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务员的腐败问题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它是社会的毒瘤,是法制社会民主躯体上的“癌细胞”。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公务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败坏了改革的声誉,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公务员腐败现象的严峻现实表明,治理腐败是中国在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必须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挑战,彻底的反腐败是一场长期全面的制度性的努力。本文从腐败的定义、成因及危害入手,揭示了公务员产生腐败的根源,并从经济学分析了这一特殊的腐败现象。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务员腐败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详细归纳和深刻剖析,通过借鉴世界各国治理腐败问题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出了抑制腐败的经济学对策:一是提高公务人员待遇,加大公务员腐败的机会成本,让公务员“不愿腐”;二是加大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提升腐败者的受惩成本。让公务员“不敢腐”;三是削减公权,以减少腐败的机会,降低监督和惩罚腐败的社会总成本;四是增加权力运行和公共事务管理的透明度,减少处理公共事务的自由裁量权,让公务员“不能腐”;五是理顺监督体制,提高反腐败的效率。笔者认为,要遏制和减少公务员的腐败问题,从上面五个方面着手的话,让严惩转变为制度设计,将会弥补我国现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中的制度缺陷,从源头上治理公务员的腐败问题,这不仅对促进公务员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而且对有力惩治公务员的腐败行为,推动中国的廉政建设及经济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举报二字的解释[J]. 建筑工人 2010(05)
- [2].腐败者的“愤慨”[J].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0(02)
- [3].腐败者的另类江湖[J]. 廉政瞭望 2013(10)
- [4].说法[J]. 人民文摘 2010(10)
- [5].腐败者、反腐败者与零和博弈的囚徒困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2)
- [6].腐败揭发问题中检举人,政府部门及腐败者三方博弈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6)
- [7].抓好“不能”这个关键——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笼子[J]. 中国纪检监察 2020(16)
- [8].博弈论视角下的反腐败与举报制度有效机制分析[J]. 商业时代 2010(28)
- [9].腐败及反腐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8(24)
- [10].就怕贪官有文化(外一篇)[J]. 雨花 2009(06)
- [11].就怕贪官有文化[J]. 领导文萃 2009(16)
- [12].就怕贪官有文化[J]. 幸福(悦读) 2009(11)
- [13].就怕贪官有文化[J]. 政府法制 2011(20)
- [14].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效益分析[J]. 社科纵横 2011(01)
- [15].网络监督: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J]. 廉政文化研究 2010(04)
- [16].预防腐败的经济学分析[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2(05)
- [17].你受罪,你活该[J]. 文苑 2008(05)
- [18].印尼:亚太最腐败国家的警示[J]. 检察风云 2011(13)
- [19].风险规避与一级密封拍卖的有限腐败——模型及实验[J]. 管理科学 2011(04)
- [20].警惕:腐败者日益年轻化[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4(01)
- [21].腐败成本的刑法学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2].工商机关构筑预防腐败体系的重点[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9(04)
- [23].浅析基层腐败的心理特征[J]. 消费导刊 2009(14)
- [24].高校学术腐败查处的博弈分析研究[J]. 高教探索 2016(04)
- [25].腐败问题的经济学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15)
- [26].新形势下腐败者心理的演变及对策思考[J]. 班组天地 2018(01)
- [27].社会转型:反腐倡廉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8].谁让我们失去了自信?[J]. 今日民航 2010(03)
- [29].改进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监察 2009(04)
- [30].成本收益理论:腐败与反腐败的机理[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