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城市群则是在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尤其是商品经济以及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日趋发达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的主阵地,而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由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成员城市联系的紧密与否、合作的成功与否决定的。中国逐渐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此外,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福厦城市群、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哈尔滨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城市群和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也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东半岛城市群为我国近年来城市群的后起之秀,是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带。2006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率达到55.4%,高出全省平均9.3个百分点。城市群内城市功能也不断增强。但与全国其它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青岛综合实力、内聚力和辐射力不强,各成员城市产业自成体系,与中心城市经济联系松散,产业趋同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因此,研究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问题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编制《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深化、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布局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介绍在城市群的每一发展阶段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情况,得出城市群的发展过程是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不断加深的过程,城市群的产生、发展、壮大乃至成熟是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相互合作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分析目前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的具体情况,得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发展中心城市,扩大其聚集、扩散动能,以带动成员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是积极探索适合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青岛与其他成员城市合作的模式,给城市间的合作提供规范和方向指导,推进它们良好的合作。然后,本文分析了一些世界成功的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案例总结他们的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半岛城市群内青岛与其他七市的两种合作模式。最后,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指导,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体制改革、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的一系列配套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 城市群、中心城市及城市合作研究综述
  • 1.1 城市群
  • 1.1.1 城市群概念界定
  • 1.1.2 国内城市群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 中心城市
  • 1.2.1 中心城市概念界定
  • 1.2.2 中心城市的功能
  • 1.3 城市合作
  • 1.3.1 城市合作的机制
  • 1.3.2 城市合作的过程
  • 1.4 理论综述
  • 1.4.1 城市合作的理论
  • 1.4.2 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发展的理论
  • 2 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 2.1 城市群的发展阶段
  • 2.2 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 2.2.1 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推动城市群发展
  • 2.2.2 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的效应
  • 2.2.3 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有效合作
  •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现状分析
  • 3.1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情况分析
  • 3.1.1 城市群基本情况
  • 3.1.2 城市群内各市总体分析
  • 3.2 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合作现状
  • 3.2.1 各市专业化分工不明显
  • 3.2.2 中心城市功能不突出
  • 3.3 青岛与其它七市的具体合作情况
  • 3.3.1 济南与青岛的合作情况
  • 3.3.2 淄博、东营与青岛的合作情况
  • 3.3.3 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等城市与青岛的合作情况
  • 4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
  • 4.1 青岛与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的合作模式——融合式合作
  • 4.1.1 融合式发展的国外经验
  • 4.1.2 青岛与日照、威海、烟台、潍坊的融合合作构想
  • 4.2 青岛与济南、与淄博、东营的合作模式——互补式合作
  • 4.2.1 互补式合作的国外经验
  • 4.2.2 青岛与济南、淄博、东营的互补合作构想
  • 5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的配套政策
  • 5.1 青岛与其他城市合作的总体思路
  • 5.1.1 着力打造中心城市——青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 5.1.2 以加速城际基础设施的联动发展作为实现中心城市与成员城市合作共赢的空间依托
  • 5.1.3 以推动城际产业联动发展作为实现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共赢的物质基础
  • 5.1.4 以强化城际市场联动发展作为实现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共赢的有效载体
  • 5.1.5 以促进城际科教文卫事业的联动发展为实现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合作共赢的智力支撑
  • 5.2 青岛与其他城市合作的配套政策
  • 5.2.1 青岛突出中心城市的特色,强化对城市群内成员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 5.2.2 各成员城市立足本市特色,制定与中心城市青岛合作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 5.2.3 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
  • 5.2.4 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 5.2.5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武汉为何是“城市圈”不是“城市群”[J]. 武汉建设 2009(01)
    •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群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6)
    • [3].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建设路径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1)
    • [4].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爬升规律的定量模拟及验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1)
    • [5].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1)
    • [6].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空间重构与优化调控[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2)
    • [7].川南城市群高铁旅游协作机制研究——以成贵高铁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8].都市农业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3)
    • [9].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2)
    • [10].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2)
    • [11].高速铁路对哈长城市群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3)
    • [1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的历史、特征与展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06)
    • [13].辽中南城市群高铁可达性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7)
    • [14].呼包鄂榆城市群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发展路径探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1)
    • [15].建设韧性城市群 提升区域抗风险能力[J]. 群众 2020(09)
    • [16].从数据融合走向智慧协同:城市群公共服务治理困境与回应[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17].近30 a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时空扩张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8].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测度与简要评析[J]. 时代经贸 2020(23)
    • [19].长三角世界城市群首位度对标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9)
    • [20].提高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力研究[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 [21].哈长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0)
    • [22].城市群战略下的产业项目布局[J]. 城市开发 2019(15)
    • [23].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研究员 冯奎:努力提升城市群功能[J]. 上海企业 2019(09)
    • [24].努力提升城市群功能[J]. 财经界 2019(25)
    • [25].“大智移云”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应急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11)
    • [26].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上)[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01)
    • [27].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下)[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02)
    • [28].崛起的中国城市群 城市群有哪些? 为什么重要? 能做什么?[J]. 中国经济周刊 2018(15)
    • [29].第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涵盖5省30个市[J]. 现代商业银行 2017(04)
    • [30].国内外智慧城市群研究与实践述评[J]. 科技和产业 2018(05)

    标签:;  ;  ;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