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泊沉积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比值的气候意义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比值的气候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分别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大枪勇错、空姆错,中部的纳木错以及东北部的克鲁克湖和小柴达木湖钻取了浅岩芯,通过对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提取分析和单体氢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来探讨该类生物标志物单体δD值的气候指示意义。通过将青藏高原南北断面湖泊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正构烷烃(n-C25、n-C27、n-C29、n-C31)的δD值与当地生长季节大气降水的δD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陆源沉积正构烷烃主要记录了生长季节降水的同位素信号。正构烷烃n-C25、n-C27与大气降水间氢同位素表观分馏在-45‰至-70‰之间,平均分馏值是-57‰;正构烷烃n-C29、n-C31与大气降水间氢同位素表观分馏在-70‰至-95‰之间,平均分馏值是-82‰。这四种陆源生物标志物与降水间的氢同位素表观分馏沿断面都稳定。通过对比欧洲南北断面的-130‰表观分馏值,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南北断面陆源沉积正构烷烃与大气降水间的表观氢同位素分馏小很多。通过将青藏高原南北断面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水生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n-C17、n-C19、n-C21、n-C23)的δD值与当地湖水的δD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不具有相关性,说明沉积物中水生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没有记录源水的同位素信号。藻类来源的正构烷烃n-C17、n-C19与湖水间的氢同位素分馏在-30‰至-170‰之间,沉水/浮游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n-C21、n-C23与湖水间的氢同位素分馏在-40‰至-160‰之间,沿断面分馏均不稳定。通过对比欧洲南北断面稳定的-157‰分馏值,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源水与沉积物中水生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间的氢同位素分馏可能不一定稳定在-157‰。通过将青藏高原南部空姆错的时间跨度约50年、7年间隔的岩芯剖面中陆源正构烷烃(n-C25、n-C27、n-C29、n-C31)的δD值与当地浪卡子气象站和拉萨气象站的气候要素进行比较,发现这些生物标志物单体的δD值与年平均气温相关,与生长季节平均气温显著相关,说明陆源沉积正构烷烃单体δD值主要记录了生长季节的气温信号,具有作为古温度代用指标的潜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 湖泊沉积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
  • 1.3 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定义
  • 1.3.2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 1.3.3 正构烷烃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 1.3.3.1 生物输入源的识别
  • 1.3.3.2 古植被演化序列的重建
  • 1.3.3.3 源区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3.4 古季风变化的指示
  • 2浓度的指示'>1.3.3.5 古CO2浓度的指示
  • 1.3.3.6 古温度的指示
  • 1.4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气候环境概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1 湖泊沉积样和水样采集
  • 210PB 和137CS 定年'>3.2210PB 和137CS 定年
  • 3.3 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提取与分离
  • 3.4 正构烷烃单体浓度测定
  • 3.5 正构烷烃单体δD 值测定
  • 3.6 水样δD 值测定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湖泊表层沉积中陆源正构烷烃单体δD 值的气候意义
  • 4.1 沉积物中陆源正构烷烃的分子特征
  • 4.2 沉积物中陆源正构烷烃单体的δD 值
  • 4.3 沉积物中陆源正构烷烃与大气降水间的氢同位素分馏
  • 4.4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湖泊表层沉积中水生来源正构烷烃单体δD 值的特征
  • 5.1 沉积物中水生来源正构烷烃的分子特征
  • 5.2 水样的δD 值
  • 5.3 沉积物中水生来源正构烷烃单体的δD 值
  • 5.4 沉积物中水生来源正构烷烃与湖水间的氢同位素分馏
  • 5.5 小结
  • 第六章 空姆错岩芯中陆源正构烷烃单体δD 值的气候意义
  • 6.1 定年结果
  • 6.2 岩芯中陆源正构烷烃的分子特征
  • 6.3 岩芯中陆源正构烷烃单体的δD 值
  • 6.4 岩芯中陆源正构烷烃单体的δD 值与气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州市低碳数正构烷烃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2)
    • [2].渤海-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合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的探讨[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3].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和支链烷烃的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4].珠江流域20世纪环境变化的叶蜡正构烷烃δ~(13)C沉积记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2)
    • [5].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J]. 地质学报 2011(02)
    • [6].旱雨季岩溶地表河不同河段正构烷烃相态组成变化和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 [7].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鉴别海上混合原油[J]. 环境化学 2016(02)
    • [8].原油中正构烷烃峰群序列形成机制探讨[J]. 新疆石油地质 2010(04)
    • [9].青藏高原北部土壤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及物源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5)
    • [10].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J]. 地质论评 2012(04)
    • [11].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污染特征的GC-MS法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8(S1)
    • [12].北京延庆古湖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地球科学 2018(11)
    • [13].朝阳沟油田微生物作用后原油正构烷烃质量变化的色谱快速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3)
    • [14].乌鲁木齐某含油废水污灌区土壤中正构烷烃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07)
    • [15].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正构烷烃有机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文与环境应用[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6)
    • [16].长江口徐六泾颗粒态正构烷烃的月变化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J]. 地球与环境 2013(06)
    • [17].5A分子筛在低温下吸附正构烷烃的实验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8].优化温度相关力场预测正构烷烃热力学性质[J]. 化工学报 2018(08)
    • [19].尿素络合法生产液蜡的影响因素考察[J]. 当代化工 2020(10)
    • [20].5A分子筛吸附法分离石脑油中正构烷烃的工艺研究[J]. 化工时刊 2009(05)
    • [21].正构烷烃随温度变化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J]. 红外 2018(01)
    • [22].正构烷烃在介孔5A沸石中的吸附[J]. 化工学报 2014(03)
    • [23].若尔盖沼泽环境中植物和沉积单体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关系[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6)
    • [24].分离C_(13)~C_(16)正构烷烃体系的模拟与试验研究[J]. 现代化工 2019(01)
    • [25].C_5/C_6正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14(04)
    • [26].8.0 kaBP以来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古气候意义[J]. 地球化学 2018(01)
    • [27].青藏高原东北部尕海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与有机质源指示意义[J]. 地质学报 2016(05)
    • [28].植物正构烷烃及其单体氢同位素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8)
    • [29].低纬度淡水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有机质源和环境指示意义[J]. 地质学报 2017(08)
    • [30].聊城市冬季PM_(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19(02)

    标签:;  ;  ;  ;  ;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比值的气候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