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深层发酵水溶性活性物质的研究

灵芝深层发酵水溶性活性物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对灵芝深层发酵蛋白酶A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基本特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产生的基本条件、纯生啤酒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灵芝深层发酵水溶性活性物质初步分离研究发现:灵芝深层发酵也能产生SOD,且菌丝体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发酵液,4℃半衰期为7d,相对表观分子量为35000。灵芝发酵全粉抽提液中分离得两种蛋白酶A抑制剂GLPIA1和GLPIA2,建立的纯化工艺为:乙醇分级沉淀(30~80%)、Ultrogel AcA44凝胶层析、Source 30Q离子交换层析。SDS-PAGE和凝胶过滤测定GLPIA1相对表观分子量为38000;GLPIA1的热稳定性较高,80℃保温30分钟,仍保留95%以上的活性,98℃也仅丢失约9%的抑制活性;GLPIA1的pH稳定范围为3.0~7.5; GLPIA1对几种蛋白酶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两种天冬氨酸族蛋白酶有相对较高的抑制活性;GLPIA1对蛋白酶A作用时,Ki值为2.2×10-6,抑制效果最强,其次是胃蛋白酶,GLPIA1对蛋白酶A的IC50为0.16mg/ml;动力学研究(Lineweaver-Burk作图法)发现,GLPIA1是蛋白酶A的非竞争性抑制剂。蛋白酶A抑制剂被两种蛋白酶协同水解或被β-1,3葡聚糖酶水解后,抑制作用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说明GLPAI1肽链或糖链部分发生降解对其抑制活性有较大影响;GLPIA1中亚氨基酸(脯氨酸)和酸性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多(分别接近11%和27%);气相色谱分析GLPIA1糖链组成中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的含量为96%;β-消去反应前后的紫外扫描和氨基酸组成比较结果表明:GLPIA1中的糖苷键为O型糖苷键。GLPIA1的红外吸收图谱及核磁共振图谱结果说明:GLPIA1是一个典型的多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多糖中含有β糖苷键;GLPIA1侧链存在少量β1,6-糖苷键,结合红外与气相的结果,推测此糖蛋白的糖链主要由β-D-葡萄糖以β-1,3糖苷键相连,存在极少量的分支,分支点为β1,6-糖苷键。据GLPIA1与刚果红复合物及单纯刚果红溶液在不同NaOH浓度下λmax的变化,得出GLPIA1分子存在三股螺旋构象;不同浓度碱处理又中和透析过的GLPIA1在不同浓度下进行蛋白酶A抑制活性分析,抑制活性的变化与糖链构象变化相对应,证实GLPIA1空间结构与其抑制活性存在密切关系。灵芝发酵全粉抽提液中另一种蛋白酶抑制剂GLPIA2,仅在215有紫外吸收;GLPIA2的酸性氨基酸较高,三种芳香族氨基酸Trp,Phe和Tyr的含量很低。SDS-PAGE测定其相对表观分子量为15000;GLPIA2对胃蛋白酶和酵母蛋白酶A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比抑制活力分别为14.96 u/mg与10.84u/mg;抑制剂对胃蛋白酶和蛋白酶A的Ki分别为1.52×10-7mol/L和1.34×10-6mol/L;GLPIA2对胃蛋白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18mg/ml,对蛋白酶A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0.29 mg/ml;GLPIA2是胃蛋白酶和蛋白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立题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灵芝深层发酵水溶性活性物质初筛
  • 2.0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2.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灵芝发酵全粉蛋白酶A 抑制剂的提取及基本特性
  • 3.0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GLPIA1 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 4.0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蛋白酶抑制剂GLPIA2 与GLPIB 的基本特性
  • 5.0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5.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灵芝发酵全粉蛋白酶A 抑制剂产生条件初探
  • 6.0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6.4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灵芝发酵全粉蛋白酶 A 抑制剂的应用探讨
  • 7.0 前言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7.4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20(07)
    • [2].混合抑制剂在铅锌矿浮选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研究进展及管理策略[J]. 肿瘤学杂志 2020(05)
    •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的假性进展和超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08)
    • [5].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9(08)
    • [6].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8)
    • [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基因改变与其抑制剂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04)
    • [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15(03)
    • [9].HIV-1侵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07)
    • [1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10)
    • [11].金属矿浮选有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4(02)
    • [12].硫化矿有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矿业 2014(03)
    • [13].苦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21)
    • [1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抑制剂治疗宜早不宜晚?[J]. 新医学 2011(03)
    • [15].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02)
    • [16].mTO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9)
    • [1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超进展现象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19)
    • [18].PI3K抑制剂联合用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20(02)
    • [19].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5)
    • [2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不良反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1)
    • [2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疗效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J]. 转化医学杂志 2020(04)
    • [22].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0(08)
    • [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4].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18(09)
    • [25].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的开发及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04)
    • [2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03)
    • [27].多元抑制剂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J]. 南方金属 2013(01)
    • [28].分子靶向药物PI3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 2012(05)
    • [29].有机抑制剂在浮选中抑制黄铁矿的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02)
    • [30].生物抑制剂的安全性及合理使用[J]. 中国执业药师 2012(09)

    标签:;  ;  ;  ;  ;  ;  ;  ;  ;  ;  

    灵芝深层发酵水溶性活性物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