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

一、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瑜[1](2021)在《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及VSD技术在治疗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poor abdominal incision healing,PAIH)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治疗剖宫产后PAIH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改善PAIH的相关机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20年09月于福建省立医院产科行剖宫产分娩产妇7630例,统计PAIH发生率;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机筛选相同例数的对照组,比较PAIH组(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与对照组(同期行剖宫产,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剖宫产术后PAIH的影响因素。2.筛选福建省立医院产科2017年09月至2020年09月剖宫产术后PAIH产妇62例,随机分为VSD组及对照组。VSD组20例采用VSD技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比较两组PAIH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次数。对两组PAIH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第3、7、1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比较,以评价VSD技术的临床疗效。比较VSD组和对照组PAIH产妇剖宫产术后第3、7、11天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此初步阐释VSD技术改善手术切口愈合机制。结果:1.763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中98例发生术后PAIH,PAIH发生率为1.28%;PAIH多于术后第5天(2~6天)发现;PAIH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试产(OR=3.765,P=0.029)、高糖化血红蛋白(OR=2.041,P=0.033)及妊娠期中重度贫血(OR=2.224,P=0.033)是剖宫产术后PAIH的独立危险因素。2.VSD组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12.10±2.40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5.38±3.8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8,P=0.001);VSD组住院费用18399.44±4421.67元明显高于对照组13846.27±4348.3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4,P<0.001);VSD组术后换药5.70±1.3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2.81±4.0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1,P<0.001)。VSD组和对照组PAIH产妇术后第3天的VAS分别为5.50±1.10分及5.88±1.04分,无统计学差异(P=0.191);VSD组术后第7天的VAS2.70±0.87分显着低于对照组4.50±0.94分,有统计学差异(t=7.028,P<0.001);VSD组术后第11天的VAS 1.45±0.51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98±0.64分,有统计学差异(t=9.293,P<0.001)。VSD组和对照组PAIH产妇术后第3天血清VEGF、PDGF、IL-1β、hs-CRP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05)。VSD组术后第7天血清VEGF119.09±18.97 ng/L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08.87±15.40 ng/L(P=0.027);VSD组术后第11天血清VEGF 144.68±15.07 ng/L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26.33±14.89 ng/L(P<0.001)。VSD组术后第7天血清PDGF 51.49±4.67 ng/L显着高于对照组的47.74±5.30 ng/L(P=0.009);VSD组术后第11天血清PDGF 60.88±6.56 ng/L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3.87±6.78 ng/L(P<0.001)。VSD组术后第7天血清IL-1β1.86±0.54ng/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82±1.19 ng/L(P<0.001);VSD组术后第11天血清IL-1β0.74±0.57 ng/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56±0.87 ng/L(P<0.001)。VSD组术后第7天血清hs-CRP 4.29±0.97 mg/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5.73±1.56 mg/L(P<0.001);VSD组术后第11天血清hs-CRP 1.68±1.02 mg/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66±2.21 mg/L(P<0.001)。结论:1.剖宫产后瘢痕子宫试产、高糖化血红蛋白及妊娠期中重度贫血是剖宫产术后PAIH的独立危险因素。2.VSD技术可能通过提高血清VEGF和PDGF水平及降低血清IL-1β和hs-CRP水平,促进剖宫产术后PAIH患者切口愈合。3.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试产、高糖化血红蛋白及妊娠期中重度贫血的剖宫产产妇。

王丝丝[2](2021)在《剖宫产术后憩室形成对辅助生殖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多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既往剖宫产后有生育二孩需求的育龄妇女越来越多,使得寻求辅助生殖技术再生育的剖宫产患者明显增多。剖宫产手术主要是处理不良分娩、高危妊娠等产科并发症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剖宫产手术同时也带来很多的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子宫切口缺损,又称子宫切口憩室。辅助生殖助孕技术为提高临床妊娠率,往往会增加移植胚胎个数,导致接受IVF助孕的患者中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者。而多胎妊娠带来了严重的母亲安全和子代的风险,特别是对既往剖宫产手术史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患者而言,再次妊娠时如多胎妊娠所带来的风险更是严重。辅助生殖治疗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在保证成功率的基础上减少多胎带来的风险,而减少移植胚胎数就是从预防的层面上去降低多胎妊娠的风险,特别是剖宫产术后合并有切口憩室形成的患者单胚胎移植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关于既往剖宫产手术史的不孕患者寻求ART辅助助孕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而如何提高既往剖宫产后再次生育的女性在ART辅助助孕治疗的效果以及降低妊娠期并发症,是目前生殖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索既往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是否影响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临床结局;如何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的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带来的妊娠期的并发症,为既往剖宫产手术史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在寻求ART治疗时提供有效且安全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ETICSI-ET)共505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根据既往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史组(n=271)和剖宫产手术分娩史组(n=234),其中剖宫产手术组又根据是否合并子宫切口憩室分为有切口憩室组(n=64)和无切口憩室形成组(n=170),比较新鲜胚胎移植后经阴道分娩史和剖宫产手术后合并憩室形成、剖宫产术后无憩室形成史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分娩结局。对于既往剖宫产史患者根据其移植胚胎的属性及数目分为移植2个卵裂组(n=52),移植1个囊胚组(n=56),比较不同移植胚胎数目对妊娠结局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1.经阴道分娩史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剖宫产术后合并切口憩室形成的患者(P<0.05),但与剖宫产术后无切口憩室形成组相比妊娠结局无差异(P>0.05)。既往剖宫产史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发生率远高于既往经阴道分娩组(P<0.05)。既往剖宫产手术史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概率较既往经阴道分娩组(P<0.05)。2.既往剖宫产史妇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概率远高于既往经阴道分娩组(P<0.05)。3.剖宫产术后有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组的早期流产率高于及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术后无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4.剖宫产术后合并有子宫切口憩室其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较既往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术后无子宫切口憩室组高(P<0.05)。5.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非高龄妇女移植1枚囊胚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较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组的要高(P<0.05);6.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非高龄妇女移植1枚囊胚组的多胎发生率较移植2枚卵裂期胚胎组的低(P<0.05)。结论:1.剖宫产手术史本身并不影响辅助生殖助孕的临床结局,但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则会降低辅助生殖助孕的临床结局;增加再次妊娠时分娩并发症;2.对于既往剖宫产史的非高龄妇女行辅助生殖助孕胚胎移植时,移植1枚囊胚较2枚卵裂期胚胎妊娠率高,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

仲莞[3](2020)在《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临床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选择性再次剖宫产(ERCS)孕妇323例,于术前1-3天应用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子宫下段(LUS)肌层厚度,与剖宫产术中肉眼所见子宫瘢痕愈合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ROC曲线确定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LUS肌层厚度最佳截断值,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结果:(1)子宫瘢痕Ⅰ级愈合时,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最厚,Ⅲ级愈合时,厚度最薄(P<0.01),LUS肌层厚度与子宫瘢痕愈合分级呈负相关(r=-0.468,P<0.01);(2)ROC曲线显示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可以较好地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计算得出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LUS肌层厚度超声测量最佳截断值为1.2mm,即当LUS肌层厚度≤1.2mm时,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可能性大;(3)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1.2mm、此次新生儿体重偏大、前次剖宫产为早产是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可以帮助判断子宫瘢痕愈合情况,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并期望以此提高TOLAC安全性。

李韵君[4](2019)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两种手术方式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再次妊娠要求等方面的的效果,以期望为PCSD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探讨PCSD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并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按手术方式对病例进行分组,分为宫腹联合组22例和阴式组22例。结果:所有纳入的病例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月经时间以及月经延长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宫腹联合组在术后阴道出血量方面少于阴式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而阴式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优于宫腹联合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两组术后3月、6月、24月随访,在月经改善以及再次妊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的改善月经症状、恢复一定程度的原有解剖结构以及提高再次妊娠率,但两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当根据患者的妊娠要求、总体病情以及当地医院的技术长处综合考虑,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张悦[5](2018)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寻找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及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并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41例患者病例资料(去除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等非产科因素)。并将同时期产科住院病人中产后出血>1000ml但未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既往分娩史、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量寻找产科急症子宫切除高危因素,了解不同时期产科急症子宫切手术指征构成及变化。结果:1、1998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总分娩量为40361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2例,占我院分娩总数的0.104%(42/40361)。2、选取年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肌瘤、双胎妊娠、DIC、羊水栓塞、宫缩乏力、IT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脏疾病等高危因素症进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单因素分析。其中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瘢痕子宫、羊水栓塞、DIC、宫缩乏力、多次妊娠及分娩、剖宫产、肝脏疾病(急性脂肪肝、急性重症肝炎)、重症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瘢痕子宫、羊水栓塞、DIC、宫缩乏力、多次妊娠及分娩、剖宫产、肝脏疾病(急性脂肪肝、急性重症肝炎)及重症产后出血10个产科急症子宫切除高危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瘢痕子宫切(OR=0.192,95%CI=5.4-67.9)、前置胎盘(OR=0.166,95%CI=3.8-71.5)、胎盘植入(OR=0.164,95%CI=3.9-69.3)、重症产后出血(OR=0.039,95%,CI=3.0-54.7)、DIC(OR=0.031,95%CI=0.5-18.3)。4、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51.12%),羊水栓塞(19.51%),DIC(7.32%),宫缩乏力(14.63%)、肝脏疾病(4.88%),子宫切口感染(2.44%)。5、近10年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中胎盘因素占比由11.11%增长至62.5%,而宫缩乏力占比由44.44%降至6.25%。6、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后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或多个脏器损伤、术口愈合不良比较,其中泌尿系统损伤、呼吸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MODS、术口愈合不良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瘢痕子宫、重症产后出血及DIC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独立高危因素。2、育龄妇女应合理避孕,减少非计划妊娠。3、剖宫产可增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风险,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4、胎盘因素取代宫缩乏力成为我院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5、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泌尿系损伤及术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应加强术中、术后脏器保护及术后护理。

陈年雪[6](2017)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分析了CSP(Caesarean scar pregnancy,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发病年龄、全身因素、剖宫产情况、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探讨了CSP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和预防CSP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0月在就诊的51例CSP患者作为实验组(CSP组);选取同期59例剖宫产术后妊娠位置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全身情况(体重指数、贫血情况、慢性病史、盆腹腔手术史等)、子宫位置、剖宫产情况(剖宫产原因,术前阴道试产过程等)、孕产史(总孕产次、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等)、切口缝合方式及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剖宫产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1、CSP组与对照组年龄的比较CSP组中患者的剖宫产年龄及发病年龄较为集中,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分布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CSP组与对照组全身情况的比较CSP的发病与剖宫产术前非孕期体重指数、CSP发病时体重指数、剖宫产术后、CSP发病时贫血情况、慢性病史、妊娠期合并症、盆腹腔手术无相关性。两组数据差异不显着(P>0.05);3、CSP组与对照组子宫位置的比较CSP组后倾子宫10例(19.6%),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数据的差异显着(P<0.05);4、CSP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比较CSP组在停经早期出现腹部疼痛和(或)流血症状的有39例(76.5%),高于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显着(P<0.05);5、CSP组与对照组孕产次的比较CSP组总孕次≥ 3次45例(88.24%),CSP组剖宫产术≥2次12例(25.49%),人工流产数≥ 2次26例(50.98%),术后人工流产数≥ 2次11例(21.57%),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前人工流产≥ 2次5例(9.8%),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6、CSP组与对照组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的比较CSP组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多集中在24-96个月(2-8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CSP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情况比较CSP组术前有胎膜早破者10例(1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因阴道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者5例(9.8%),其中4例(7.8%)因产程异常行剖宫产术,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着(P<0.05);因臀位行剖宫产的有13例(25.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羊水过少、巨大儿、无指征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等行剖宫产术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显着(P>0.05);8、CS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情况的比较CSP组有2例(3.92%)出现剖宫产术后发热,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显着(P>0.05);结论:1、多数CSP患者在孕早期可出现腹痛和(或)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2、子宫后倾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3、多次剖宫产、人工流产,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再人流术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4、臀位、无阴道试产过程的剖宫产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

黄洁[7](2016)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保守治疗112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保守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2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剖宫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保守治疗效果。结果 112例观察对象保守治疗21 d后,9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彩超提示其切口处回声均匀,21例临床症状显着改善,彩超提示其切口处不均质回声明显缩小。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需要与彩超声像图检查结果相配合。

王晓[8](2013)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切口愈合和不良18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三种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期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底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病历以及2003年至2012年7月收治切口憩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病历,对三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次数、剖宫产原因、末次剖宫产至发病时间间隔、停经时间、阴道出血及腹痛、月经情况、妇科超声结果、血HCG值、治疗方式、住院时间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随访切口憩室术后患者和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月经变化情况。结果:我院近10年共收治切口憩室患者11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3例;2008年1月-2012年7月底共收治切口妊娠患者126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6.02%。切口妊娠患者数目呈上升趋势,2008年共收治9例,2009年共15例,2010年共22例,2011年收治43例,2012年1月到7月底共收治37例,1型切口妊娠逐渐增多。61.11%患者表现为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自发出血多始自停经后43.2天,仅14.3%患者出现下腹痛,妇科查体中也仅有11.11%可及下段隆起或包块伴压痛。入院时13例患者未查血HCG,余患者HCG平均8292±30423.46IU/L。126例患者均由我院超声明确诊断,其中3例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外院误诊率为30.16%。41例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0.24%,2例行直接清宫术,18例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术中均无大出血,38例患者行药物联合清宫术,成功率92.11%,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成功率93.75%,3例患者大出血入院后行子宫动脉造影加栓塞术,术后3天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最短。11例切口憩室患者中仅1例剖宫产术后曾有感染症状,4例(36.4%)表现为月经干净后淋漓出血,3例(27.3%)表现为月经期延长10-18天,余4例(36.4%)均无典型症状,11例患者中8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腹腔镜修补术,4例为开腹手术,1例宫腔镜修补,另1例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术后随访:1例失访,仅5例症状较前好转,且其中2例于半年至2年后复发,另外2例症状完全没有改善,且术后复查超声切口处仍存在缺损,但缺损面积较术前减小,1例未治疗自然妊娠。43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44.19%(19/43)存在贫血,34.89%(15/43)因滞产而行剖宫产,11.63%(5/43)因羊水污染,9.30%(4/43)曾发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妊高症的出现率均为6.97%(3/43)。以发热为主诉就诊者占46.51%(20/43),并且其中70%(14/20)伴阴道出血或脓血性分泌物,19%(7/43)的患者仅表现腹痛或单纯持续性少量出血,43例患者中36例(83.7%)采取非手术治疗,7例(16.3%)采取手术治疗,其中5例患者合并盆腔血肿,2例患者因入院后反复大量出血行子宫动脉造影术+栓塞术,1例栓塞后再次出血最终行剖腹探查术+子宫切口修补术。随访33例患者,4例发现切口憩室。结论:1剖宫产切口妊娠发病率逐渐升高,若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行药流或人流术,可能导致大出血、休克等危险情况。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措施,保守治疗方面联合治疗和B超监测下清宫较单纯药物治疗安全,对于包块大或明显凸向肌层者应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修补瘢痕。2切口憩室的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经后淋漓出血,其次为月经周期延长,部分可无明显症状,妇科超声及宫腔镜检查都是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的主要辅助方法,临床治疗方法仍需循证,尤其是否需要手术修补及修补后效果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实践取得可靠证据。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较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贫血和滞产,而且有可能发展为切口憩室。患者术后多先出现发热,发热及阴道出血或脓血性分泌物是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盆腔合并症者子宫压痛明显,对于症状轻者保守治疗效果好,对于出血多,感染重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叶寄生,贺晶[9](2010)在《基层医院防范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纠纷的探讨》文中指出

任江虹,任巧云[10](2001)在《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二、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及VSD技术在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剖宫产术后PAIH影响因素研究
    2.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的临床应用研究
结果
    1.剖宫产术后PAIH影响因素
    2.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的临床疗效
    3.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的作用机制
讨论
    1.剖宫产术后发生PAIH的影响因素探讨
    2.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临床疗效分析
    3.VSD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PAIH促进愈合机制探讨
    4.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2)剖宫产术后憩室形成对辅助生殖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手术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结局比较
    3.2 剖宫产组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及无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妊娠结局比较
    3.3 经阴道分娩组、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剖宫产术后无子宫切口憩室三组之间的妊娠结局比较
    3.4 剖宫产手术史患者不同移植胚胎策略的妊娠结局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
    4.2 子宫切口憩室降低辅助生殖助孕的妊娠结局
    4.3 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增加分娩并发症
    4.4 为增加ART成功率,往往会移植多个胚胎,导致多胎风险增加,故控
    4.5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防治及如何降低瘢痕子宫憩室形成患者ART治疗的并发症。
    4.6 剖宫产术后疤痕憩室形成ART助孕时机的选择
    4.7 剖宫产术后疤痕憩室形成ART助孕前的准备
    4.8 剖宫产术后疤痕憩室形成ART助孕时的处理
    4.9 剖宫产术后疤痕憩室形成ART助孕后的孕期处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单囊胚移植在剖宫产术后患者 IVF 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致谢

(3)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临床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仪器条件
        2.2.2 超声测量方法及LUS肌层位置的选择
        2.2.3 重复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的分级
        2.2.4 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与术中所见LUS情况的对比
        2.2.5 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时LUS肌层厚度的比较
    3.2 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对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及最佳截断值
    3.3 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3.4 影响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LUS肌层厚度对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及最佳截断值
        4.1.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LUS厚度超声测量方法的选择
        4.1.2 LUS肌层厚度预测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最佳截断值
        4.1.3 经腹高频超声测量LUS肌层厚度对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
    4.2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4.2.1 LUS肌层厚度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关系
        4.2.2 前次剖宫产为早产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关系
        4.2.3 此次新生儿体重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关系
        4.2.4 妊娠间隔时间、前次剖宫产前试产、重复剖宫产及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等因素与LUS瘢痕愈合不良的关系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两种手术方式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科学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手术方法
        2.2.1 宫腹腔镜联合术
        2.2.3 经阴道子宫切口憩室切除术
    2.3 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的比较
    3.3 术后随访情况的对比
        3.3.1 术后3 月、6 月月经改善情况比较
        3.3.2 术后24 月妊娠情况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药物治疗
    4.2 手术治疗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PCSD的预防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5)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子宫出血治疗进展
    1.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定义
    2.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评估
    3.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4.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
    5.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
    6.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预防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6)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与分组
    2.2 临床资料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CSP组与对照组年龄的比较
    3.2 CSP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数的比较
    3.3 CSP组与对照组贫血情况的比较
    3.4 CSP组与对照组子宫位置的比较
    3.5 CSP组与对照组慢性病史、妊娠合并症及既往手术史比较
    3.6 CSP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比较
    3.7 CSP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次数及距前次剖宫产时间的比较
    3.8 CSP组与对照组孕产次的比较
    3.9 CSP组与对照组既往剖宫产情况的比较
    3.10 CSP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发热情况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6. CSP的预防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保守治疗11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1.1 术后一般情况
        2.1.2 产后晚期出血
    2.2 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8)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切口愈合和不良18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子宫切口妊娠126例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子宫切口憩室11例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43例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磁共振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层医院防范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纠纷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及早发现本病
    1.1 晚期产后出血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表现
    1.2 B超检查是重要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2 知晓本病病因,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2.1 子宫下段切口感染
    2.2 子宫下段横切口选择不当
    2.3 缝合技术不当
    2.4 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
3 及时治疗本病, 化解医疗纠纷
    3.1 保守治疗
    3.2 开腹手术
    3.3 介入治疗
4 积极联系会诊和转诊, 消除患者的信任缺失
5 提高医疗质量, 尽量避免技术原因导致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5.1 讲究剖宫产技巧, 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
    5.2 产前注意预防感染
    5.3 术中、术后积极控制感染, 加强营养
    5.4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合理选择剖宫产
6 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有效宣教, 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

(10)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及造成感染的可能因素
    1.3 治疗及结果
2 讨论
    2.1 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的诊治
    2.2 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的预防

四、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及VSD技术在治疗中的作用[D]. 黄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剖宫产术后憩室形成对辅助生殖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D]. 王丝丝. 汕头大学, 2021(02)
  • [3]经腹高频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足月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临床价值的研究[D]. 仲莞.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两种手术方式的回顾性研究[D]. 李韵君. 南昌大学, 2019(01)
  • [5]产科急症子宫切除41例临床分析[D]. 张悦.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6]剖宫产瘢痕妊娠相关因素分析[D]. 陈年雪.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7]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保守治疗112例临床分析[J]. 黄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16(29)
  • [8]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切口愈合和不良180例临床分析[D]. 王晓.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
  • [9]基层医院防范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纠纷的探讨[J]. 叶寄生,贺晶.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01)
  • [10]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J]. 任江虹,任巧云. 洛阳医专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11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