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TRIPs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论文摘要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GATT)。关贸总协定最早于1947年签订,主要是对缔约方在货物贸易方面规定的共同准则。1986年9月在乌拉圭发起、1993年12月在日内瓦结束的第8轮谈判中(乌拉圭回合),美国、瑞士等20个国家提出要把“服务贸易”、“投资保护”、“知识产权”纳入谈判的范围,引起极大的争论,但最终于1991年底将知识产权纳入关贸总协定的议题,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也就在这时产生。该协议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召开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成员国部长会议上草签,成为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的一部分,并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时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时间。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成为WTO的三大支柱。我国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议》正式对我国生效,此举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入世谈判后期,为了使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与国际接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8月25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国务院于2001年3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本文从介绍《TRIPs协议》的基本规定及其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保护标准与限制入手,对我国《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修改前后与《TRIPs协议》的差距与进步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指出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修改建议。在结束语中指出,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我国经过对相关法律的修订和新的立法,已基本符合TRIPs协议的要求,但在知识产权法的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从司法、执法、改善法制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TRIPs协议》的基本规定
  • 1.1 基本原则
  • 1.1.1 最惠国待遇原则
  • 1.1.2 国民待遇原则
  • 1.1.3 权利用尽原则
  • 1.2 保护范围
  • 1.3 争端解决机制
  • 1.4 与4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关系
  • 第2章 《TRIPs协议》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最低保护标准与限制
  • 2.1 最低保护水平
  • 2.1.1 专利权保护
  • 2.1.2 商标权保护
  • 2.1.3 版权及邻接权保护
  • 2.1.4 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
  • 2.1.5 商业秘密保护
  • 2.1.6 地理标志保护
  • 2.1.7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
  • 2.2 对权利的例外限制
  • 2.2.1 对专利权的限制
  • 2.2.2 对商标权的限制
  • 2.2.3 著作权的限制
  • 2.2.4 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限制
  • 2.2.5 对地理标志的限制
  • 2.2.6 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限制
  • 第3章 我国商标立法与TRIPs协议的比较研究
  • 3.1 关于商标标识的构成要素
  • 3.2 授予商标所有权人的权利范围和限制
  • 3.3 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特殊保护
  • 3.4 关于注册商标的使用要求
  • 3.5 关于确权终审权
  • 3.6 关于商标侵权的认定与损害赔偿
  • 3.7 临时措施与边境措施
  • 3.8 关于优先权的规定
  • 第4章 我国著作权立法与TRIPs协议的比较研究
  • 4.1 超国民待遇问题
  • 4.2 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
  • 4.3 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
  • 4.3.1 科研使用
  • 4.3.2 公务使用
  • 4.3.3 免费表演
  • 4.3.4 转载声明
  • 4.4 执法措施
  • 4.4.1 关于民事和行政程序及救济
  • 4.4.2 临时措施
  • 4.4.3 与边境措施相关的特别要求
  • 第5章 我国专利立法与TRIPS协议的比较研究
  • 5.1 我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 5.2 新专利法与TRIPS协议的比较研究
  • 5.2.1 专利的界定
  • 5.2.2 可授予专利的客体
  • 5.2.3 可排除的客体
  • 5.2.4 我国专利法的排除规定
  • 5.2.5 TRIPS协议规定的专利权范围
  • 5.2.6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范围
  • 5.2.7 专利的转让和继承
  • 5.2.8 排他性权利的例外
  • 5.2.9 保护期限
  • 5.2.10 方法专利的举证责任倒置
  • 5.3 其他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 第6章 结束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专利法看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 法制博览 2020(05)
    •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中日知识产权立法的比较[J]. 时代金融 2016(08)
    • [4].俄罗斯民法典的编纂与知识产权立法法典化问题研究[J]. 网络法律评论 2013(02)
    • [5].俄罗斯民法典的编纂与知识产权立法法典化问题研究[J]. 网络法律评论 2015(01)
    •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知识产权立法建设检视[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3(03)
    • [7].国际视角下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立法的思考[J]. 中国卫生法制 2010(02)
    • [8].山西地方知识产权立法问题反思与建议[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
    • [9].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立法的制度创新[J]. 法制博览 2018(24)
    • [10].俄罗斯知识产权立法的民法典化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5)
    • [11].“惠顾最少受惠者”:知识产权立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8)
    • [12].贸易区域化下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的新趋势及其应对[J]. 亚太经济 2011(06)
    • [13].我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立法的完善与保护[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 [14].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产权立法研究[J]. 情报探索 2009(02)
    • [15].论科学技术对知识产权立法价值目标的影响[J]. 科技与法律 2011(02)
    • [16].技术文化输入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分析 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J]. 中外法学 2013(02)
    • [17].中国知识产权立法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9(02)
    • [18].知识产权立法基本原则探析[J]. 当代经济 2009(06)
    • [19].知识产权立法:起步晚 成就大[J]. 法人 2019(10)
    • [20].全球治理视域下知识产权立法新趋势及其应对[J]. 江南论坛 2017(08)
    • [21].英公布知识产权立法改革一揽子计划[J]. 电子知识产权 2011(09)
    • [22].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与策略选择[J]. 青春岁月 2014(05)
    • [23].知识的产权革命——知识产权立法的“中国奇迹”[J]. 法学评论 2010(03)
    • [24].中美都是赢家[J]. 江淮法治 2010(10)
    • [25].气候有益技术Know-how转让之知识产权立法障碍及应对[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6].国外农业知识产权立法研究及启示[J]. 世界农业 2013(10)
    • [27].知识产权立法竞争的特点[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01)
    • [28].我国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例外的现实困境及突围[J]. 当代法学 2017(05)
    • [29].知识产权立法的法理解释——从功利主义到实用主义[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4)
    • [30].从《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看我国知识产权法如何入典[J]. 法制与经济 2017(03)

    标签:;  ;  ;  ;  ;  

    TRIPs与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