面氮素流失过程差异显着。坡面TN和D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均在产流前20 min迅速减少,随后趋于稳定。坡面P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的的变化过程呈显着性差异,ZH0、ZH3、LH0下P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呈平稳波动趋势,LH3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而ZH6呈下降趋势;不同措施下NH4+-N与泥沙流失率随降雨历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产流前20 min上升,随后趋于稳定。LH0、ZH0、ZH3下不同形态氮素流失均稳定在较低区域,表明单设横垄(LH0),或植被与横垄组合(ZH0),或植被、横垄与3%生物炭组合(ZH3)均能有效减缓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2)坡度和雨强: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累积氮素(TN、DN、PN)流失量和总产沙量趋势存在差异性。6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累积TN、PN流失量均随坡度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累积D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大;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TN、D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裸坡PN流失量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植被坡面P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后稳的趋势;60 mm/h和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总产沙量均随坡度无明显规律;综上可知在6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坡面在15°附近可能存在TN、PN临界坡度值,在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地和植被坡面在20°附近可能存在氮素临界坡度值。(3)植被: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植被措施表现出明显的减沙固氮效应。总体来看,植被坡面累积氮素流失量和总产沙量均小于裸坡。不同坡度下植被坡面PN/TN比例范围如下:9.64%~64.50%、27.69%~51.33%和17.88%~44.10%,小于同坡度下裸坡坡面PN/TN范围42.62%~79.04%、31.46%~83.99%和51.71%~78.10%,不同雨强下植被坡面PN/TN比例范围为29.64%~38.82%、13.50%~34.73%、33.27%~56.86%,小于同雨强下裸坡坡面PN/TN范围30.60%~64.01%、17.34%~63.02%、42.62%~79.04%,表明不同坡度和雨强下植被措施均能有效降低PN/TN比例。(4)生物炭: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氮素和总产沙量随生物炭增加的规律一致。裸坡下,6%BC≈3%BC>0%BC,表明施加本实验范围内的生物炭均会加剧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和土壤侵蚀;植被下,6%BC>3%BC≈0%BC,表明单设植被措施或植被+3%BC均有良好的减沙固氮效果,但当植被与6%BC结合时,坡面氮素泥沙流失急剧增加。推测裸坡坡面3%BC和6%BC均属于过量生物炭,而植被坡面3~6%BC属于过量生物炭,因此实际农业生产中不建议在裸坡施加生物炭,但在植被坡面可施用0%~3%范围内的生物炭(ZP0~ZP3)以期达到进一步减沙固氮的效果。(5)横垄: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设置横垄对减缓坡面侵蚀和氮素流失的效应呈显着性变化,但植被坡面设置横垄对减缓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变化规律一致。裸坡设置横垄对氮素和泥沙的消减效应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减弱,在特大暴雨、陡条件下易失效;而植被坡面设置横垄对氮素和泥沙的消减效应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增强,在特大暴雨、陡坡条件下仍能起到明显的减沙固氮作用,氮素消减率和减沙率最优均达55%以上,表明植被+横垄更能有效控制坡地氮素流失。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建议将植被与横垄措施(ZH0)搭配进行布设以减缓雨强和坡度增大引起的氮素和泥沙流失风险。(6)溶解态与吸附态氮素: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不同措施裸坡和植被坡面PN/TN比例存在较大变化。不同坡度下,裸坡氮素流失以PN流失为主,植被坡面以DN流失为主,且坡度增大会显着增大裸坡PN/TN比例;不同雨强下,裸坡氮素流失在60~90 mm/h下主要以DN流失为主,在120 mm/h下以PN流失为主,整体来看PN/TN比例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植被坡面施加0%和3%BC在不同雨强下主要以DN流失为主,施加6%BC主要以PN为主。除此之外横垄对降低不同生物炭裸坡PN/TN比例的作用失效,而横垄可有效降低未施或施加3%BC的植被坡面的PN/TN比例。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建议将0%~3%生物炭、横垄与植被措施三者综合布设,不建议在裸坡单设生物炭、横垄或二者搭配布设。

赵宇璇[6](2020)在《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文中认为Z区块于2009年开始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重建井网结构,采用两套井网开发,调整对象为有效厚度小于0.5m的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为主的剩余油富集层位,对发育较好的GⅢ、GⅣ油层组封存,暂不开采。历经近10年开发后,该区块面临水驱控制程度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需针对原来封存的GⅢ、GⅣ油层组实施补孔,并进行井网井距和分层注水层段优化。本文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补孔对象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并对补孔后层段、井网井距进行了优化。取得如下成果:利用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交汇图确定了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本文根据Z区块G油层组数据资料,完成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生产历史拟合,运用耗水率与含水率图版结合相渗-分流量关系曲线确定补孔的剩余油饱和度界限分别为0.35、0.45,剩余储量丰度界限为全区平均储量丰度5×104t/km2,提取模型中各网格点的含油饱和度与剩余储量丰度绘制交汇图联合评价,将剩余油划分为六大类并明确具备补孔潜力的区域,克服了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的局限性。运用数值模拟法预测补孔方案及补孔时机的开发效果,并对补孔后的油水井优化井网井距,综合技术指标、“开发均衡指数”和经济指标进行方案优选。本文选取小层有效厚度和单井小层水淹程度两个参数,结合潜力区域逐井逐层制定补孔方案,优选补孔对象为有效厚度0.5m以上、小层含水率低于97%的油层;以油水井不转注为前提,进行井网井距方案设计,得到五点法井网106m井距开发效果最佳;运用洛伦茨曲线法及提出的“开发均衡指数”量化评价二次开发前后的驱替均衡程度,平面驱替均衡指数提高了0.1030但仍差异较大,纵向各小层注、采驱替程度由差异较大变为相对均衡,开发均衡指数分别提高了0.1057和0.0942。明确层段组合界限并用最优分割法制定了层段组合方案。本文针对各影响因素建立概念模型确定其技术界限:层段渗透率极差上限为4.5,层段厚度小于8m,段内含油饱和度极差不超过1.4;选取单井小层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压力五个动静态参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单井综合评价参数;运用最优分割法将层段按顺序且性质相近的原则,在现有注水井分段数目基础上设计层段细分方案,最终优选层段划分方案为在现阶段水井分段数基础上增加1段,且保证水井分段数最大为7段,采收率预计提高2.44%,平面驱替均衡程度由差异悬殊调整为比较均衡。有效改善了开发现状,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国煜[7](2020)在《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产生巨量的退役动力电池,为了解决退役动力电池带来的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研究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考虑技术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结合梯次利用电池性能和应用场景的需求,设置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规则,提出适用性评价算法,并分别对应用场景中的适用电池类型和电池的适用场景进行排序。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别对梯次利用电池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分析,筛选相应的性能表征参数,作为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的指标,并总结影响梯次利用电池性能的因素。(2)设置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规则。评价规则以梯次利用电池性能表征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根据所评价的不同电池的各个表征参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行打分。接着综合考虑梯次利用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对表征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表征参数在评价中的比重、应用场景需求等方面,为评价指标设置评价系数,最终得到不同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区间。技术性方面,首先基于层次聚类算法分析不同表征参数在评价中的比重,接着以调频服务、调峰服务、峰谷套利、平抑出力波动和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五种典型场景为例,基于场景需求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表征参数的影响程度,来设置相应评价系数。经济性方面,首先基于艾林方程建立寿命评价模型,以预估不同类型电池的日历寿命这一表征参数,接着基于净收益模型和新电池购置价格,来分析梯次利用电池的购置价格这一表征参数,最后基于灵敏度设置相应评价系数。安全性方面,基于运行环境和应用场景条件的不同来设置相应的评价系数。最终,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五种典型场景的实例来验证评价规则的有效性。(3)提出改进的Adaboost-VIKOR算法,根据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区间,开展不同类型电池在应用场景中的适用度量化计算,并采用TOPSIS算法来验证适用度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依据适用度的大小分别对应用场景中的适用电池类型和电池的适用场景进行排序。

王亚涛[8](2020)在《变转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滚动轴承在旋转机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其常处于恶劣环境中导致发生故障,因此对于滚动轴承的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变转速工况,对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振动信号进行了特性分析和诊断方法研究,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本文所研究方法对于变转速下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传统时域、频域分析方法难以适用于变转速工况的问题,研究了变转速工况下的故障振动信号特性。从轴承振动产生机理出发,按照恒定转速到变转速、单一故障形式到复合故障形式的次序建立故障振动模型,构建仿真信号进行特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了变转速工况下的故障冲击成分在各个域内的特点,指出该情况下的有效分析域。重点分析了复合故障在阶次域和时频域内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方法研究奠定基础。针对复合故障信号成分复杂、故障之间相互干扰导致传统计算阶次跟踪方法难以直接用于变转速下的复合故障特征提取的问题,结合变转速复合故障信号的阶次域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角域虚拟多通道信号的变转速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包络解调,并利用计算阶次跟踪对包络信号进行等角度重采样,将时域信号转换到角域中。随后引入变分模态分解将角域信号分解为多个模态,并通过相关系数选择具有更加丰富故障信息的模态以构建虚拟的多通道信号。最后采用经典的盲源分离算法—独立分量分析对复合故障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出轴承的多个故障。针对现有的基于阶次跟踪和基于非平稳故障特征解调等变转速复合故障诊断方法一般需要额外安装转速计以及难以适用于转速变化复杂工况等问题,结合变转速故障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频曲线分类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局部峰值搜索算法从振动信号的时频分布中提取具有较高幅值的多条时频曲线。然后根据提出的分类算法对这些时频曲线进行分类,排除无关的干扰曲线。最后根据分类结果进行转频估计和故障诊断。通过实验分析和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转速估计精度及故障诊断精度,在转速难以测量或转速变化复杂的工况中较传统方法有更好的实用性。

李晓静[9](2020)在《小学简易方程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简易方程”作为刻画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模型,在培养学生算术思维的基础上,初步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还有利于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初中学习代数知识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来研究小学简易方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试卷分析,了解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不喜欢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忽略方程的优势,习惯用复杂的算术方法解题,用方程解时,却找不到数量关系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教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2)关注“等式”中“=”的不同含义;深入理解“方程意义的本质”;渗透为什么学习等式的性质。(3)有效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提升学生列方程的能力;通过典型例题直观呈现算术与代数两种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体会方程的优势;小学低段教学时要提前渗透代数思想,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4)将史料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等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依据学情,针对研究结论对“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这两个内容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希望对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帮助。

夏朝旭[10](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利用倍数关系解工程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倍数关系解工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轴箱振动与轨道不平顺对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不平顺研究现状
        1.2.2 加速度数值积分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2.1 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2.1.1 轨道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
        2.1.2 构架柔性体模型
        2.1.3 整车动力学模型
    2.2 轨道不平顺及数值模拟
        2.2.1 轨道不平顺种类
        2.2.2 轨道谱概念及作用
        2.2.3 轨道谱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2.2.4 基于等效应力的轨道状态划分
    2.3 轨道车辆动力学仿真响应分析
        2.3.1 轮轨动力响应分析
        2.3.2 车辆运行安全性分析
        2.3.3 车辆运行平稳性分析
        2.3.4 不同工况下轴箱加速度响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轴箱加速度与轨道不平顺关系分析
    3.1 轴箱加速度与轨道不平顺的关系分析
        3.1.1 轨道不平顺对轴箱振动影响分析
        3.1.2 轨道不平顺与轴箱加速度的相干性研究
    3.2 轴箱振动响应时域不平顺特征提取及分析
        3.2.1 轴箱加速度时域不平顺特征提取
        3.2.2 不同工况下轴箱加速度时域不平顺特征分析
        3.2.3 不同轨道状态车辆运行速度与轴箱加速度时域特征值对应关系
    3.3 轴箱振动响应频域不平顺特征提取及分析
        3.3.1 轴箱加速度功率谱密度计算
        3.3.2 不同工况下频域不平顺特征分析
        3.3.3 不同轨道状态车辆运行速度与轴箱加速度频域特征值对应关系
    3.4 小结
4 基于轴箱加速度的轨道激扰研究
    4.1 加速度数值积分方法
    4.2 加速度积分消除趋势项的处理
        4.2.1 加速度积分中的趋势项
        4.2.2 加速度积分的趋势项处理
    4.3 仿真加速度的时域数值积分
        4.3.1 仿真加速度响应的数值积分处理
    4.4 仿真加速度响应数值积分与轨道激扰对应关系研究
        4.4.1 车辆各部件仿真加速度响应的数值积分
        4.4.2 不同工况下轴箱位移与轨道激扰对应关系研究
    4.5 小结
5 线路实测轴箱加速度及轨道状态研究
    5.1 试验方法和测点布置
        5.1.1 加速度与速度测点布置
        5.1.2 线路测试工况
    5.2 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
        5.2.1 数据采集系统
        5.2.2 数据处理流程
        5.2.3 数据处理结果
    5.3 基于实测轴箱振动加速度的轨道状态确定
        5.3.1 基于实测轴箱加速度时域信号的轨道状态确定
        5.3.2 基于实测轴箱加速度频域信号的轨道状态确定
    5.4 基于轴箱加速度积分的轨道状态确定
        5.4.1 实测加速度信号的积分结果
    5.5 两种方法划分轨道状态的对比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 带有深度限流装置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2.1 基本原理
    2.2 试探阻抗元件阻值的选取
        2.2.1 从试探阻抗中电阻比例的角度
        2.2.2 从深度限流的角度
        2.2.3 从可靠区分故障性质的角度
    2.3 永久性故障判据
    2.4 本章小结
3 永久性故障判据的影响因素
    3.1 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2 励磁涌流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2.1 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励磁涌流仿真
        3.2.2 不同合闸阻抗下的励磁涌流仿真
    3.3 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3.1 瞬时性故障时馈线上的电压降
        3.3.2 典型负荷低电压脱网特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算例验证
    4.1 仿真模型
    4.2 在纯架空线路的应用
    4.3 在纯电缆线路的应用
    4.4 在混合线路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试探阻抗元件的实现
    5.1 铁芯电抗器
    5.2 空芯电抗器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折多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地震地质概述
    2.1 地质构造背景
        2.1.1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背景
        2.1.2 鲜水河断裂康定段地质概况
    2.2 折多塘断裂展布及其活动性
        2.2.1 断裂展布
        2.2.2 断裂活动性
    2.3 地震活动
第3章 折多塘断裂西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3.1 地貌与第四系
        3.1.1 冲、洪积扇状地貌
        3.1.2 主要断错地貌
    3.2 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
        3.2.1 多日阿嘎莫二村北(Site1)
        3.2.2 木雅祖庆学校北(Site2)
        3.2.3 多日阿嘎莫一村南(Site3)
        3.2.4 通里隆巴(Site4)
    3.3 全新世以来的断错事件
        3.3.1 探槽剖面
        3.3.2 沟壁开挖剖面
        3.3.3 事件定年
第4章 折多塘断裂断错位移分布与滑动行为
    4.1 数据处理与方法概述
        4.1.1 数据获取
        4.1.2 数据处理
        4.1.3 水平位错标志测量方法
        4.1.4 垂直位错标志测量方法
    4.2 位错标志识别与测量
        4.2.1 水平位错标志识别与测量
        4.2.2 垂直位错标志识别与测量
    4.3 水平位错与分布
        4.3.1 位错分布与累积位错概率密度(COPD)分析
        4.3.2 数据对比
        4.3.3 最新一次事件的滑动分布
        4.3.4 断层滑动行为
        4.3.5 分步长与位错统计的对比分析
    4.4 垂直位错与分布
        4.4.1 位错分布与累积位错概率密度(COPD)分析
        4.4.2 数据对比
        4.4.3 最新一次事件的滑动分布
        4.4.4 分步长与位错统计的对比分析
    4.5 讨论
        4.5.1 水平位错量小结
        4.5.2 垂直位错量小结
        4.5.3 折多塘断裂活动方式
        4.5.4 折多塘断裂地震破裂特征
第5章 折多塘断裂的地震危险性
    5.1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滑动速率的分配
    5.2 折多塘断裂西北段与相邻断裂的构造关系分析
        5.2.1 西北段与东南段构造关系
        5.2.2 西北段与色拉哈断裂北段构造关系
    5.3 折多塘断裂潜在地震震级评估及危险性
        5.3.1 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
        5.3.2 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初步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6.1 初步认识
    6.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沿折多塘断裂水平位移测量数据表
附录2 沿折多塘断裂垂向位移测量数据表
附录3 古地震事件年龄限定的OxCal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降雨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1.2.2 地形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1.2.3 土壤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1.2.4 坡面管理措施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1.2.5 土壤改良剂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1.2.6 总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降雨装置
        2.3.2 试验材料
        2.3.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不同措施下不同形态氮素流失过程
    3.1 本章试验概况
    3.2 坡面总氮流失过程
    3.3 坡面溶解性总氮流失过程
    3.4 坡面吸附性总氮流失过程
    3.5 坡面铵态氮、泥沙流失过程
    3.6 讨论与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措施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1 本章试验概况
    4.2 60mm/h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3 60mm/h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4 90mm/h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5 90mm/h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6 缓坡下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7 缓坡下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4.8 讨论与分析
    4.9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措施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1 本章试验概况
    5.2 60mm/h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3 60mm/h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4 90mm/h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5 90mm/h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6 缓坡下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7 缓坡下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5.8 讨论与分析
    5.9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措施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1 本章试验概况
    6.2 60mm/h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3 60mm/h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4 90mm/h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5 90mm/h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6 缓坡下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7 缓坡下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6.8 讨论与分析
    6.9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开发现状及矛盾问题分析
    1.1 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层及流体特征
    1.2 开发现状
第二章 水驱开发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1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拟合
        2.1.1 地质建模方法
        2.1.2 网格划分及构造模型的建立
        2.1.3 相模型的建立
        2.1.4 属性模型的建立
        2.1.5 地质储量拟合
    2.2 Z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2.2.1 相渗曲线的选择
        2.2.2 高压物性曲线的选择
    2.3 历史生产数据拟合
    2.4 剩余油分布情况及补孔潜力区域的确定
        2.4.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2.4.2 剩余储量丰度分析
        2.4.3 垂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2.4.4 剩余油潜力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二次开发补孔挖潜方法研究
    3.1 补孔选层的界限研究
        3.1.1 补孔方案
        3.1.2 方案效果预测
        3.1.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3.2 驱替均衡程度评价方法
    3.3 补孔时机的模拟与预测
        3.3.1 补孔时机方案
        3.3.2 方案效果预测
        3.3.3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第四章 井网井距优化设计研究
    4.1 井网井距方案设计
    4.2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4.3 优选合理井网井距
第五章 层段组合方法及技术界限研究
    5.1 层段划分的影响因素及界限
        5.1.1 储层有效厚度
        5.1.2 层间渗透率极差
        5.1.3 层间含油饱和度极差
    5.2 层段组合划分方法
    5.3 开发效果评价与预测
    5.4 方案开发指标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应用
        1.2.2 理论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2 梯次利用电池性能分析
    2.1 技术性能分析
        2.1.1 表征一致性的参数
        2.1.2 影响衰退特性的因素
    2.2 经济性能分析
        2.2.1 表征成本的参数
        2.2.2 影响经济效益因素
    2.3 安全性能分析
        2.3.1 表征安全风险参数
        2.3.2 影响安全风险因素
    2.4 小结
3 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规则
    3.1 技术性评价规则
        3.1.1 基于层次聚类算法的表征参数评价系数设置
        3.1.2 基于应用场景需求的影响因素评价系数设置
    3.2 经济性评价规则
        3.2.1 基于艾林方程的寿命评价模型
        3.2.2 基于净收益模型的购置价格分析
        3.2.3 基于灵敏度的评价系数设置
    3.3 安全性评价规则
        3.3.1 基于电池安全性能表征参数的评价值
        3.3.2 基于运行环境和应用场景条件的评价系数设置
    3.4 评价规则的有效性验证
        3.4.1 AHP法步骤
        3.4.2 电池状态设定
        3.4.3 调频服务
        3.4.4 调峰服务
        3.4.5 峰谷套利
        3.4.6 平抑出力波动
        3.4.7 通信基站备用电源
    3.5 小结
4 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评价方法
    4.1 基于Adaboost-VIKOR算法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4.1.1 基于Adaboost算法的适用性评价矩阵
        4.1.2 基于VIKOR算法的适用度计算方法
    4.2 基于TOPSIS算法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4.3 算例分析
        4.3.1 应用场景的适用电池类型排序
        4.3.2 电池的适用场景排序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变转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变转速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概述
        1.2.1.1 基于阶次跟踪的变转速故障诊断方法
        1.2.1.2 基于时频分析的变转速故障诊断方法
        1.2.2 变转速下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1.2.2.1 基于阶次跟踪和传统复合故障诊断相结合的方法
        1.2.2.2 基于非平稳故障特征解调的时频分析方法
        1.2.2.3 基于瞬时转速估计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变转速下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滚动轴承常见失效形式及振动产生机理
        2.2.1 滚动轴承常见失效形式
        2.2.2 滚动轴承振动产生机理分析
    2.3 恒定转速下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特性
        2.3.1 恒定转速下轴承故障振动信号模型
        2.3.2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频率
        2.3.3 恒定转速下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特性
    2.4 变转速下轴承单一故障振动信号特性
        2.4.1 变转速下轴承单一故障振动信号模型
        2.4.2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系数
        2.4.3 变转速下轴承单一故障振动信号特性分析
    2.5 变转速下轴承复合故障振动信号特性
        2.5.1 变转速下轴承复合故障振动信号模型
        2.5.2 变转速下轴承复合故障振动信号阶次域特性分析
        2.5.3 变转速下轴承复合故障振动信号时频域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角域虚拟多通道信号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3.1 引言
    3.2 COT算法介绍
        3.2.1 COT算法基本原理
        3.2.2 COT算法对于变转速复合故障诊断的不足
    3.3 ICA算法及其在复合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3.1 ICA算法基本原理
        3.3.2 FastICA算法原理及实现步骤
        3.3.2.1 FastICA算法预处理
        3.3.2.2 FastICA算法基本原理
        3.3.2.3 FastICA算法实现步骤
        3.3.3 ICA在复合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不足
    3.4 基于角域虚拟多通道信号的复合故障诊断
        3.4.1 VMD算法介绍
        3.4.1.1 VMD算法基本原理
        3.4.1.2 VMD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择
        3.4.2 角域虚拟多通道信号的构建
        3.4.3 基于角域虚拟多通道的复合故障诊断步骤
    3.5 实验研究
        3.5.1 实验设计与步骤
        3.5.2 数据分析与结果
        3.5.3 与传统COT方法的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时频曲线分类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4.1 引言
    4.2 多时频曲线及其在变转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4.2.1 基于多时频曲线的变转速单一故障诊断方法
        4.2.2 局部峰值搜索算法及其在时频曲线提取中的应用
    4.3 复合故障振动信号中的多时频曲线分析
    4.4 基于多时频曲线分类的复合故障诊断
        4.4.1 基于谐波关系的多时频曲线分类
        4.4.2 转频估计及故障判别
        4.4.3 基于多时频曲线分类的复合故障诊断实现步骤
    4.5 实验研究
        4.5.1 实验设计与步骤
        4.5.2 数据分析与结果
        4.5.3 方法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小学简易方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研究
        1.3.2 简易方程教学策略研究
        1.3.3 简易方程教材研究
        1.3.4 简易方程中数学的思想方法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内容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算术与代数
        2.1.2 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
        2.1.3 简易方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迁移理论
        2.2.2 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理论
        2.2.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2.4 发生教学法
    2.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简易方程教学要求
    2.4 人教版教科书中对简易方程内容设置概述
        2.4.1 用字母表示数
        2.4.2 解简易方程
第3章 简易方程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工具
    3.3 文本搜集与处理
第4章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4.1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问题分析
        4.1.1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2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4.2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建议
    4.3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4.4 小结
第5章 “解简易方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5.1 “解简易方程”教学问题分析
        5.1.1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2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5.2 “解简易方程”教学建议
    5.3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10)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利用倍数关系解工程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预裂爆破炮孔间距与孔径倍数关系的数值模拟与优化[D]. 高斌.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轴箱振动与轨道不平顺对应关系研究[D]. 程子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D]. 宋苗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折多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D]. 马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5]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D]. 李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Z区块二次开发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方法研究[D]. 赵宇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场景适用性分析[D]. 李国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变转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王亚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小学简易方程教学研究[D]. 李晓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标签:;  ;  ;  ;  ;  

使用多重关系解决工程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