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龙峰茶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竹溪龙峰茶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论文摘要

竹溪龙峰茶是湖北十大名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其发展状况对秦巴山区的茶叶产业有较大影响。课题选取竹溪茶区的梅子垭、青龙寨、双竹园、龙王垭、漆场、大坪、前进、洛河、王家山、九里港、青草坪等11个具有代表性的龙峰茶生产厂家为研究对象,对龙峰茶的品质、产区气象条件、土壤条件进行了研究,旨在探明竹溪龙峰茶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竹溪茶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竹溪龙峰茶品质分析采用感官审评法分析了竹溪龙峰茶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龙峰茶外形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匀整;内质香气鲜嫩清高,带天然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ICP)分析了龙峰茶的营养元素。结果表明,龙峰茶氮素含量5.47%-6.65%,磷素含量0.410%-0.502%,钾素含量0.966%-1.129%,钙素含量0.097%-0.135%,镁素含量603.13 mg/kg-855.39mg/kg,铁含量50.00 mg/kg-72.00mg/kg,铜素含量8.45 mg/kg-10.86mg/kg,锌素含量22.91 mg/kg-36.51mg/kg。采用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龙峰茶的品质成分。结果表明,龙峰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为:茶多酚28.43%-34.23%,氨基酸2.81%-3.38%,咖啡碱1.89%-2.52%,可溶性糖2.32%-3.07%,水浸出物21.93%-44.78%,叶绿素0.0842%-1.286%,儿茶素150.00 mg/g-171.88 mg/g,茶氨酸0.715%-1.19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龙峰茶的香气物质组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中以醇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酸酯类和醛酮类香气物质,再次是烷烃和烯烃类以及芳香族类香气物质,而以含氮香气物质为最少。这种香气物质的组成形成了竹溪龙峰茶香气“清香带花香”的独特品质。竹溪茶区11个茶场中,又以龙王垭和双竹园茶场的龙峰茶品质最为优异,可以作为优质竹溪龙峰茶的代表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2.竹溪龙峰茶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竹溪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月平均日照百分率25%-48%:月平均气温2.4℃-25.5℃;0cm月平均地温3.8℃-29.6℃,5cm月平均地温3.9℃-28℃,10cm月平均地温4.2℃-27.5℃,15cm月平均地温4.7℃-27.5℃,20cm月平均地温5.1℃-27.0℃;月平均降水量8.1mm-180.8mm,全年平均降水量945.3mm: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3%-87%。竹溪茶区气象因子的垂直变化较为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气温和地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海拔900m处的龙峰茶,营养元素、生化成分、香气物质的含量以及感官品质得分都比较高,品质优异。这与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适中,云雾较多,空气湿度大有关。因此,可以将海拔900m左右的地区规划为优质龙峰茶生产的主要基地。3.竹溪龙峰茶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采用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等方法分析了竹溪茶区的土壤条件。结果表明,竹溪茶区土壤的pH在4.5-6.5之间,都处在适宜茶树生长的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6.24 g/kg-36.44g/kg)除青草坪较低外,其它茶场都处在较高水平;土壤中三要素含量(氮:0.39 g/kg-2.37g/kg:磷:0.23 g/kg-0.66g/kg;钾:9.56 g/kg-22.26g/kg)普遍偏低,土壤容重(1.24g/cm3-1.7g/cm3)普遍偏高。采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龙峰茶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龙峰茶营养元素含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土壤理化因子主要有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对龙峰茶生化成分影响极为显著的土壤理化因子主要有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锌,对龙峰茶生化成分影响较为显著的土壤理化因子主要有土壤全磷、速效钾、有效铁;土壤条件对龙峰茶香气品质的影响较弱。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土壤耕作等农艺措施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提高龙峰茶品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气候因子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 1.1.2 地形因子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 1.1.3 土壤因子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 1.1.3.1 土壤类型与物理性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1.3.2 土壤pH值和有机质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1.3.3 土壤营养元素状况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竹溪龙峰茶品质分析
  • 1.3.2 竹溪茶区气象条件分析及其与龙峰茶品质的关系
  • 1.3.3 竹溪茶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及其与龙峰茶品质的关系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竹溪茶区概况
  • 2.2 材料
  • 2.2.1 供试土壤
  • 2.2.2 供试茶样
  • 2.3 方法
  • 2.3.1 茶园气象因子观测
  • 2.3.2 样品分析
  • 2.3.2.1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2.2 茶叶营养元素的测定
  • 2.3.2.3 茶叶生化成分的测定
  • 2.3.2.4 茶叶香气品质分析
  • 2.3.2.5 茶叶感官品质分析
  • 2.3.3 数据分析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竹溪龙峰茶品质分析
  • 3.1.1 竹溪龙峰茶感官品质分析
  • 3.1.2 竹溪龙峰茶营养元素分析
  • 3.1.2.1 茶叶氮、磷、钾素分析
  • 3.1.2.2 茶叶大量元素钙、镁、铁分析
  • 3.1.2.3 茶叶微量元素铜、锌分析
  • 3.1.3 竹溪龙峰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 3.1.4 竹溪龙峰茶儿茶素组分分析
  • 3.1.5 竹溪龙峰茶氨基酸组分分析
  • 3.1.6 竹溪龙峰茶生化品质特征综合分析
  • 3.1.7 竹溪龙峰茶香气品质分析
  • 3.1.7.1 不同产地龙峰茶的主要香气物质分析
  • 3.1.7.2 不同产地龙峰茶的香气特征分析
  • 3.2 竹溪茶区的气象条件及其与龙峰茶品质的关系
  • 3.2.1 竹溪茶区的总体气象条件分析
  • 3.2.2 竹溪茶区不同海拔的气象条件分析
  • 3.2.3 竹溪龙峰茶品质与海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 3.2.3.1 竹溪龙峰茶感官品质与海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 3.2.3.2 竹溪龙峰茶生化品质与海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 3.2.3.3 竹溪龙峰茶香气品质与海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
  • 3.3 竹溪茶区的土壤条件及其与龙峰茶品质的关系
  • 3.3.1 竹溪茶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3.3.1.1 土壤pH分析
  • 3.3.1.2 土壤容重分析
  • 3.3.1.3 土壤有机质分析
  • 3.3.1.4 土壤氮素分析
  • 3.3.1.5 土壤磷素分析
  • 3.3.1.6 土壤钾素分析
  • 3.3.1.7 土壤交换性钙、镁分析
  • 3.3.1.8 土壤有效性铜、铁、锌分析
  • 3.3.2 竹溪茶区土壤理化性质综合评价
  • 3.3.3 竹溪龙峰茶生化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3.1 竹溪龙峰茶营养元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3.2 竹溪龙峰茶生化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3.3.3 竹溪茶区土壤理化性质对茶叶生化品质的综合影响
  • 3.3.4 竹溪龙峰茶香气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竹溪龙峰茶品质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