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A、B、Cw、DR、DQ等位基因及血清瘦素相关性研究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A、B、Cw、DR、DQ等位基因及血清瘦素相关性研究

论文题目: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A、B、Cw、DR、DQ等位基因及血清瘦素相关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肤病性病学

作者: 王岩

导师: 宋芳吉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等位基因,瘦素,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过度增殖性皮肤病,我国的总患病率估计为0.123%。临床分型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 PsV)约占银屑病的98%以上,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主要与遗传、免疫、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细胞免疫异常性、炎症性皮肤病。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作为人体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较强的同源性和复杂的多态性。HLA是人类群体遗传特征的最佳遗传标记,在抗原识别、递呈、免疫应答与调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于疾病易感性群体分布调查和疾病的相关研究。HLA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6p21.3区域,其中HLA-Ⅰ类基因区靠近染色体顶端,长约1500kb,编码移植抗原。该基因区包括HLA-A、B、C、D、E、F、G、H、I、J、L、K位点,其中A、B、C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长度为4000~5000碱基对,其多态性主要位于α1和α2结构区域。HLA-Ⅱ类基因区靠近染色体着丝点,长约1000kb,该区域基因多数与免疫反应有关,每个座位上的基因结构高度相似,主要包括DR、DQ和DP三个亚区。Ⅱ类分子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β1结构区域,DQ抗原α1结构区域也表现有多态性,决定HLA-DR特异性的主要编码基因在具有高度多态性的DRB1座位。HLA基因分型对于研究疾病与HLA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基因扫描技术研究证实银屑病易感基因可能位于HLA基因区内,或与HLA基因相连锁,亦可能HLA基因参与银屑病的发生。随着国内外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A、B、Cw等位基因相关联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论文二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DQ等位基因相关联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论文三 寻常型银屑病与血清瘦素相关性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维A酸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及其意义的研究[D]. 冯素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2].中国人群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D]. 王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3].六种常见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白癜风、斑秃、瘢痕疙瘩、花斑癣、雀斑)的遗传流行病学比较性研究[D]. 杨森.安徽医科大学2007
  • [4].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型银屑病与I型单纯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D]. 王官清.中国医科大学2001
  • [5].寻常型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及HaCaT细胞株糖酵解的初步研究[D]. 唐雯.中南大学2013
  • [6].寻常型银屑病与IL-20、IL-20受体、IL-15相关性的研究[D]. 张庆瑞.中国医科大学2005
  • [7].eIF4E、MMP-9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 蔡大幸.山东大学2011
  • [8].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估研究[D]. 张心瑜.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 [9].寻常型银屑病亚临床附着点炎、滑膜炎的临床研究[D]. 刘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
  • [10].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及其受体的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D]. 高奎斌.中国医科大学2002

相关论文

  • [1].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HLA基因分型的实验研究[D]. 张安平.南京医科大学2002
  • [2].银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D]. 李波.中国医科大学2002
  • [3].PUVA抗银屑病血管新生及银屑病和血管新生因子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 刘允辉.复旦大学2004
  • [4].银屑病单核细胞及其来源的朗格汉斯细胞中IL-18BP的表达[D]. 黄琼.复旦大学2004
  • [5].388例银屑病住院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D]. 陶苏江.第二军医大学2004
  • [6].特异性置换肽下调银屑病自身反应性T细胞功能的研究[D]. 沈柱.第四军医大学2005
  • [7].腹式呼吸训练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及基础研究[D]. 张力军.第四军医大学2005
  • [8].角蛋白17反义寡核苷酸对KC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D]. 孙林潮.第四军医大学2005
  • [9].斑块型银屑病表皮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初步研究[D]. 陈敏.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10].中国人群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初步研究[D]. 王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标签:;  ;  ;  ;  

北方汉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A、B、Cw、DR、DQ等位基因及血清瘦素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