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膜脂环境中PSII核心复合物和外周天线之间的功能关系

不同膜脂环境中PSII核心复合物和外周天线之间的功能关系

论文摘要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类囊体膜中进行的,它是由脂质双层膜和色素蛋白复合物构成的。光系统II(PSII)是存在于类囊体膜中的多亚基色素蛋白复合物,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诱导的电荷分离,产生电子传递并催化水的光解。光系统II捕光天线复合物(LHCII)与PSII核心复合物结合形成的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是PSII在体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这一结构保证了LHCII吸收的能量快速有效的传递到PSII反应中心,进行原初光化学反应。膜脂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在调节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各亚基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类囊体膜脂中,非双层脂单半乳糖甘油二脂(MGDG)含量最多,约占50%,在光合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利用脂质体重组等技术研究了LHCII和放氧核心超分子复合物(OECC)之间的功能关系,MGDG的作用以及微量天线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 MGDG能和Chl a、PC或其它类囊体膜脂一起与PSII蛋白构建蛋白脂质体,脂质体形状较规则统一,基本呈圆球状,阻止了MGDG反六角相结构的形成。脂质体的直径大小在100-500 nm之间,属于小单层脂质体。PSII膜蛋白LHCII和OECC能在MGDG脂质体中实现重组,形成LHCII-OECC超分子复合物,在结构上相互偶联,LHCII-OECC蛋白颗粒直径在15-25 nm之间。LHCII吸收的能量能够传递到核心复合物OECC中,形成功能上的偶联,而且LHCII的结合增加了功能天线的大小和捕光截面积,从而提高了PSII的光化学活性。2. MGDG对蛋白脂质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影响。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结果显示,MGDG影响了PSII复合物色素和蛋白的存在状态;MGDG能增强LHCII和OECC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能量从LHCII到核心复合物的传递,提高PSII的光化学活性。3. MGDG促进类囊体膜脂和PC-MGDG蛋白脂质体的放氧活性的原因不同。在类囊体膜脂脂质体中,MGDG主要通过膜蛋白疏水部分的横向压力增加PSII偶合的天线量,提高PSII的光化学活性;而在PC-MGDG蛋白脂质体中,MGDG不能加强PSII与天线的偶合,可能是通过MGDG与LHCII的相互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PSII 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 1.1.1 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
  • 1.2 膜脂的结构与功能
  • 1.2.1 DGDG、SQDG 和PG 的结构与功能
  • 1.2.2 MGDG 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功能
  • 1.3 膜脂的分子组装及其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1.3.1 脂分子组装
  • 1.3.2 膜脂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1.3.3 脂质体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药品和试剂
  • 2.3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 2.4 Chl a 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5 脂质体的制备及重组
  • 2.6 蛋白脂质体特性的研究方法
  •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 3.1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鉴定与特性
  • 3.1.1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电泳检测
  • 3.1.2 PSII 核心复合物的放氧活性检测
  • 3.1.3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吸收光谱
  • 3.1.4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77K 荧光发射光谱
  • 3.1.5 色素蛋白复合物的77K 荧光激发光谱
  • 3.2 PSII 色素蛋白复合物在Chl a-MGDG 脂质体中的重组研究
  • 3.2.1 Chl a-MGDG 脂质体的组成和比例
  • 3.2.2 重组后Chl a 的HPLC 和77K 荧光发射光谱
  • 3.2.3 脂质体的透射电镜观察
  • 3.2.4 蛋白脂质体的荧光发射光谱
  • 3.2.5 蛋白脂质体的放氧活性
  • 3.3 PSII 色素蛋白复合物在类囊体膜脂脂质体中的重组研究
  • 3.3.1 蛋白脂质体的重组与鉴定
  • 3.3.2 蛋白脂质体的光谱特征
  • 3.3.3 蛋白脂质体的活性及天线大小
  • 3.3.4 温度处理对蛋白脂质体的影响
  • 3.4 PSII 色素蛋白复合物在PC-MGDG 脂质体中的重组研究
  • 3.4.1 蛋白脂质体的重组与鉴定
  • 3.4.2 蛋白脂质体的光谱特征
  • 3.4.3 蛋白脂质体的活性及天线大小
  • 3.4.4 蛋白脂质体的紫外区和可见区CD 光谱
  • 3.5 微量天线功能的初步研究
  • 3.5.1 OECC 和PSII core 核心复合物
  • 3.5.2 蛋白脂质体的荧光光谱
  • 3.5.3 蛋白脂质体的放氧活性
  • 3.5.4 蛋白脂质体的天线大小
  • 第四章讨论
  • 4.1 MGDG 蛋白脂质体的构建
  • 4.2 PSII 膜蛋白在脂质体中的交互作用
  • 4.2.1 LHCII和OECC之间的相互作用
  • 4.2.2 微量天线和PSII 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4.3 MGDG 在PSII 蛋白脂质体交互作用中的功能
  • 4.3.1 MGDG 对LHCII 和OECC 之间能量传递的影响
  • 4.3.2 MGDG 对 PSII 蛋白脂质体放氧活性的影响
  • 4.3.3 MGDG 对微量天线作用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烟草叶片中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在缓解叶绿体PSII光抑制中的作用[J]. 植物学报 2020(01)
    • [2].Measurement of algae PSII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using high-frequency excitation flashes[J].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4(08)
    • [3].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光合作用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 山东科学 2014(01)
    • [4].灌木柳叶PSII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9)
    • [5].高温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PSII活性变化及其耐热性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
    • [6].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 2020(05)
    • [7].天气类型与地下水位对胡杨和灰胡杨PSII光化学效率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2)
    • [8].高温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对生姜叶片多胺代谢及PSII的调控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06)
    • [9].不同光强对霜冻后葡萄叶片PSII光化学活性恢复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6(08)
    • [10].高温胁迫下不同光强对‘赤霞珠’葡萄PSII活性及恢复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8)
    • [11].低温处理葡萄根系对叶片PSII活性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17(02)
    • [12].高盐和高温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PSII颗粒的保护作用[J]. 植物生理学报 2013(06)
    • [13].毕氏海蓬子光系统Ⅱ颗粒的分离与鉴定[J]. 植物生理学报 2014(04)
    • [14].Effects of the heavy metal cadmium on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and the xanthophyll cycle in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J].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8(06)
    • [15].Assignment of the μ_4-O5 atom in catalytic center for water oxidation in photosystem Ⅱ[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26)
    • [16].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PSII电子传递及活性氧对短期高温胁迫的响应[J]. 北方园艺 2019(05)
    • [17].棉花苞叶光呼吸和PSII热耗散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4)
    • [18].Fast Isolation of Highly Active Photosystem II Core Complexes from Spinach[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0(09)
    • [19].The first artificial Mn_4Ca-cluster mimicking the oxygen-evolving center in photosystem Ⅱ[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5(08)
    • [20].青藏高原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的恢复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4)
    • [21].高温干旱对2个辣椒品种PSII功能与光能分配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22].干旱胁迫对胡杨PSII光化学效率和激能耗散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11(04)
    • [23].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PSII光化学效率和光合色素对短期增补UV-B辐射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2(05)
    • [24].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PSII光能吸收和转换变化及与品种耐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9)
    • [25].干旱胁迫下杜鹃叶片生理与PSII活性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8)
    • [26].模拟水、盐胁迫对沙棘幼苗PSII活力影响的对比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1(04)
    • [27].土壤干旱和强光对高山嵩草叶片PSII反应中心非光化学猝灭的交互影响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10)
    • [28].转2-CysPrx基因烟草抗氧化酶和PSII电子传递对盐和光胁迫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3(11)
    • [29].种植密度和方式对夏玉米叶绿体D1蛋白和PSII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9)
    • [30].Calcium contributes to photo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photosystem II in peanut leaves during heat and high irradianc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5(05)

    标签:;  ;  ;  

    不同膜脂环境中PSII核心复合物和外周天线之间的功能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