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人”的建立

新时期小说“人”的建立

论文摘要

新时期文学所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中,伤痕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旗帜,最早发现了“人”,但是对历史的批判是有边界的,一如“五四”的激情容易犯“重破轻立”的老毛病。反思文学很好的弥合了这一局限,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五四的政治功利性的生存视野,从对文革和十七年的反思中寻找悲剧发生的根源,其中,刘再复关于文学场域内主体性的张扬无疑痛定思痛后的人的再生。1985年后,中国当代文学开始了由“共名”向“无名”转型。“先锋”小说、“性”的觉醒、和“新写实”无疑是对文革思维模式的彻底放逐,开始了文学道路的内转,三者虽各有法门,却同样汇聚于“人性”的神龛前。先锋小说的兴起,重新解码了文学和人学历史的多重可能性,余华的文字触角伸向了人性的地狱,马原则把希望寄托了五千米的藏地和神话天堂。他们相反相成的推动了文学历史滑行过一段矫枉过正的时代。新写实小说,以认可人生的“零度”写作姿态,解构着主体性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性”作为人的原始欲望逐步出现在作家的文字中间,从张贤亮“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王安忆、莫言等对性的极度张扬都在为“性”立法,为人的非理性立法,虽然他们大都止步于“性”,没有由性诠释出文学的最高旨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伤痕文学对人性的张扬
  • 1.1 “人道主义”作用下伤痕文学对“阶级”中心的颠覆
  • 1.1.1 “阶级性”对自然人性的解构
  • 1.1.2 爱是具体的个人
  • 1.1.3 个体价值的隐没
  • 1.2 人道主义的局限下的文学自缚
  • 1.2.1 文革写作模式的延续
  • 1.2.2 “人”在挣脱中困惑
  • 1.2.3 单一的悲剧精神
  • 第二章 反思(改革)小说潜入“人性”的深水区
  • 2.1 实践主体与客体世界的周旋
  • 2.1.1 自然人性与主体性的纠葛
  • 2.1.2 主体性面对政治的“围墙”
  • 2.2 精神主体的“灵魂”告白
  • 2.2.1 生存与爱情
  • 2.2.2 个体与价值
  • 2.2.3 良知和忏悔
  • 第三章 众声喧哗的文学还原“人性”的多样性
  • 3.1 “先锋”小说对人性的矫枉过正
  • 3.1.1 “暴力”的余华——漂浮在血水中的残骸
  • 3.1.2 “天真”马原——藏地的“人情”世界
  • 3.2 性意识的觉醒
  • 3.2.1 王安忆的“性爱”视角
  • 3.2.2 莫言小说中的原始野“性”
  • 3.3 回应叔本华的“求生意志”
  • 3.3.1爱情沦陷区
  • 3.3.2 个体的价值遭遇“黑铁时代”
  • 第四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找寻被看丢了的身体——刘军茹《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感官建构(1976~1985)》序[J]. 枣庄学院学报 2019(06)
    • [2].石黑一雄新时期小说的社会伦理关怀[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3].藤花集 谈瓷卷[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2)
    • [4].新时期小说中的反腐叙事研究[J]. 名作欣赏 2020(20)
    • [5].梳理与解析新时期小说和影视之关系的力作——评《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J]. 传媒 2017(15)
    • [6].关于“意义”的四种叙事——王安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再解释[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7].《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读札[J]. 东方论坛 2015(03)
    • [8].“暴力”:新时期小说关键词解读[J]. 榆林学院学报 2015(05)
    • [9].理想坚守的文学表达——评李雁《新时期小说中的乌托邦想象》[J]. 文教资料 2017(04)
    • [10].中国新时期小说俄传特点小议[J]. 北方文学 2017(20)
    • [11].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追求之反思[J]. 牡丹 2015(12)
    • [12].评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6)
    • [13].新时期小说中的精怪形象探究[J]. 长江丛刊 2019(02)
    • [14].回归·开拓·人性——评郭亚明教授的《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J]. 语文学刊 2013(24)
    • [15].陕西新时期小说流变[J]. 延河 2014(04)
    • [16].浅论新时期小说中人与狗的艺术关系[J]. 课外语文 2014(18)
    • [17].论个人体验下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审美[J]. 语文建设 2013(32)
    • [18].浅谈新时期小说中的知青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2(04)
    • [19].关于藏族新时期小说发展及其现状分析[J]. 商 2014(04)
    • [20].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1].论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人化”与“伪个人化”品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2].传统文化:流淌在山东新时期小说中的一汪清泉——评《新时期山东小说的流变与传统文化》[J]. 管子学刊 2009(02)
    • [23].“主题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6)
    • [24].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将走向何方——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1)
    • [25].新时期小说中的反腐与社会生态关系研究[J]. 名作欣赏 2020(17)
    • [26].中国新时期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78-1985)[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4)
    • [27].重勘“民间—历史”现场——论新时期小说的“民间信仰”叙事[J]. 中国文化研究 2017(03)
    • [28].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追求之反思[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9].《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序言[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5(01)
    • [30].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体与历史之思[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新时期小说“人”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