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14-02

DHS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ochantericfraeture)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偶见于青壮年,临床上多主张手术治疗[1],我们于2000年~2007年5月应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7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7例患者中男性73例,女性84例,年龄21~95岁,平均年龄68.5岁,受伤部位:左侧96例,右侧61例。致伤原因:跌伤110例,交通伤38例,坠落伤9例。按AO的müller分类[2]:A1型:63例,A2型:92例,A3型2例。

1.2临床表现:病人多表现为伤后即感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或行走,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无移位者上述症状可轻微,查体可见患侧大粗隆升高,局部肿胀及瘀斑,深压痛,纵向叩击痛常呈阳强性及强阳性。本组病历均经X线拍片及CT确诊。其合并症有心脑血管病54例,糖尿病18例,肺心病17例,支气管哮喘3例。

1.3治疗方法:入院后对患肢移位明显者行下肢皮牵引或骨牵引,同时对内科合并症进行治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全麻,患臀垫高25°~30°。皮肤切口选用经大转子外侧直切口,显露股骨干及转子间,给予解剖复位,经大粗隆向股骨颈内打入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好不同型号的DHS,于大转子下2~3cm处通过角度导向器向股骨头方向打入一枚导针(注意前倾角12°~15°),术中C臂X线透视,或X拍片,位置满意后(导针位于股骨颈中下三分之一并与股骨颈轴线平行),沿导针扩孔,拧入长短合适之主拉力螺钉,一般主钉钉尖在股骨头软骨面下1~1.5cm为宜。拔出导针,套上活动接骨板,拧入股骨干部螺钉,最后拧紧钉板接头螺帽,使之固定牢固,并断端加压,最后拔出临时固定针。若骨折块较多,可用多枚松质骨钉固定之;如有股骨颈旋转,则在主钉上方颈内拧入一枚松质骨螺钉;小转子游离者,一般不做特殊处理。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各层。

1.4治疗结果:本组病历经6个月~3年随访,治疗效果满意。按黄公怡评定标准[3]:优:骨折愈合良好,无髋内翻或外旋畸形,行走无痛,下蹲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功能恢复达到骨折前状态;良:骨折愈合良好,有轻度髋内翻,患肢短缩在2cm,行走无痛,需或无需手杖支持功能恢复接近正常;差:骨折愈合差,有重度髋内翻或外旋畸形,髋关节疼痛,功能明显受限,不能负重或行走。本组157例患者,失随访15例,142例得到6个月~3年随访,其中优119例(A1型58例,A2型61例),良21例(均为A2型),差2例(A2型1例,A3型1例),优良率98.6%。

2讨论

2.1发病特点: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偶见青壮年,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老年骨质疏松症明显增加,该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组病例60岁以下病人36例,60岁以上121例,且以女性居多,这可能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较男性显著有关。致伤原因多为摔倒跌伤,其他原因明显较少。

2.2治疗方法的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保守治疗、多枚斯氏针内固定、Ender钉内固定、钉板类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根据不同的骨折分型,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由于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与骨质疏松有关,且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和髋内翻发生率高,死亡率为15~20%[4]。随着医学的发展,内固定方法的改进,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成功率有很大提高。手术治疗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和减少了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内固定大大降低了髋内翻畸形的发生,为早日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手术病人要受一次手术痛苦,手术有可能带来感染和手术本身风险等缺点。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操作技术熟练,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好合适的内固定物,手术治疗仍是一个重要手段[5]。以往手术多采用多枚斯氏针内固定、Ender钉内固定、AO角钢板内固定等,多存在固定不可靠、易出现髋内翻畸形、不能早期下床活动等缺点。而采用DHS内固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上述缺点。根据我们的经验,DHS适用于全部A1型及大多数A2型骨折,外侧骨皮质尤其是大粗隆下斜坡处应保持完整;如果大粗隆上部、后方有粉碎骨块,可以另加松质骨螺钉固定;小转子游离者可不予处理;如果DHS内固定完毕,远近折端仍有旋转可能者,则在主钉上方颈内拧入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但如果内侧粉碎严重,完全失去支撑,极不稳定,即使外侧骨皮质完整,那么DHS也是不适宜的,此时偏心固定容易出现髋内翻畸形、钉板松动断裂等。本组1例A2型骨折疗效评定为差的病历,就是因为内侧严重粉碎,失去骨质支撑,术后8个月复诊时发现主钉在股骨头内切割移位,出现髋内翻畸形。不少人认为DHS适用于所有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我们认为A3型应用DHS应视为禁忌,应用伽马钉或股骨近端重建钢板均能获得更坚强的固定,本组1例A3型骨折采用了DHS内固定亦出现了髋内翻畸形。除了适应症的选择外,髋内翻畸形的发生与主钉的打钉技术有很大关系。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对螺钉的把持力较弱,螺钉应位于张力骨小梁与压力骨小梁交汇处,此处把持力最强,X片上位于股骨颈中轴线偏下,应该在C形臂X光机导引下将导针位置打准,置钉时一次成功,切忌主钉偏上或反复调整主钉方向多次拧入。

2.3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术前及时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控制好血压、血糖,术后早期开始肢体按摩、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对1例95岁高龄患者行DHS内固定,术后3周,即可扶拐下地,术后3个月,生活基本已自理。本组病历,经6个月~3年随访,治疗效果良好。一般术后2~4周开始扶拐杖部分行走,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大负重量。随访病历除2例评定为差之外,未见骨折移位,钉板断裂及松动,优良率达98.6%。

应用DHS治疗A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可有效地防止骨折间旋转,避免产生髋内翻,可早期下地活动,患肢功能恢复好,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福权、张华俦、骆燕禧.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附81例临床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3):204~206

[2]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等主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41~444

[3]黄公怡、王福权.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351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8~719

[5]许继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

作者单位:113000抚顺市第二医院

标签:;  ;  ;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