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的场所精神

滨水的场所精神

论文摘要

研究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在空间环境中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于具体设计实践中,是现代建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场所及场所精神理论即是这方面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只有深入空间环境的物质本源,才能真正把握场所精神的实质。本文结合集体无意识和移情理论,讨论水作为物质本源之一所具有的各种精神意象原型,这些原初的精神意象与现实的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滨水场所的内在逻辑和可能。如何呼应这种内在逻辑,将可能性具现化。正是设计师的任务所在。论文分为主体论、客体论和作用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确立了水的主体地位,对水的精神分析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这里所说的水实际上是物质的水与人的情感的综合,人是潜在的主体。第二章客体论,分析和描述滨水环境的其他物质构成。最后在作用论中讨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笔者提出了场所精神诱发因和辅助因的概念,结合客体论中的各种物质要素,来分析滨水场所精神的形成与特征表现,并列举各种实例,以验证自己的观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背景
  • 3)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 4) 相关概念
  • 5) 课题研究方法
  • 6) 论文框架
  • 1 滨水场所主体论
  • 1.1 “主体”的界定
  • 1.2 作为潜在主体的“人”
  • 1.3 作为实在主体的水
  • 1.4 水的物质形态
  • 1.5 水的精神分析
  • 2 滨水场所客体论
  • 2.1 滨水场所的自然物质构成
  • 2.2 滨水场所的人工环境
  • 3 作用论
  • 3.1 场所精神的产生与构成
  • 3.2 物质要素在滨水场所精神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 3.3 个体经验中的滨水场所精神
  • 3.4 滨水场所精神的实例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滨水的场所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