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热还原法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研究

碳热还原法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碳热还原法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对不同原料和不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对比,进而探讨了各种工艺条件对该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些工艺包括温度、保温时间、碳含量和粒度大小等,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粘土、废粘土砖粉和累托石为原料,以无烟煤或碳黑为还原剂,在适当的碳和氧化硅摩尔比且不低于1600℃的条件下,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可以合成Al2O3-SiC复相陶瓷粉体,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iC峰强度增大;在原料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碳黑的还原效果比无烟煤好。随着C/SiO2的增加,SiC相的峰不断增强,当C/SiO2为3~4时SiC的含量相对较多,由此可见,适当增加碳含量可以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在C/SiO2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SiC和刚玉相的峰值都有增强的趋势;随着共磨时间的延长,也就是粒度越细,产物中的SiC峰有增强的趋势,说明延长保温时间和减小反应物的粒度都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以氧化铁,氯化铁,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等为催化剂,与不加催化剂的试样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都有助于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而且,适当增加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反应的发生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SEM观察发现Al2O3-SiC复相陶瓷中,SiC交错分布在刚玉之间,催化剂的加入有利于碳化硅和刚玉的发育生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耐火原料概况
  • 2O3/SIC 复相陶瓷的优良性能'>1.2 陶瓷复相材料、AL2O3/SIC 复相陶瓷的优良性能
  • 1.3 碳热还原法概述
  • 1.4 碳热还原氮化法
  • 2O3/SIC 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1.5 AL2O3/SIC 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 1.6 催化剂对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
  • 1.7 本实验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热力学分析
  • 2.1 原料
  • 2.2 工艺流程
  • 2.3 检测及分析方法
  • 2.4 热力学分析
  • 第三章 原料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和原料
  • 3.2 差热分析结果
  • 3.3 原料配比
  • 3.4 实验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4.1 实验目的和原料
  • 4.2 原料配比
  • 4.3 制备工艺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显微结构及生成 SIC 含量的对比
  • 5.1 显微结构对比
  • 5.2 生成 SIC 含量的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燕子回时[J]. 美文(下半月) 2017(09)
    • [2].Gd_2Zr_2O_7/ZrO_2(3Y)复相粒子原位合成的影响因素[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8)
    • [3].超高强度微合金复相钢的连续冷却转变特性[J]. 上海金属 2010(01)
    • [4].钙长石/莫来石复相耐高温材料的物相设计[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S2)
    • [5].关于多元复相系平衡条件的推倒[J]. 应用能源技术 2015(12)
    • [6].ZrSiO_4/Al_2O_3复相耐磨陶瓷球的烧结工艺研究[J]. 现代技术陶瓷 2008(04)
    • [7].Al_2O_3-ZrN-Sialon-C复相耐火材料抗渣侵性能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7(07)
    • [8].复相导电陶瓷的导电机理分析[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12)
    • [9].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相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 电池 2013(03)
    • [10].精炼钢包用Al_2O_3-MgO-CaO系复相耐火材料的研发[J]. 钢铁研究学报 2017(10)
    • [11].MnO_2-TiO_2-MgO复相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温度的影响[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8(01)
    • [12].氮化钛/氧化钛复相陶瓷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J]. 表面技术 2015(11)
    • [13].复相化对钻杆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河南科技 2011(24)
    • [14].低碳贝氏体复相钢相鉴别技术[J]. 物理测试 2008(05)
    • [15].添加助烧剂对CoFe_2O_4/BaTiO_3复相多铁材料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17(03)
    • [16].用煤矸石制备Al_2O_3-SiC复相粉体的研究[J]. 耐火材料 2008(04)
    • [17].复相钢CP800的烘烤硬化性能研究[J]. 精密成形工程 2019(02)
    • [18].退火工艺对780 MPa级复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18(07)
    • [19].复相化处理对S135钻杆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3(04)
    • [20].炉渣复相α/β-Sialon材料的合成及性能[J]. 宝钢技术 2009(04)
    • [21].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力学及导电性能研究综述[J]. 江苏建材 2019(02)
    • [22].原位法MgB_2-B_4C复相超导体合成及相含量调控研究[J]. 低温与超导 2013(05)
    • [23].双马来酰亚胺/聚醚砜复相树脂相结构与热性能[J]. 航空材料学报 2019(03)
    • [24].复相导电混凝土强度及其导电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 [25].反应喷涂制备Al_2O_3-TiB_2复相涂层的工艺研究[J]. 表面技术 2011(05)
    • [26].Q235钢表面反应火焰喷涂TiB_2/Mo_2FeB_2复相陶瓷涂层的耐蚀性[J]. 材料保护 2011(12)
    • [27].燃烧合成理论基础和合成SiC/Si_3N_4复相原料进展[J]. 陶瓷学报 2014(02)
    • [28].玻璃粉粒度分布对复相玻璃-陶瓷烧结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J]. 陶瓷学报 2010(02)
    • [29].Y_2O_3-MgO纳米复相红外透明陶瓷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0(02)
    • [30].热轧复相钢时效温度场模拟研究[J]. 鞍钢技术 2017(04)

    标签:;  ;  ;  ;  

    碳热还原法制备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