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蜂窝环境下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下行性能研究

多蜂窝环境下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下行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稀缺的频谱资源与多样化无线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信息理论上的容量优势引发了对MIMO空时处理技术的大量研究。针对现有蜂窝体系结构进行改进提出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天然地具备了覆盖、频谱效率和发射功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分布式天线系统为研究课题,对分布式天线系统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分布式MIMO系统的天线选择技术、分布式天线下的发送分集技术等。本文研究了分布式MIMO系统模型,详细讨论了DAS-MIMO系统中的接收分集技术,证明了在DAS环境下普遍存在的信道矩阵病态性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信息的预测算法(DIP)来降低病态矩阵条件数,改善系统误码性能。MATLAB仿真证明,比较常用的ZF检测,DIP算法能有效降低通信系统对计算精度要求,在10位以下精度条件下误码率性能得到了3~6dB的改善。之后,本文将讨论多蜂窝环境下DAS-MIMO单用户下行性能和容量。首先讨论了传统DAS结构(本文称做基站受限DAS(BR-DAS))的局限性,然后建立一种虚蜂窝DAS(VC-DAS),并分析其对多蜂窝小区边缘性能改善情况,及在CSIR和CSIT情况下采用最大比合并策略时对系统容量的影响。环境因子、调制方式、选择天线数目等参数都被详尽讨论。计算结果表明,比较CAS与BR-DAS,虚蜂窝DAS能有效改善蜂窝边缘地区的信干比性能,并提供了优化的的误码率、功率效率,并有效扩大了CSIR与CSIT各态历经容量。VC-DAS在即将到来的通信与互联网络融合时代将具有强可实现性,并为最终“无处不在”的通信提供了一套参考方案。文章最后总结了全文,并简要计划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下一步将考虑不同MIMO空时编解码技术与VC-DAS的结合,以期望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并可能考虑多用户环境下VC-DAS的情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 1.2 MIMO及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分布式天线MIMO系统模型
  • 2.1 无线通信中的衰落
  • 2.2 MIMO系统信道
  • 2.3 分布式天线系统
  • 2.4 分布式MIMO的发送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3 DAS中空间接收分集技术
  • 3.1 MIMO中的接收分集与发送分集
  • 3.2 DAS下的接收分集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4 多蜂窝环境下DAS-MIMO单用户下行性能和容量
  • 4.1 简述
  • 4.2 VC-DAS系统模型
  • 4.3 BR-DAS和VC-DAS的蜂窝边缘性能
  • 4.4 BR-DAS和VC-DAS的误码率及容量
  • 4.5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天线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J]. 机电技术 2020(01)
    • [2].差分检测在多天线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无线电 2017(07)
    • [3].多用户下行多天线系统传输技术的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08(19)
    • [4].舰载多天线系统的耦合特性分析及防护[J]. 电子测试 2020(10)
    • [5].2010款丰田新普拉多天线系统电控元件位置[J]. 汽车维修技师 2011(04)
    • [6].利用有向图实现多用户下行多天线系统的用户选择[J]. 电讯技术 2010(10)
    • [7].多天线系统分集复用模式快速选择算法[J]. 信息与控制 2009(01)
    • [8].利用矩量法设计车载多天线系统天线布局[J].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9(06)
    • [9].机载多天线系统的电磁仿真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0(05)
    • [10].基于MIMO系统的5G多模终端多天线系统设计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1].光载GPS一机多天线系统的实验验证[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14(06)
    • [12].多天线系统的互耦抑制(英文)[J].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20(03)
    • [13].椭圆空间统计信道建模及其MIMO多天线系统性能[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4].具有干扰和协方差反馈的多天线系统信道容量[J]. 电波科学学报 2013(05)
    • [15].基于多天线系统的TOA特征值估计融合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S1)
    • [16].简析5G多模终端的多天线系统设计[J]. 中国新通信 2017(20)
    • [17].基于反馈的分集复用多天线系统折衷判决算法[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22)
    • [18].三维空间域VMF分布模型的多天线系统性能[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9].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J]. 互联网天地 2015(07)
    • [20].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多天线系统性能评估[J]. 电波科学学报 2011(04)
    • [21].互耦效应对多天线系统的相关性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2].多天线系统中的高速串行互联总线的信号完整性[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8(09)
    • [23].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及在多天线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9(15)
    • [24].双向多天线系统下的栅格网络编码[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25].IEEE802.16e多天线系统的初始ranging检测算法[J]. 应用科技 2010(05)
    • [26].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及其在多天线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12)
    • [27].MIMO系统工程应用分析及其SHPCA多天线系统3维信道容量[J]. 信号处理 2011(08)
    • [28].机载多天线系统电磁兼容性研究[J]. 计算物理 2008(05)
    • [29].相关衰落信道条件下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传输性能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8(05)
    • [30].基于能量效率的多天线系统线性预编码算法[J].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7(02)

    标签:;  ;  ;  ;  ;  

    多蜂窝环境下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下行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