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论文题目: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果树学

作者: 申连英

导师: 葛会波

关键词: 遗传连锁图谱

文献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宝贵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枣品种冬枣和临猗梨枣杂交建立了第一个枣属植物遗传分离群体,绘制了枣属植物的第一张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 本研究采用“局部隔离法”,选用花粉发芽率低的冬枣和花粉发芽率较高的临猗梨枣进行混合栽植自然杂交授粉,对由此获得的冬枣实生子代采用AFLP银染技术进行杂种鉴定,建立了由161株冬枣×临猗梨枣杂交子代组成的枣F1代分离群体。采用筛选出的50对EcoRI/MseI引物组合,对分离群体中的150株个体进行了AFLP多态性检测,采用Joinmap3.0CP作图模型构建了包含333个AFLP多态性位点的14个连锁群组成的枣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连锁群的LOD值在4~7范围之间,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237.4cM,标记间平均图距3.9cM。 应用MapQTL4.0软件,选用Lander提出的区间作图法对枣性状进行了QTL检测。共检测到相关QTL110个。其中与枣树各枝干类型节间长度(包括不同发育时期)性状相关的QTL30个,与枣树叶片形态(包括不同发育时期)相关的QTL30个,与枣树叶片NPK含量有关的QTL13个,与枣树抗寒性有关的QTL16个和与枣树抗病性有关的QTL21个。在这110个QTL中,有29个主效QTL,107个QTL与AFLP标记共分离或紧密连锁(与相邻AFLP标记图距为0~5cM),87个QTL与AFLP标记共分离或紧密连锁(与相邻AFLP标记图距在0~1cM),28个与AFLP标记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QTL的LOD值大于3.5。根据不同性状的QTL在连锁群中的分布特征,确定出LG4为与枣树生长与形态特征密切相关的连锁群。LG9为与枣树叶片形态密切相关的连锁群。与枣树氮磷钾效率相关的QTL偏向于分散分布,与枣树抗寒性有关的QTL趋向于集中分布,并且偏向于分布在连锁群的端部。涉及枣树各类枝条节间长度、叶部形态、叶片NPK含量、抗寒性和抗病性等性状的110个QTL在枣遗传连锁图谱存在着2个或2个以上QTL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现象。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有30处由2个或2个以上QTL共分离或紧密连锁区域。 枣树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和性状QTL定位为挖掘枣树有益基因打下了基础,为枣树分子遗传育种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引言

1 遗传连锁图谱绘制

1.1 建立作图分离群体

1.2 遗传作图的理论依据

1.3 果树的遗传作图研究

2 性状的基因标记

2.1 质量性状的基因标记

2.2 数量性状的基因标记

2.3 果树的基因标记研究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枣分离群体的建立及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图引物筛选

2.2 供试亲本间遗传差异分析

2.3 供试亲本内遗传背景分析

2.4 枣遗传分离群体的确定

2.5 作图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构建枣遗传研究群体的亲本选择

3.2 关于枣遗传作图群体

第二章 枣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AFLP标记的多态性带分离类型

2.2 AFLP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2.3 枣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F1作图群体的构图模型

3.2 关于AFLP分子图谱

3.3 关于标记的偏分离

第三章 枣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和分析

2.2 几种叶片性状的QTL定位和分析

2.3 枣叶片NPK含量及枝条抗寒性QTL定位和分析

2.4 枣3种叶部病害的QTL定位和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连锁群上QTL的聚集分布

3.2 关于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分子育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10

参考文献

  • [1].酸枣适应干旱的生理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物质研究[D]. 王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

相关论文

  • [1].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鉴定及遗传变异研究[D]. 鹿金颖.河北农业大学2003
  • [2].柿(Diospyros kaki Thunb.)优良品种AFLP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文江.河北农业大学2004
  • [3].不同产地冬枣品质特性及其遗传变异研究[D]. 李守勇.北京林业大学2004
  • [4].茶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研究[D]. 黄建安.湖南农业大学2004
  • [5].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 逯晓萍.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6].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纤维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张正圣.西南农业大学2005
  • [7].中国枣树优良品种资源的保存、繁殖技术及毛叶枣引种研究[D]. 孙浩元.北京林业大学2001
  • [8].橡胶树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相关性状的初步定位[D]. 和丽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9].梨(Pyrus 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其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 孙文英.河北农业大学2008
  • [10].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D]. 白瑞霞.河北农业大学2008

标签:;  

枣(Ziziphus jujuba Mill.)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