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穆索尔斯基的《死之歌舞》

论穆索尔斯基的《死之歌舞》

论文摘要

穆索尔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作为民族乐派“强力集团”中的一员,他致力于创作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死之歌舞》是他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代表性的声乐套曲,虽然这部作品在作曲家生前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但随着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和对穆索尔斯基音乐研究的深入,这部套曲在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史上的地位逐渐提高,现已成为俄罗斯艺术歌曲演唱曲目中的经典作品。目前国内对于穆索尔斯基音乐创作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和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上面,而对于他的艺术歌曲的研究很少,有关涉及到《死之歌舞》的专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死之歌舞》的探索性研究,勾勒出穆索尔斯基的生活与创作经历,以及从多角度揭示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创作原则和特征。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概述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的政治与文化发展,论述穆索尔斯基的生活轨迹以及音乐创作的四个阶段。以农奴制的废除为中心点,分析决定穆索尔斯基生活经历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给他的音乐创作倾向所带来的影响。第二章论述了《死之歌舞》的创作过程、作品所涉及的情感内涵以及作曲家的创作倾向。在这个部分中,作品所涉及的情感内涵和作曲家的创作倾向是主体部分,从这两节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激励穆索尔斯基创作《死之歌舞》的情感和生活背景以及在音乐创作上的指导原则和手法。第三章是《死之歌舞》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从创作手法上看,作曲家用语言化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由的力度变化、富有个性的和声语汇以及交织的调式体系,表达复杂与矛盾的情感体验。从表现风格上看,强烈的戏剧性、真实的画面感以及过程性和抒情性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作品的文化折射及作曲家的艺术理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 世纪的俄罗斯与穆索尔斯基的生平和创作
  • 第一节 19 世纪的俄罗斯
  • 第二节 穆索尔斯基的生平和创作
  • 一、青少年时期(1839~1856)
  • 二、创作早期(1856~1864)
  • 三、创作中期(1865~1873)
  • 四、创作后期(1874~1881)
  • 第二章 《死之歌舞》的创作过程与情感内涵和艺术倾向
  • 第一节 创作背景与过程
  • 第二节 作品所涉及的情感内涵及艺术倾向
  • 一、死亡情结
  • 二、孤独的世界
  • 三、以现实主义原则为主导,融合浪漫主义精神的美学原则
  • 第三章 从《死之歌舞》看穆索尔斯基的创作技法及风格
  • 第一节 《死之歌舞》音乐分析
  • 一、摇篮曲
  • 二、小夜曲
  • 三、特莱帕克
  • 四、统帅
  • 第二节 小结
  • 一、曲式
  • 二、调式与和声
  • 三、题材、体裁、诗歌
  • 四、旋律与节奏
  • 五、风格特征
  • 结 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穆索尔斯基主要作品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论穆索尔斯基的《死之歌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